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考試

導遊考試清遠飛霞景區導遊詞

導遊考試清遠飛霞景區導遊詞

各位團友:

先把飛霞山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該景區位於廣東省的中北部,總面積達52平方公里,飛霞山是省級風景區和省級旅遊度假中心,由北江峽江景區,飛來古寺景區,三霞洞觀景區,紫竹鐘聲景區,螺星翠林景區等5大景區組成。

看完飛來峽江景區,我們就來到飛來古寺景區參觀,這個飛來寺位於飛來峽北岸,靠近飛來峽出口處。飛來寺為嶺南著名的三大古剎之一,相傳它從安徽舒州飛來此地,是一個充滿著多種神奇傳說的名寺,它與韶光的南華寺、肇慶的白雲寺為同一朝代所建,所以稱它們為“嶺南三大古剎”。飛來寺始建於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距今巳有1400多年曆史,是嶺南三大古寺之一。古寺周圍有聞名全國的“帝王讀書檯”、東坡亭等古蹟。寺院後山上還有九級飛瀑、慈雲殿、峽山亭臺與奇徑、歸猿洞、臨江臺,以及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九福地遺址等十多個景點,其中第十九福地是俯瞰飛來峽壯麗風光的上佳地點。臨江臺石主要包括秦將釣鯉臺石、東坡釣磯石、中宿分潮石、葛壇煉丹石、達摩談經石等帶有名人姓氏的石頭景觀。

可惜1997年5月的一場山洪暴發,將主殿沖毀,似乎在印證佛家“有來有去”的偈語,令這裡又多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現在正按原貌修復寺院,不久又會香火重盛了。寺院側面有臨江石臺,當年蘇東坡皆在此觀江垂釣,是領略江景的好地方;對岸的凝碧灣,一灣碧水,翠竹搖曳,漁翁撒網、鸕鶩插水,寺院鐘聲、雖響猶靜,充滿了自然韻味。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飛霞古洞了,飛霞古洞位於飛來峽北岸黃牛坑山上,從飛霞碼頭到飛霞洞,既可乘汽車沿盤山公路直達,亦可循山間古道拾級而上。飛霞洞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場所,始建於1911年。是全國為數不多、嶺南地區最大的“三教合一”的宗教聖地,是廣東省最大的古建築群,古洞內奉儒、釋、道三教祖師及諸仙佛,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享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周圍古樹參天,霞氣緲緲,是避暑的勝地。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藏霞洞。藏霞洞位於密林深處,幽谷之中,與飛霞洞相鄰。藏霞洞是一座先於飛霞洞數十年的洞觀。據記載,藏霞洞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相傳當時湖北祖師陳復始雲遊到此地,十分欣賞這塊“金龜背上有形跡,仙鶴回頭兩相抱”的地方,原來由清遠人林法善法師集資動工興建,至同治九年竣工,總建築面積為1.3萬多平方米。藏霞的命名,據說是因為天空中的雲霞飄到這裡便很少流動,且經久不散,故此稱為“藏霞”。這裡時常在上午和黃昏時分,廟宇空屋便深藏於虛無縹緲的雲霧之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站在藏霞古洞的大門,看到的`是道教的王靈官的神像。他後面兩邊各有一顆百年樹齡的桂花樹。每逢深秋花季,這裡掛滿金黃色的桂花,而且香飄四溢,裡面還供奉有道教的神仙呂洞賓。前面還有道教中的柳、樟、榆三位神仙,故叫“三仙寶殿”。站在三仙寶殿前放眼四周,左是獅山,右是象山,對面是螺星嶺。

我們一起來遊覽三霞中的最後一霞錦霞禪院。錦霞禪院位於飛霞、藏霞兩洞下方之間,與飛霞、藏霞鼎足而立。它的前身叫“壺天少駐”,始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原是建立飛霞洞時,道詐麥長天建飛霞洞時暫住之所。飛霞洞建設工程全面竣工之後,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建為禪院。這裡四面環山,每天只有正午前後可獲得較多的陽光照射,加以樹木蔭翳,環境非常清幽。由於周圍種有很多花木,如桃、李、梅、紫荊、玉蘭等, 在春暖花開時節,到處繁花錦簇,燦若明霞,故稱錦霞。禪院前面,有條溪澗橫過,每當陽春三月,桃花盛開,溪水長流,因而錦霞禪院又稱桃花村。現在村前門樓上刻有一幅楹聯“桃花蟠結千秋果,源水瀠洄十里村”。所描述的就是這裡的決佳絕妙的秀麗景色。據說當年飛霞洞建好之後,麥長天就搬去住了下來,而他為了不讓其丟空,就在禪院大殿裡供奉著觀音菩薩,觀音是屬於佛教的,所以就叫 “錦霞禪院”。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最後一個景區孔聖廟。孔聖廟坐落在飛霞北江岸邊的洞口廣場,佔地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千平方米,由牌坊、孔聖殿、名賢殿、碑廊和陳列館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