化肥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應對措施論文
摘要:基於化肥化肥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分析,首先分析生產、流通和施用現狀,化肥的作用,然後具體闡述化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後總結應對措施,由此增加人們對化肥的認識,為科學合理的使用化肥奠定基礎。
關鍵詞:化肥現狀;化肥作用;農業生態環境;環境保護
農業生產中化肥具有重要意義,會直接影響農業產值、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但隨著人們對環境的看重,很多人對化肥的作用存在誤解,認為使用化肥會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而在實踐中發現,化肥的使用對農作物並沒有危害,導致環境汙染與農產品質量問題,是因為沒有科學合理使用合理的化肥。現對化肥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應對措施進行分析,並總結如下。
1化肥生產、流通和施用現狀
化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存在“盲人困狀與超人亂象”。用肥者對化肥的鑑別不清,不知道肥料好次,哪種肥料施用於何種作物,作物不同的生長期該施用什麼配比的肥料;生產和流通環節忽悠不少,利益驅動和行業的不規範,像超人似的無所不能其及的介紹肥料,忽悠種植戶購買。
2化肥的作用分析
自我國使用無機氮素化肥一來,農業產品的產值得到大福提升,更好的滿足中國人口增加的糧食需求。中國用佔世界9%的土地,解決佔世界21%人口的溫飽問題。這種成就不但依賴與選用優良的培育品種,還與化肥的使用有關。大量試驗表明,農作物施肥與否,作物產量有較大差異。例如在水稻種植中,施用0.5t豬糞時,畝產量為400kg,如果在次基礎上施加30kg氮、磷、鉀化肥養分,畝產量將會增加到600kg。由此可見,在化肥的作用下,增加了200kg的產量[1]。使用化肥對農產品質量有一定影響,主要分為正負兩種形式,最後的質量呈現與化肥的使用方法有密切聯絡。如果在施肥過程中,過量的使用化肥,會對農產品的品質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應用平衡施肥方法,就會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另外在稻米氨基酸含量的作物中,使用無機氮肥與施加有機氮肥效果相似。結合實踐分析,化肥中一般磷、鉀肥,並不會影響農產品的質量,並且化肥中的中、微量元素對提升農產品產量,增加或不足生產需求的化學元素。
3化肥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
3.1對土壤生態環境的影響
(1)目前,農業生產中,很多農民反映,在耕種中出現土地板結和酸化現象,並逐漸嚴重,導致作物生產受到影響,這就是過量施加化肥的影響[2]。尤其在種植蔬菜過程中,過量施加化肥,土壤嚴重板結團粒化,會增加耕種難度,農作物生長緩慢會直接死亡,降低蔬菜產量和質量。(2)在農田大量施加單一化肥,用田地而不養田地,也會導致土壤肥力下降。根據調查資料,因為沒有合理施用單一化肥,多年重用輕養,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從10%降低至11.5%,說明土壤地力在這種化肥使用模式下出現明顯下降。(3)化肥的使用會促使化肥中的有害物質汙染土壤。這也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害怕化肥的使用影響農作物質量,對人體造成危害。實際化肥使用中,其有害元素主要存在於磷肥、硼肥和鋅肥中,而這些化肥在農業用量非常少,所以留在土壤中的有害物質相對較少,對農業生產產生的不利影響也比較少,經過研究分析發現,主要導致土壤汙染的化肥是磷肥。化肥的不正當使用,會使次生鹽漬化[3]。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中NO3-大量剩餘並積累,導致土壤條件持續惡化。農戶缺乏專業的指導,導致化肥使用不當,造成微量元素不均衡,引發不同後果,危害農作物生長。還有一些農戶為了大幅增加產量,只關注化肥的效果,使用見效快的氮肥,造成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出現養分失衡,其正常吸收手段影響,反而降低產量與質量,與想要達到的效果相違背,不利於農業生產。
3.2對水環境的影響
施用化肥對地面水源造成汙染。根據統計資料,我國農藥施用量正逐年增加,近十年增幅50%,農藥使用量由20世紀80年代的5kg/hm2,增加到2000年的13.4kg/hm2,增幅將近1.7倍。目前,我國農藥總施用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將近高出一倍,其中大部分是難以降解的有機磷農藥和劇毒農藥,嚴重影響水環境。圖1為肥料施用量變化。施用化肥還會對地下水源造成汙染,主要是氮素淋溶汙染地下水源。農業生產活動中,長期施用化肥,導致地下水環境硝酸鹽含量超標,可溶性物質給作物吸收一部分之後,土壤也會吸收一部分,剩下的物質滲透到地下層中,在澆灌水流的作用下流走,導致地下水源汙染。在農作物生產中,要重點分析化肥使用量對水資源的影響,能夠有效改善水流導致成分流失。因為在氮肥使用中,會出現硝化反應,這種物質本身並沒有毒性,但是其在缺氧的土壤中,會形成有害物質,影響作物生長環境,危害農作物的質量。這種物質還會在食物鏈的作用下,進入人體,進而引發癌症,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4]。
