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課與教師專業發展磨課活動反思
今天(7月25日),小學教師遠端研修進入了第三天。上午,我和專案辦的同志們一起到各個學科專家團隊走訪看望,瞭解研修的進展情況。接著,召開各個學科課程團隊專家組組長會議,聽取大家對搞好遠端研修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今年,小學教師的遠端研修主題是:貫徹課程標準——基於學生學習行為的課例研究,課程實施的基本形式是“磨課”,而“磨課”運用的基本正規化是“三次備課”。為了讓老師們深刻理解和把握“磨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係,我想談談對以下幾個問題的認識。
一、課是觀察老師教育教學行為的細胞
組織實施遠端研修,其目的無疑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而教師專業發展的載體多種多樣。在這裡,對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來講,為什麼大家往往對“課”的研究情有獨鍾?
首先,課是教師最熟悉的教育教學現象。教師生活的主要形式就是備課、上課、反思課。其次,教師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上好課。這是教師的看家本領。
第三,課是觀察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最直接、最客觀的“全息源”。
第四,課如其人。課最全面最集中地反映了教師的個性、能力、品德與知識素養。我們看到的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教師素質的集中反映。研究與反思課,就是研究與反思教師這個“個體的人”。正因為如此,課的改進、完善與提高,必然意味著教師整體素質與專業素質的提高與發展。
二、課例是優秀教師教育創造性的集中體現
在確立了課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獨特價值之後,我們必須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什麼樣的課才具有研究價值?這裡有兩種價值取向:一是常態課,就是發生在一般教師的課堂的課。二是優質課。這就是優秀教師創造的具有典型示範意義的課,我們稱之為“課例”。“課例”往往體現了優秀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與教育風格,是優秀教師教育創造性的集中體現。
一個優秀教師留下的教育財富,除了他培養的優秀學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創造的優秀課例。這些“課例”對於廣大教師來講具有示範、引領與借鑑價值。正因為如此,廣大教師對“課例”特別感興趣。但是,必須強調指出的是:優秀教師創造的課例,並不能直接照搬於任何教師的課堂。這是因為“課如其人”,而人與人都是不同的。這就像任何一位卓越人物的優秀品質都可以供別人學習借鑑,但他所創造的優秀業績並不能供別人複製一樣。那麼,在這裡,優秀教師的“課例”對於一般教師的專業發展而言,其價值到底意味著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學習、體悟和借鑑優秀教師創造的優秀課例背後蘊藏的教育教學規律。
三、遠端研修就是為教師提供一種研究課例的正規化
說到底,我們的遠端研修就是為教師們提供一種學習、借鑑、實踐優秀課例的正規化。其過程大概包括三個部分:
(1)一堂好課是如何形成的?(2)按照一堂好課產生的正規化,教師在同伴引領和專家指導下,進行課的設計,即“磨課”;
(3)運用“磨課”的辦法,研究、設計、實施、反思自己的課。前兩個步驟在集中研修期間完成,後一個步驟在開學後的校本研修中進行。
在這裡,我想強調指出的是,“磨課”如何才能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就不能不談到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老師的“三次備課”思想。第一次備課,就是教師個人的獨立備課,成果是形成第一個教案;第二次備課,就是在教師個人獨立備課的基礎上,學習借鑑優秀教師的課例,成果是形成第二個教案;按照第二個教案上課後進行第三次備課,即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效果進行反思,然後形成第三個教案……。於漪老師就是藉助這樣的教育智慧,不斷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成為一位卓越的語文特級教師的。這就是我們進行“磨課”流程設計的經驗模型。
按照這個“磨課”流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為什麼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裡有以下三個關鍵環節:
(1)獨立“研課”。現在,有兩種不好的傾向,一是分工備課,搞所謂成果分享;二是不動腦筋,直接照搬別人的教案上課。這兩種做法,都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沒有經過自己大腦的加工。必須堅持教師的獨立備課,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與潛能,俗話說:要先知道自己有多大斤兩。其價值在於,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智慧潛能充分釋放出來 ,啟用自己的專業發展活力。只有如此,才能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
(2)與同行對話。包括與優秀教師的“課例”對話、與同伴對話。這個環節的要害在於尋找自己與優秀教師或同伴在課的設計上存在差距是什麼?或者理念上,或者方法上,或者知識儲備上……找到了這些差距,才能找到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與目標,找到自己專業發展的著力點。
(3)實踐反思。包括上課之後的`自我反思和同伴研討。這個環節的意義在於尋找自己的教學預設有哪些沒有實現?為什麼?尋找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有哪些意外的成功?為什麼?尋找下一步教育教學改進的方向,……。
綜上所述,“磨課”流程是形式,蘊含其中的價值對話是關鍵。可以說,第一個環節是對自我的“觀照”,第二個環節是對同行的“觀照”;第三個環節是對實踐的“觀照”。在這裡,所謂“觀照”,就是對自我和他人行為背後的價值的觀察與省思。只有出現了這種自覺的觀察與省思行為,才能有教師主體專業發展的可能性。正因為如此,在遠端研修中,我們判斷教師專業發展的標誌性成果,最重要的並不是教師們的“磨課”成果——教學設計方案,而是對上述三次觀察與省思的記錄。透過這些記錄,我們能看到教師專業發展的著力點——理念改進、方法借鑑、知識提高、能力發展……。
在座談中,有專家提出遠端研修能不能更貼近教師的教學實際。言外之意,就是我們提供的“磨課”流程離老師們的常態教學比較遠。的確,每位教師的日常教學準備,特別是每堂課不可能都按照專家們提供的正規化來進行,我們只是希望教師們在日常的校本研修中要按照這種專業正規化開展校本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校本研究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