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對數學教學活動的好處

多媒體技術對數學教學活動的好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根據孩子的天性,多媒體作為現代教學的輔助工具,在設計課件時要圍繞教學目的、內容精心製作。目前多媒體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下面就小學數學教學,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其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數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對本學科興趣淡薄,加之學生的年齡特徵(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單一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造成學生數學創新素質能力難以提高。而多媒體教學技術走進課堂,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困難。它以鮮豔的色彩、優美的圖案、直觀形象地再現了客觀事物,充分的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長期的注意力,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達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例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中,一上課老師就說:“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邊說一邊簡單地操作滑鼠,與計算機連線的白板螢幕上出現了畫面,學生一下子被螢幕上的有趣的畫面吸引了,隨著螢屏的演示,老師繼續講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歡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餅,一天猴王做的大餅剛出爐,它的三個孩子吵著說“我要吃餅,我要吃餅。”於是猴王把三塊大餅分給三隻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塊餅平均切成四塊分給老一一塊,老二嫌小吵著說“一塊太少了,我要兩塊”,猴王便把第二塊餅平均切成八塊分給老二兩塊;老三更貪了吵著說:“兩塊太少了,我要三塊”,於是猴王把第三塊餅平均切成十二塊分給老三三塊。同學們,你們知道哪隻猴子分到的餅多嗎?因為有形象的故事情節,有多媒體計算機生動有趣的圖象動態顯示,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激發學生以極大興趣投入學習。

二、運用“多媒體”啟用學生的思維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嚴密、抽象思維,數學教學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藉助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把靜止的影象動起來,更加具體的反映數學的過程,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靈感、開拓學生創新思維。例如一道思考題:“一座大橋長2400米,一例火車透過大橋時每分行900米,從車頭開上橋到車尾離開橋共需要3分,這列火車長多少米?學生解答時有困難,我就依靠多媒體做模擬實驗,在聲響提示下火車開始移動,並以車頭為準在所行路程上改變色彩,當車尾離開橋面時,再次聲響提示,火車停止,學生從動畫演示中,不難看出火車所行的路程就是橋長和火車長的總和,從而列出求“火車長多少米”的算式:900×3―2400=300(米)。

三、運用“多媒體”增強課堂密度,強化學習動機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學生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規律,藉助多媒體計算機資訊量大的特點,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進行人機對話,計算機對學生的答案即時作出反應,會發出一個小孩子哈哈笑的聲音,或會發出掌聲,動聽的音樂聲和以示表揚的說話;做錯時,那孩子會難過得流淚,或發出沉沉的聲音表示再動腦筋,重做一次;及時反饋,使學生很快知道學習結果,滿足其求知慾。這樣,不但增加課堂密度,縮短反饋時間,而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

四、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學生對公式中的除以2往往漏掉。分析原因一則學生可能計算粗心,二則是學生對三角形面積推導過程不夠明確,大腦中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教學此內容時,利用動畫課件演示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透過變位移動,最後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後再利用自定義動畫的效果,底和高用紅色閃動幾次,有利於學生直接觀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係。最後再移動其中的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明白這任意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透過計算機的演示讓學生再說說推導過程,並說說為什麼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計算出來的是哪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在動手操作,欣賞多媒體課件、討論等多個環節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由來,展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五、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有利於實現課堂練習的層次性和多樣化

我們都知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養以及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都必須透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新課標也明確提出:“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靈活、合理地選擇與運用有關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數學任務。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傳統的課堂教學,練習主要小黑板,學生抄寫在作業本上完成為主,形式比較單一。利用多媒體技術編寫的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練習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透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讓學生輕鬆鞏固已學知識,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教師及時提供學生評價和反饋資訊的方法與途徑。

例如,在進行練習鞏固時,利用多媒體教學,事先教師製件了多樣的練習,靈活選擇題型進行練習,選擇、判斷題、操作題、計算題一應俱全,及時反饋學生的答題情況。全班同學一起校對時,更能將學生的想法直觀地顯示出來。由於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試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

總之,今天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利用多媒體之前,教師一定要清楚本節課的需求,設法找出多媒體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在使用時還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我們要充分認識計算機是輔助教學,而不是主宰教學,要清醒地認識其利與弊,以走出誤區,發揮其巨大的優勢,更好地為提高課堂效率和幫助學生更好學習數學知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