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泰山版的資訊科技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小學“資訊科技”教科書共分三冊,其中四年級學習第一冊。課本共分兩個單元:第一單元 漢字輸入;第二單元 網上衝浪;共分為14課。
第一單元 漢字輸入:指導學生學習漢字的錄入,包括單字、片語、標點符號等的輸入,最終使學生能夠熟練的進行寫信,或者網上作文等。
第二單元 網上衝浪:指導學生進行上網瀏覽、網上學習、並對網上的資源進行下載。
二、教學目的和任務
1、透過學習漢字輸入:指導學生學習漢字的錄入,包括單字、片語、標點符號等的輸入,最終使學生能夠熟練的進行寫信,或者網上作文等。
2、透過上衝浪:指導學生進行上網瀏覽、網上學習、並對網上的資源進行下載。
3、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1)學習一些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2)學習常用軟體的使用方法。(3)學習怎樣利用計算機輔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
4、利用常用的一些操作軟體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大部分學生遇到問題能積極動腦思考。兩個班相比較而言,二班學生的整體基礎要比一班強一點。總的來說兩個班整體學習風氣欠濃厚,上課不能專心聽講,積極動腦,主動大膽的回答問題。
從以前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學習認真,積極動腦動手,掌握了許多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本學期要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之上,教會他們對電腦漢字輸入得操作和網上學習的技巧,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
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微機的積極性,首先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能使學生在學習中自願的學、主動的學。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優生幫助差生學習。
2、採取邊講解,邊上機實踐的原則,做到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對於學生操作中的故障,教會學生處理的方法。
3、加強備課,特別是上機課的備課與準備工作。發揮機多的自然優勢搞好教學。
五、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 課號 內容 課時 周次
1 拼音寫漢字 1 1
2 拼音寫片語 1 2
3 組詞大演練 1 3
4 標點符號多輸入 1 4
5 寫信交流 1 5
6 看圖寫短文 1 6
7 網上世界真奇妙 1 7
8 關鍵字查詢 1 8
9 目錄檢索; 1 9
10 期中考試 1 10
11 網頁下載與儲存 1 11
12 文字下載與儲存 1 12
13 網上學習 1 13
14 網上尋寶 1 14
15 才藝展示一 1 15
16 才藝展示二 1 16
17-20 複習 4 17-20
六、教研課題:
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