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總結範文

高一政治多變的價格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一政治多變的價格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概述

本知識點重點是理解價值與價格 的關係;瞭解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運用價值規律分析相關經濟現象

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供求影響價格

(1)供求關係與價格是相互制約

巧記方法:供求影響價格——供大價低,供小价高(相反);

價格影響供求——價高供大,價低供小(一致)。

(2)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含義

賣方市場:是由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型別。由於供不應求,賣方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即使抬高價格也能把商品賣出。(物以稀為貴)

買方市場:是由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型別。由於供過於求,買方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價格通常趨於下降。(貨多不值錢)

巧記方法:對誰有利就是誰的市場

2.價值決定價格

二者的關係:從根本上講,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一般情況下,二者成正比。

巧記方法: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總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格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係的影響。這樣形成的價格,既反映商品價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狀況,對消費者生活和企業的生產都具有靈敏的引導作用,從而達到資源的最佳化配置。

知識點二:商品價值量及其有關的概念

1.商品價值量和價值總量的含義

商品價值量通常指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總量 =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 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

2.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因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某種商品消耗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長,其價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

勞動生產率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通常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來表示,

它分為兩類:一類是個別勞動生產率,即個別企業或勞動者的勞動生產率;另一類是社會勞動生產率,即某個行業或部門的勞動生產率。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為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單位商品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因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會減少。

知識點三:價值規律

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所以,價值規律包括商品生產的規律和商品交換的規律兩部分內容,兩個方面是內在統一的。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常見考點考法

【例1】(09江蘇卷7)假定原先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現在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而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到原來的一半,其他條件不變,則現在1臺電腦與 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

A. 2 B.4 C.8 D.16

【解析】本題考查價值量、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直接的關係,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即單位時間內生產的'電腦由原先的1臺變為2臺;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一半,即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單位時間內生產手機的數量由原先的4部變為8部。現在的交換等式變為2臺電腦=8部手機,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

【答案】B

【例2】(09安徽卷3)某商品生產部門去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1件商品,價值用貨幣表示為260元。該部門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產者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用貨幣表示為

A. 364元 B. 400元 C. 520元 D. 776元

【解析】該題考查計算題,某商品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要發生變化,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設為X,則1* 260= (1+30%)X,得X=200元。甲生產者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那麼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2*200=400元。故選B

【答案】 B

【例3】(09浙江卷28)春秋時期,齊國國王命令大臣們必須穿絲質衣服,但國內只准種糧食而不準種桑樹,齊國蠶絲需求量大,價格上漲,鄰近的魯、梁等國紛紛停止種糧改種桑樹。幾年後,齊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準賣糧食給其他國家。結果,魯、梁等國因饑荒而大亂,不戰而衰,齊國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擴張。上述故事中蘊涵的經濟生活道理有

①供求變化只接影響商品的價格 ②價格變動對生產具有調節作用

③價格在本質上是由供求決定的 ④價格漲跌是透過行政手段實現的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