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陽臺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清本文的線索,理解文章的主題和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重點: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小迴圈,多反饋”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引用“警示錄”之“只有當最後一棵樹被刨,最後一條河中毒,最後一隻鳥被捕,人們才發現,錢財不能吃!——印第安歌謠”
這個歌謠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幅畫面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我們先來傾聽一位作家的心靈歷程,或許我們能從中得到一點啟發
(板書課題:明天不封陽臺)
二、檢查預習
1、多媒體課件顯示生字詞,學生朗讀
沐浴 mù 霓虹燈ní 倏然 shū 蜷縮 quán 恬淡tián
荒蕪wú 鱗次櫛比zhì 孵化fū 焚燬fén 悖論bèi
龜裂 jūn 螞蚱 màzha 溫馨 xīn 自給自足jǐ
喧囂xuānxiāo 蹣跚pán shān
2、完成反饋練習一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思考:讀了課文後,你認為課文是圍繞著什麼話題展開的'?
明確:圍繞“明天要不要封陽臺”這個話題展開
2、關於封不封陽臺,文中“我”的情感與態度經歷了一番變化,圍繞“明天要/不要封陽臺”,整理出“我” 的態度變化情況
學生速讀課文,整理觀點,全班交流
明確:明天要封陽臺→明天還要封陽臺嗎?→明天先不封陽臺(這也是本文的線索)
四、探究課文
1、思考問題,討論交流:(從原文中找句子)
①為什麼“明天要封陽臺”?
明確:阻隔住城市的喧囂,開闢出一塊活動的空間
②後來為什麼對封陽臺產生了懷疑?
明確:“明天還封陽臺嗎?” 原因:①對鴿子的同情、憂慮;②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③最後決定“明天先不封陽臺”又是為什麼?
明確:三個“為了”
總之,決定不封陽臺是為了人和自然和諧地相處
2、小結:本文敘述了“我”家由於一隻鴿子的來臨而決定不封陽臺的事情,以小見大,揭示了“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大主題
五、品味生動傳神、具有畫面美的語言
1、描寫語言簡潔傳神,構成圖畫美
文章在記敘和議論中,兼有描寫之筆,如對內蒙古草原風光的描寫、對鴿子的描寫,都充分抓住物件特徵,用筆雖不很多,卻顯得生動傳神構成圖畫美
1欣賞畫面,讀作者的描寫語言,教師評點
2仔細找出、朗讀、品味對鴿子的描寫,完成課堂練習二
(運用有關多媒體課件)
2、議論語言生動形象,構成圖畫美
1本文描寫語言具有圖畫美,下面我們來欣賞本文的議論語言,請找出來(在書中勾畫出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進行論述的句子)
師生交流,齊讀這些句子
2這些議論句跟我們以往接觸的議論句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妙處?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一般說來,議論往往使用比較抽象的概念構成判斷,進行邏輯的推演本文的議論卻較多地使用形象的畫面來說話,具有圖畫美如文章寫道:“酒樓門口,不再……張開捕網”這裡以四幅典型的形象畫面,使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強化了表達效果: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並表現了美好的期盼,使語言有了更多的意味
反覆朗讀、品味其中兩個句子的句式特點和所用的修辭手法,完成課堂練習三
(展示多媒體畫面)
3、小結:語言生動傳神、具有畫面美
六、練習:短文對比閱讀
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明天不封陽臺
人
和諧共處與共生共榮
自然
教後小記:
本節課運用“小迴圈,多反饋”教學法和多媒體課件,基本達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緊扣中考題型,實施有效課堂反饋練習但是,在語言仿寫環節,需還進一步細化目標,降低仿寫要求,向學生講清仿寫要求,重視指導方法的靈活,透過反覆朗讀,品味、挖掘語言的氣勢和妙用,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仿寫成功的樂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