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熱衷於科技創業
作為高校創業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我以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專案為契機,帶領幾位老師和學生組成一個調研團隊,做了一項關於江蘇省高校科技創業教育服務效率評價研究,對當前江蘇省各高校創業教育模式予以探究。我們對江蘇省50所高校的創業教育服務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建立了創業教育投入產出的經濟學模型,對50所高校的創業教育投入效率進行了實證測算。研究發現,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的主要模式主要是對科技創業的偏愛性引導,即鼓勵科技成果的`市場化應用,引導學生利用專利技術,基於高校創業平臺進行創業,這類創業往往能夠凸顯高校科研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對提升學校的宣傳力和知名度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以創新創業創優為主旨的“新江蘇精神”面世之後,各級創業平臺號召以創新帶創業,以創業促創新,將創業與創新緊密相連。然而,高校科技創業教育服務的具體模式和效果如何?創業教育投入效率測算成為衡量創新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
研究結果顯示:江蘇省高校科技引導性創業教育服務的主要問題在於效率整體偏低且差異明顯。全省90%以上的高校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創新創業教育投資持續增長,但全省在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總人數僅佔在校生總人數的0.8%,吸納在校生參與創業實踐人數僅佔在校生總數的1.7%。調查結果顯示,985、211工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服務效率較高,普通本科高校科技創業服務效率處於平均水平,專科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服務效率相對較低。同時985、211工程高校更加註重和打造對學生創業意識的長遠培養,這意味著,即使畢業10年、20年,此類高校科創成果的創業轉化率會更高。
研究表明,首先,江蘇高校重視科技創業程度差異化明顯。江蘇省各高校配套的創業培訓課程數量差異明顯,部分高校達200學時以上,而部分高校的創業課程培訓數量甚至為零,即並未開設專門的創業培訓課程。同時江蘇省高校對學生科技創業意識長遠培養水平差異明顯,普通高校和專科類學校科技創業意識普遍薄弱。其次,當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轉換率較低,學生創業實踐產品多來自實驗室在研專案,往往與市場需求脫節嚴重,產品含金量高卻並不被市場所接受。這既有科研管理體制上的問題,也有教師缺乏市場化運作的時間與經驗的原因。科研體制上,往往要求學生追求科研數量和難度,閉門造車地進行學院派研究,指導教師則多數為從學生到老師的直接轉換,沒有市場運作的經驗。學院派老師的指導與學院派研究形成高校創業人才培養的惡性迴圈。
創業教育在我國尚在普及階段,各高校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科技和人才優勢,利用技術溢位效應完善創業教育模式,提高科技創業的轉換率和成功率應成為高校創業教育重點探討的內容,其次再根據各自的不同學校特色或低於特色,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自選動作,營造各類高校人才的創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