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老師改革開放30年的演講稿
“改革開放三十年,辦學條件大改變,危房校舍變樓房,現代媒體課堂顯。改革開放三十年,教師待遇大轉變,月薪幾十到幾千,醫療保障盡開顏。”這是毛菊觀老教師用詩歌的方式,表達出30年我國教育發展的可喜成果,今天,筆者用此來形容通化教育也不為過。
憶往昔,30年前的通化教育事業曾是發展滯慢,舉步維艱。自光緒三十二年(19XX年)有了第一所新式學堂,19XX年遼東省市屬中學僅有5個教學班,市屬小學54個教學班共145名學生和72名教工的簡樸辦學條件,19XX年,全國恢復了高考。而30年前的我市教育,那是19XX年,恰好趕上國家改革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個偉大的`轉折,國家重新樹立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師的勞動的觀念,對學制、教材、教學時間都作了安排,整頓了教學秩序,恢復了師範院校,對在職教師進行培訓進修,恢復了少先隊組織、中學的共青團組織。自此,我市教育事業也步入恢復、調整和發展軌道,百業待興。那個年月,教育經歷著“披荊斬棘”,各級各類教育學校的辦學規模和校舍、教學設施、儀器等辦學條件和環境都處於落伍、薄弱階段,與現在相比真是天地之別。
看今朝,30年後的我市教育事業可謂蒸蒸日上,累累碩果!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教育事業呈現出科學健康的發展態勢。目前,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競相爭妍,國辦教育與民辦教育齊頭並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蓬勃發展。各級各類學校1017個,在校生達到304177名,教職工達30204人的空前規模,實現了歷史上的巨大飛躍!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為之振奮,為之歡呼!
30年後的通化教育,堅持育人為首,德育為先,全面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控輟工作成效顯著,高考成績逐年提高。20xx年秋義務教育階段各級學校全面進入新課程,20xx年秋全市普通高中全部進入新課程。重視教育科研,承擔大量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課題。市直中學基本掃除資訊科技“盲點”,開通了通化教育資訊網。全市建設校園網達到143個,全市中小學微機臺數達到18778臺,機生比達到1:13,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基本完成,覆蓋率達100%。組織近萬人進行“教師教育網路聯盟工程”和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實施“三名工程”,突出抓好“雙師型”教師培訓和專業課教師培訓,旨在提高教師素質和師德水平。
30年後的通化教育,職教發展勢頭良好,中職發展壯大。加快調整、發展職業教育的層次和佈局結構,深化辦學體制改革,20xx年以來全市職業教育新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