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瞭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迴圈中的作用及意義。B.認識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例舉一些用途。
2.過程與方法: A.從性質實驗的條件和現象歸納出二氧化碳的性質。透過有關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設計、觀察和描述實驗的能力; B.初步瞭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學會概括、對比等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A.瞭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迴圈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意義; B.培養學生求實、合作、創新的品質; C.學習全面的認識與評價自然界中的物質。
【重點難點】
1.探索並總結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
2.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資訊,並對獲得的資訊進行加工。
【課前準備】通讀本節教材,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思考等探究,蒐集相關知識,準備課堂討論。
【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夾、試管、集滿二氧化碳的塑膠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石蕊試液。
【實驗藥品】石蕊試液、稀硫酸、石灰水,蒸餾水、汽水、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藥品。
【教學過程設計】
【情景創設】展示英國貝丁頓“零碳”社群圖片,簡單介紹。
【講解】所謂“低碳”就是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為什么要努力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呢?二氧化碳過多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沒有貢獻呢?
【過渡】大家能不能依據我們所學的知識或已有的經驗,簡單談談你對二氧化碳的認識呢?
【學生交流】談談對二氧化碳的認識。
【引入】
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1.展示一瓶CO2氣體,請同學描述所感受到的有關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2.【探究活動一】補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實驗。
用塑膠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再倒入一些水,立即塞緊瓶塞,晃動,觀察現象。
現象:塑膠瓶變癟了。 結論:二氧化碳能溶於水
講解: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壓強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壓溶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開啟飲料瓶,可以看到許多氣泡從飲料瓶中逸出,這些氣體便是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的三態變化。固體二氧化碳叫“乾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
展示:一瓶汽水,讓學生捏瓶壁,感覺堅硬,開啟瓶蓋,聽、看到有氣泡出來。再捏瓶壁,較軟。
提出問題:產生的氣泡是什么物質?如何檢驗呢?
【探究活動二】二氧化碳的檢驗
實驗目的:檢驗汽水瓶中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汽水中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文字表達式:二氧化碳+氫氧化鈣→碳酸鈣+水
小結: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啟發提問:開啟瓶蓋,為什么會有二氧化碳出來?
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探究活動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提出問題:二氧化碳溶於水時,會不會與水發生反應生成新物質呢?
知識準備:紫色石蕊試液遇到酸性物質會變成紅色。
實驗藥品:稀鹽酸、蒸餾水、紫色石蕊試液、紫色石蕊試液染成的乾燥的小花、二氧化碳溶於水後的液體。
實驗:1.稀鹽酸使石蕊試液變紅(酸性的物質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2.二氧化碳溶於水後的液體使石蕊試液變紅
提問:到底是什么物質使石蕊試液變紅的呢?如何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想?
【交流討論】:
實驗:3.將紫色石蕊試液染成的乾燥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無現象)
結論: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試液變色
實驗:4.在紫色石蕊試液染成的乾燥的小花上噴水(無現象)。
結論:水不能使石蕊試液變色。
實驗:5.將噴水後紫色石蕊試液染成的乾燥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變紅)。
結論: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產生酸性的物質,該物質是碳酸
二氧化碳+水→碳酸
實驗:6.加熱實驗2所得的紅色液體
現象;溶液由紅色變成紫色。
結論:碳酸不穩定,易分解。碳酸二氧化碳+水
講解:人們利用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且能與水反應生成這一特性製成飲料,供人飲用,說明二氧化碳無毒。
提問:既然二氧化碳無毒,為什么會有人昏迷?
三、二氧化碳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閱讀:二氧化碳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提出問題:你能設計實驗檢驗人能否安全地進入久為開啟的菜窖?(燈火試驗)
播放影片:死狗洞
學生:談談觀後的感想
小結:1.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密度大於空氣。
2.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深井、深洞,一定要檢測其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燈火試驗)。
【板書設計】
第二節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1、色、態、氣味。2、溶解性。3、三態變化。
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現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二氧化碳+氫氧化鈣 → 碳酸鈣+水。此反應用於檢驗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現象:石蕊試液由紫色變成紅色,加熱後試液又由紅色變成紫色。
結論:二氧化碳+水→碳酸 碳酸→二氧化碳+水
三、二氧化碳與人體健康。“ 二氧化碳無毒” “燈火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