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聽課評課記錄
聽課是一種對課堂進行仔細觀察的活動,它對於瞭解和認識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幼兒聽課評課記錄,歡迎檢視!
幼兒教師聽課評課
一學期一次的教師聽課、評課活動已經結束。本次聽課、評課活動共聽取了來自全鎮16處幼兒園72名教師的課。72名教師的課各具特色,各具風格,從不同的課型角度給我們展示了在新綱要的引領下,老師們觀念的更新,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幼兒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這次講課的老師都是本鄉鎮的一線老師,這與聽名師的課有所不同,少了些仰視,多了些真實。72名教師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上任不足半年的年輕教師。她們能站在這兒上課,就是非常優秀的。這樣的課堂不僅是對教師基本功素質的考驗,還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也是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說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此次聽課,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李金梅老師上的《玉米香噴噴》,李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她的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雖然有點誇張,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受到感染。正因為如此,課堂上有了精彩的疑問:“老師,玉米棒的媽媽是誰?”“玉米棵的媽媽又是誰?”,課上,我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口一次次開啟,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喜歡、興趣濃。
《小老鼠上燈臺》這節課是一位任教不足半年的李娜老師上的課,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遊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的中間,與孩子們一起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都是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穫。
我覺得老師們的課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綱要精神。《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在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於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後,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後就一遍一遍的重複。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範畫,評價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兒園逐步屏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夥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儘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新技術的發展,有的幼兒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幼兒園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目前,強調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係,要求幼兒教師“蹲下來與幼兒說話”,轉變自己的幼兒觀和師幼觀,把幼兒當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的人,尊重幼兒的觀念和選擇。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幼兒人格上的平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教學設計有創意。每一節課教師都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也都經過認真的考慮,什麼地方該說什麼?該提問那些問題,這些每一位老師都做到心中有數。如:徐國蘭老師設計的《修補圖書》重點、難點清楚,大膽使用現有的電教裝置,以舊書姐姐、新書妹妹為線索,啟發小朋友以給“舊書姐姐”做“美容為理由,啟發孩子修補圖書,同時在上課過程中引導孩子要愛惜圖書。馮懷榮老師設計的《球寶寶》充分抓住小班幼兒的特點,讓幼兒體驗球寶寶是如何“滾”動的,再就是分組給球寶寶設計衣服,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精神。
3、教具的準備恰到好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準備非常關鍵,如果你準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願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麼你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王玉針老師的課件《動物怎樣過冬》形象逼真,孩子們通對原有經驗的再現與課件進行比較,更加清楚的瞭解了什麼是冬眠?哪些動物是冬眠過冬、哪些動物是儲存食物過冬、哪些動物是加厚皮毛過冬等。朱豔玲老師《圖形找家》設計的圓嘴吧的`貓、正方形嘴巴的豬讓孩子進一步瞭解圖形的特徵。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當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鑽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誰的房子最特別?》聽課評課
聽課記錄: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人們居住的房子有很多種,它們在結構、材料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
2、引導幼兒知道人們居住的房子有很多種,理解根據地域、環境不同,房子的外觀和功能不同。
3、根據畫面,理解“寬敞”、“高大”、“特別”等詞語。
4、識記片語“窯洞”、“特別”、“寬敞”。
二、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
以觀察和製作活動為基礎,初步探討房屋的結構和特點,就房屋的組成部分,如:房頂、門、窗等進行討論。
2、材料準備:
不同地理環境房屋的圖片、影像資料、片語卡。
三、教學過程:
1、兒歌遊戲引入:《房子裡面有什麼》
2、出示房子圖片:五種不同型別的房子—高樓大廈、城堡、木結構房子、四合院、窯洞,分別介紹各型別房子的特點,教師詳細介紹。
出示:“漂浮”、“窯洞”兩組詞卡,引導幼兒識記。
引導幼兒假設某一房子是自己的,誇誇自己的房子:特定詞句:“我的房子最特別,我的房子是XX(結構)做的。啟發幼兒在大家面前能夠大膽發言,準確複述出老師所教的句子。如:
幼兒甲:“我的房子最特別,我的房子有寬敞的院子,我的房子是四合院。”
幼兒乙:“我的房子最特別,我的房子有高高的大樓,我的房子是高樓大廈。”
3、分組遊戲:(5人一組)
1)對應擺放房子圖卡,說出此型別的房子適合建在什麼地方,並說出理由。
2)老師播放影片:介紹雪屋、極地生存、愛斯基摩人的生存環境、強禦寒的生存條件,引導幼兒明白在每個地方建的房子都是有特殊用途的,並能理解“特別”的含義。
4、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分享閱讀繪本,並思考如果自己設計一所房子,應設計什麼樣的房子,說一說自己設計的房子具備什麼功能?
聽課評析:
12月5日上午,有幸去實驗幼兒園觀摩了龔豔老師的一節大班語言課《誰的房子最特別?》,從中受益匪淺。本節課首先以幼兒都喜愛的兒歌遊戲匯入,能很快地激發起幼兒的興趣,從而對房子的概念有一個合理而感性的認識。本節語言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幼兒能夠了解人們居住的房子有很多種,它們在結構、材料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針對這一教學目標,執教者為幼兒展現了多種結構的房子圖卡,並就每種結構的房子作了一個詳細的介紹,全面而具體地引導幼兒知道了人們居住的房子有很多種,理解根據地域、環境不同,房子的外觀和功能不同的特徵,從而理解“特別”的含義,更好地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達成。這節課是分享閱讀,分享閱讀的核心是要讓幼兒能夠自主閱讀,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在講述教材故事的同時要輔助以關鍵字詞的出示,從而在音、意、形三方面更好地把握閱讀內容的精髓。
選材方面獨特新穎,作為大班的孩子,對一般房屋的構建已經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感性認識,這也符合幼兒的以往經驗水平,突出了閱讀的重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自然流暢地過渡,結構安排合理,深入淺出地突出了本節教學活動的重點,同時輔助以影像資料教學,更能激發起幼兒的求知慾望。同時,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方針始終貫穿整條主線,執教者合時宜地引導幼兒能夠完整表述閱讀內容。師幼互動親切自然,教師教態得體大方,語言生動活潑,基本功紮實,使得本節語言課成功有序地進行。教師在引導幼兒表述內容之後可以請幼兒自己看書,並能講一下自己喜歡哪所房子以及喜歡的理由,則能更好地達到幼兒語言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