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文學社有感
我加入文學社已近一年半之久,這一年半來隨著生活閱歷的不斷豐富和在社團主角的不同,我有很深的感觸。大一時加入文學社正是興趣愛好的使然,不談職責,只為興趣。但在大二更多的是職責,是一種信任的鼓舞,更是一種使命的擔當。
文學社由我院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老師等老一輩人建立,至今已走過二十五個春秋,二十五年來薪火相傳,披荊斬棘。如今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散發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學氣息,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是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而我個人,因為喜歡文字,喜歡用貧乏的文字記錄生活的瑣事,即使自己寫的很不好,談不上文學作品,但我仍然堅持寫作。即便所寫的東西也許只能發朋友圈,但用文字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時內心深處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那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是我加這個社團初衷,也是我此刻所堅持的不可估量的動力所在。
今年六月下旬,我們從上屆主席團手中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由此,職責和使命成為最大的鞭策,我開始從新思索何謂學生社團?顯然隨著主角的轉變已不是當初的那種簡簡單單的興趣愛好,它的定義雖然是興趣相同的學生自發組織的,非盈利性的並且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組織。但在那裡,興趣只能是最根本的.內心動力,在日常的社團工作中,應對複雜多樣的問題和各種心理的社員心思面前,興趣也許有時間真的模糊,會淡化,而職責和使命則會更具體,更明顯。這種使命的最根本的動力還是來源於個人加入這個社團的初衷,其次是既然接過了歷史的接力棒,就要捍衛歷代人用大好時光,用青春激情所換來的發展成果,不能在我們這一屆人上停滯不前,或者固步自封。我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前進,所以沒有理由不去堅持,更沒有理由去推脫。
讓我所幸的是,在這個大家庭裡,不管是哪一屆的又或者身在何方,只要有活動,他們都能在百忙之中送來祝福。即使有些人從未謀過面,未曾相識,可只要提起就感覺找到了家人一般。相見時,那種感覺就像是在外漂泊的遊子遇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透過二十五週年社慶,我感受到了這種溫暖,感受到了這種堅持背後是一個大家庭默默支援。
不久前,一個一三級的學長從天水到蘭州參加交大的應聘會,從交大出來已晚上將近七點,天已黑下來,但他仍然抵擋不住想回看看的激動情緒,想看看這個社團的狀況,瞭解瞭解最近的發展狀況。當我們接到他時,他那種興奮,那種喜悅就像是他鄉遇故知,雖未曾相識,但因為成為兄弟姐妹。人,情。我們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在校時間,而且此刻已經度過了四分之三的時間。但一朝人,終生情。這就是我們堅持的理由,堅持的動力,堅持的使命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