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能在調查、訪問、欣賞等活動中獲得中秋節的相關經驗,並大膽地進行表達與交流。
3.能安靜的傾聽同伴的表述。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資料和豐富相關經驗。
2.幼兒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圖書。
[活動過程]
1.交流相關經驗,知道中秋節的時間和有關風俗習慣。
(1)幼兒自由結伴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集體交流,豐富相關經驗。(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調查表的內容進行交流,提醒幼兒能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表述)。(3)拓展有關經驗。
指導語: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中秋節的事情或問題?
2.透過欣賞圖書《嫦娥奔月》,瞭解中秋節的有關傳說。
(1)欣賞圖書,瞭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內容。
(2)交流自己對圖書內容的理解。
指導語:你從這本書上看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3)邊看圖書邊完整地傾聽老師講述故事。
(4)交流自己聽過的其他傳說。
教學反思: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瞭解了中秋要團圓,並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製作的禮物。
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2
教育價值分析:
透過對故事的欣賞和理解,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獲知一些中秋相關的知識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對中秋節的活動產生興趣。
2.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3.透過參加中秋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中秋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4.知道中秋節是八月十五號。
活動難點:
中秋節的傳說和民俗
難點剖析:
中班第一學期幼兒,剛剛擺脫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對於社會傳統節日關注不多,缺乏相關經驗,對於中秋節的傳說和民俗認知少。
幼兒預期表現:
1、活動前先由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中秋節相關的資訊,幼兒有了經驗鋪墊,活動就更有參與性。
2、自主閱讀,提供閱讀空間。
活動過程:
一、關於中秋傳說的交流和分享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所瞭解到的中秋節相關資訊。
二、教師講述《嫦娥奔月》
提問:
1、嫦娥怎麼會飛到月亮上去的?這是哪一天?
2、后羿聽到這個訊息後,做了什麼?
3、從這以後,后羿是怎麼寄託對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三、幼兒閱讀小圖書第17-22頁
四、邊聽故事錄音,邊閱讀完整故事。
活動反思:
《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的故事活動。在課後我覺得我們學到的知識還是在社會領域的內容比較多,整體感覺幼兒對故事的內容並不是很感興趣,但還是算接近目標了吧。
在上課時我藉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其實對於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說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但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幼兒卻還是沒怎麼搞懂,我先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遍,來聽出裡面的人物,接著我指著掛圖講了第二遍故事。最後,我又講了第三遍故事。
最後,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說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瞭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瞭解。
小百科:中秋,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等。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是上古秋收祭月的遺俗。
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3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佈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5.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出示圖:月球(請點選)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裡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請點選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麼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選)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願的話。
小百科: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4
本主題的目標是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在參與中秋節各種活動中能大膽自信地表現自己;在成人引導下,學習尋找、蒐集資料,並學習交往、合作與分享;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祖國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慾望。由於幼兒對民間節日、習俗瞭解較少,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時涉及到社會、語言、藝術、科學等領域,教師可採用參觀、討論、蒐集資料、展示成果、動手操作、文藝聯歡等活動形式來組織教育活動。
一、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瞭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知道教師節、國慶節、國際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的名稱日期,進一步瞭解這些節日的社會意義。
3、積極參與各種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傳統節日中秋節
1、環境: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製作月餅、水果;製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掛圖、畫有觀賞月亮的圖片等。
2、遊戲:“月餅加工廠”。教幼兒製作各種月餅,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裡放在“超市”裡賣,也可放在小吃店裡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製作道具並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請幼兒在節前節後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做月亮變化日記(從小月牙開始觀察記錄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兒自己觀察並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夜,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進行“慶中秋第七集,一定要去看啊!
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5
一、主要涉及領域:
綜合。
二、活動目標:
1、在觀看做月餅的過程中,知道製作月餅的材料、工具、用途及方法。
2、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發現。
3、體驗和嘉賓一起參與活動及品嚐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二、活動準備:
邀請製作月餅的嘉賓來園(攜帶材料和工具)和幼兒共同做月餅。
三、活動過程:
1、向做月餅的嘉賓問好,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2、認識製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瞭解其用途。
3、根據材料和工具,猜測製作月餅的方法。
指導語:剛才嘉賓給我們介紹了製作月餅的工具和材料,它們在製作月餅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用處。誰來猜一猜月餅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4、觀看嘉賓製作月餅,瞭解製作的方法。(在活動中,可以請部分幼兒嘗試參與制作,獲得親身感受。)
5、烘烤和品嚐月餅,體驗快樂。
四、教學反思:
教師可將製作月餅的過程拍成照片資料佈置在環境中,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和熟悉。
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欣賞漂亮的月餅盒,體驗中秋節的快樂
2、玩月餅盒,有發現探索的慾望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月餅盒
活動過程:
1、展示月餅盒(1)請幼兒說一說,我的月餅盒是怎麼樣的?是哪兒來的?