3.3對食物鏈和農產品品質的影響
為了有效應對化肥不正當使用帶來的汙染,質量檢測機構不斷對超市的蔬菜進行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最常出現的是蔬菜硝酸鹽或農藥含量超標,由此分析化肥對蔬菜質量的'影響比較普遍。從化肥使用及農作物生產分析,化肥對食物鏈的影響,主要從土壤到植物再到動物,最後到人類,如果盲目的使用單一化肥,會嚴重影響土壤質量,導致土壤中營養元素的缺乏,危害農作物的正常生長。人們在使用這種不健康食物後,其健康也會受到威脅。所以盲目使用化肥,和過量使用化肥,不但不會促進農作物生長,反而會造成農作物減產,影響農作物的質量,降低作物生產的總體收入。
4應對化肥對農業生態環境影響的措施
4.1規範行業運作和發展
進一步萬完善國家標準體系,強制行業指標標註,特別是有害雜質含量的標註,使種植戶清楚過量施用或使用不當對作物和環境的危害性。強制推行化肥細化分類,讓購買者清晰化肥的品類,便於對“陣”下肥,減少不合理的施用。規範行業發展,化肥行業也是國家農業戰略,制定短期和長遠規劃,淘汰落後、不合理的產能,使整個行業良性運作。
4.2明確化肥的標準用量
農作物施肥過程中,尤其使用氮肥,要掌握化肥用量,不能超過土壤與農作物的最佳需求量。實際成分分析中,土壤與地塊不同,養分需求量有不同標準,所以要針對不同的物件,確定化肥的施加數量,確保養分得到有效保護。在化肥的施加中,應結合不同作物、不同品種的生育特點,其在實際生產中種類、數量與比例存在差異[5]。由此化肥的選擇與數量確定,要綜合考慮農作物特性與土壤條件,科學施肥,避免化肥中的元素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關於無機化肥與有機化肥,也應得到明確分析,實際運用中,應結合有機與無機肥料,更好的提升農作物生產力和氮肥利用率。有機肥料在成分上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能夠在使用中改善土壤的形狀,增加農作物產值。農業生產中,如果土壤連續耕種,那麼其含量分析中,氮含量會明顯下降。此時使用有機化肥能夠提供足夠化學物質,保證微生物更好生長。化肥使用也需要農作物生產必須的無機養料,所以有機與無機肥料相結合的作用模式,應得到推廣,在農業生產中得到有效利用,促進農業生態化發展。
4.3正確控制各元素比例
農業生產中,需要扣除一定比例目標施氮量,然後結合施加量,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防治過於使用化肥的情況出現。農作物生產中,如果鉀肥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可以透過農家肥的使用量,從而緩解農作物生長中需要的鉀元素。也可以講有限的鉀肥直接投放在嚴重缺鉀的土壤中,或是直接用於缺鉀元素的作物上,提供作物生長的必要環境。結合這種現狀,研究人員與學者也應注重於開發複合肥料,有效調整氮磷比例,能夠農業化肥的使用中,逐步改善化肥使用效果,保護生態環境。
4.4不斷最佳化施肥方法
針對現有的化肥使用不當,以及過量使用化肥的情況,導致生態環境汙染,研究人員給出很多可行措施,應對這種問題。例如在農作物生產中,過量使用氮肥,導致作物或土壤中的NO-,汙染,針對這種情況,要直接使用硝化抑制劑等抑制劑,有效控制NO-含量。對於農作物生產中出現的重金屬汙染問題,可以透過石灰、有機肥的方法,對土壤酸鹼度進行調節,從而改善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降低作物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農戶也可以透過翻耕以及客土等方式,降低土壤中有害元素對作物的影響。
5結束語
化肥的使用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大幅提升農業產值,供給人口增長的糧食需求。關於化肥使用的負面資訊與影響,主要沒有正確使用化肥,單一或過量使用導致的,農戶的專業知識水平較低,對化肥帶來的影響了解並不全面,導致生態環境受到威脅,甚至影響作物產值與質量。由此研究化肥對農業生產環境造成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以及農作物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鳳娉.長期過量施用化肥對農業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中國農業資訊,2016(10):67~68.
[2]王軼,李季,曹志平,楊合法.長期施肥對農田土壤真菌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4(11):1267~1273.
[3]張莎娜,譚長銀,萬大娟,楊燕,彭渤,夏偉霞.農業生態系統長期試驗在農業和環境研究中的作用[J].湖南師範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3(06):72~78.
[4]黃秋嬋,韋友歡,韋方立,梁明明.農業面源汙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其防治措施[J].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1(03):17~19+2.
[5]黃文芳.農業化肥汙染的政策成因及對策分析[J].生態環境學報,2011(01):19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