(2)說一說我的月餅盒和別人的有什麼不同?
2、講述月餅盒(1)我的月餅盒象什麼?
(2)我要讓我的月餅盒變成什麼樣的?
(3)我和誰一起玩月餅盒,我和誰的月餅盒做朋友?變成了什麼?
3、玩月餅盒引導幼兒用各種各樣月餅盒進行搭建,玩月餅盒節日的由來(大班)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2、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在家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圖片。
2、教師收集的有關中秋節的電子圖片及網路資料。
活動過程:
1、中秋節的由來請幼兒討論中秋節的習俗。教師講述中秋節的來歷。
2、結合錄音磁帶講述請幼兒觀看圖片進行講述。
3、活動結束,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瞭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快樂的中秋節幼兒園中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2、願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中秋夜圓月圖片、《中秋節的來歷》動畫影片、中秋節相關習俗的圖片
材料準備:月餅
活動過程:
出示中秋節夜景的圖片,引導幼兒發揮想象。
——你們猜猜,月亮上都有什麼呢?
播放《嫦娥奔月》的動畫影片,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有關傳說。
——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後,西王母送給后羿什麼東西作為獎勵?
——嫦娥吃下仙丹後,飛到了什麼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還有誰呀?
出示各過中秋節習俗的照片,引導幼兒瞭解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人們一般會幹什麼呀?
——除了吃月餅、賞月,你還知道什麼中秋節的習俗嗎?
教師請幼兒吃月餅,感受中秋節的快樂
——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月餅,我們一起來分享品嚐吧。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閱讀區,投放中秋節相關的繪本,幼兒可以自行閱讀,並與夥伴討論故事內容。
附【故事、傳說】
中秋節的來歷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天氣變得很熱很熱,太陽曬乾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個叫后羿的人,為了受苦的人們,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個太陽。西王母十分欣賞后羿的勇氣,送了后羿一顆仙丹作為獎勵。后羿只要吃了這個仙丹,就可以飛到天上住。可是,后羿捨不得離開嫦娥,就讓嫦娥把仙丹收了起來。有一個壞人知道了這件事,想搶奪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衝進了后羿家裡。為了不讓壞人得到仙丹,嫦娥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後,嫦娥發現自己飄了起來,還越飄越高,向天上飛去。嫦娥捨不得后羿,於是飛到了離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月亮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隻不知道哪裡來的小兔子陪著嫦娥。從此以後,后羿都只能在夜裡,望著月亮思念嫦娥。
人們聽說了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歡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與嫦娥可以早日團圓。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樂。從此以後,中秋節賞月、拜月、祭月的習俗也慢慢流傳了下來。
兔兒爺
兔兒爺是中秋節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
兔兒爺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護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歡與尊敬。
關於兔兒爺的來歷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
古時候,老北京城裡發生了一場奇怪的瘟疫,幾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無藥可醫,郎中們一個個束手無策。一時間京城的老百姓死難無數,到處是一片悽慘的景象。
嫦娥在月宮裡看到此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月宮中搗藥的玉兔下界去為百姓們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變成了一個白衣郎中懷抱著玉杵和藥臼來到了民間。
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來歷,都忌諱玉兔的一身白衣,不願意給他開門。機靈的玉兔就來到廟裡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裝穿上,這下老百姓感覺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紛紛開啟家門迎接他。
玉兔挨家挨戶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為了儘早結束老百姓的苦難,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種動物們都來幫助玉兔,日夜載著玉兔東奔西走,玉兔在大夥的齊心幫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內外的瘟疫,回月宮去了。
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請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繪做成玉兔的樣子供奉在堂前,尊稱為:“兔兒爺”,逢年過節或有喜事的日子會擺上新鮮的果蔬五穀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裡兔兒爺會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護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