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主義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論文
1解構主義概念
解構主義是由“結構主義”衍生出來,由物件內部結構的改變得以解構。曾有一位西方藝術家以自己的藝術行為來解釋,他先是用中提琴演奏了一段古典音樂後,再將手中的提琴狠摔地上,用腳猛踩踏,然後又快速將已經慘碎的提琴碎片拼貼出一幅抽象畫,使得原來完整的中提琴不復存在,而殘缺的碎片拼貼出另外一種藝術形式。解構主義是對現代主義正統原則和標準批判地加以繼承,運用現代主義的語彙,以顛倒、重構等方式,從邏輯上否定傳統的基本設計原則,而產生新的概念。用分解的觀念,強調打碎、疊加、重組,重視個體、部件本身,反對總體統一而創造出支離破碎和無規則的不確定感。解構主義理論出場後,在西方文化界引起了一陣解構熱,影響到文學、藝術、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以至神學等領域,從解構主義哲學下進行新的探究。它作為一種設計風格應用於藝術範圍內的探索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
2解構主義與當代服裝
2.1解構主義服裝概念
解構主義可以說是後現代時裝審美和設計手法的重要表現,在時裝設計中解構是對服裝傳統的顛覆,是不斷打破舊解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創作的感覺比創作和諧更重要,新的服裝從合成過程到觀賞過程,其意義處在一個不斷流變的過程中。因此,其結構和含義都難以把握,設計師的作品不僅僅因為自身的理念所轉移,還在於觀眾在欣賞作品過程中的參與,透過欣賞者對作品的欣賞角度出發去理解新產生的解構思緒。當我們看到解構主義服裝的時候,我們的視覺會有壓力,這種壓力來源於非傳統手段以及反常規的所謂優雅之類,而是有點搖滾的感覺、波普的刺激以及朋克文化的感官影響。這些作品激發出人類潛伏的另外一種情感和美感,一種類似破壞後的快感。解構主義的分離特徵和破碎感不是隨心所欲而為之的,是一種精心處理的最後表現。
2.2以設計師代表作為例解析解構設計在服裝中的具體表現
時裝中的解構主義重視對服裝本身結構的研究,其設計理論是對服裝原有的造型、款式等進行大膽改造,把服裝原有的結構(肩、領、胸、腰等部位)分解拆散,然後重新組合,形成一種新的結構。解構主義服裝往往是不對稱結構,外觀帶有未完成的感覺,似乎構思憑藉著偶然性去定義。由於突破了傳統的`設計思維模式,用此理念進行設計往往能取得非常規的服裝外形和衣片結構,大致分為以下三種不同型別的解構方式:
(1)在服裝結構中的解構。服裝的整體結構是由服裝的內部結構和外部輪廓構成的。服裝的內部造型設計主要包括結構線、領型、袖型和零部件的設計。外型輪廓能給人們深刻的印象,在服裝整體設計中對服裝款式的變化起決定性作用。設計師主要透過服裝的各個組成部分來看服裝,將傳統的服裝款式構成結構重新分解,組合成新的服裝結構,形成與以往不一樣。在20世紀70年代初中西方文化密切交融的時代背景下,許多該時期表現傑出的日本服裝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展現在國際時裝界,他們以獨特的東方模式解構了當事巴黎時尚界的流行風貌。例如,高田賢三、三宅一生、川久保玲,還有山本耀司、森英惠等。其中設計作品眾受好評的三宅一生,因其人體與服裝新空間的創造被認為是服飾設計界解構主義服裝設計師的開創者。他擅長結合東西方服裝精神,創造服裝新空間的探究,他在提及自己對服裝結構的結構作品時曾說過,“在某些方面採取歐化的做法,同時又創造了身體與服裝之間的新空間。”他從東方服飾文化與哲學中探尋全新的服裝裝飾與形式之美,採用東方的平面構成、直線剪裁,將傳統的披掛、纏繞用到現代服裝版型設計中。他的設計重視面料的創新,開創了面料與身體相分離的寬鬆、舒適的服裝風格,這有別於先前西方反覆強調的人體線條與追求感官刺激的傳統服裝設計。在三宅一生2011秋冬女裝系列的設計中,當時品牌總監藤原大的告別品牌之作在表現了立體感廓型、幾何形狀與服裝裡的精緻褶皺等三宅品牌女裝固有的特色以外,增加了藤原大的創新構思,強調了新鮮的服裝內部線條解構元素,以重組的設計手法表現當下女性柔美感。美國華裔設計師亞歷山大王的設計作品靈感常常來源於建築設計領域,他認為這兩者一直以來都是互通的,80年代後期解構主義後現代建築元素就是他攝取到自己品牌設計的構思來源。在他的2013春夏女裝設計中,以解構主義為設計重點表達,將服裝不同裁片之間以透明魚線相連,每個部位宛如懸浮狀態,他著重在服飾裁片分割上,將建築物外材料分割轉移到服裝中,重新劃分組合成新的姿態,利用色彩或材質來重組新搭配。
(2)在服裝圖形上的解構。解構主義設計的服裝作品中,解構的已經不僅僅是某種具象的圖案了,更多的是把雜誌、錄影帶、DVD、VCD、電影、電視等各種載體影象重新剪輯與拼貼後,直接用於服裝當中。不相干的影象之間的組合,加上不相干的樣式,會造成歷史的混淆、時間感的缺失,這些影象的表達意義由欣賞者自己重新組合。在圖形的解構過程中,設計師大量採用各地區、各民族、各歷史時期、各流派的手法風格,將自己置於過去和未來、激進和傳統、中心和邊緣、理性和非理性等模稜兩可之間,以現實創作表現解構主義的包容性,而並不需要一個具體統一的圖形主導。亞歷山大麥克奎恩就是擅長在服裝圖案中運用解構主義設計手法的英國傑出設計師。他在其品牌2004秋冬釋出會上釋出了一組具有異國情調的作品,將來源於東方的靈感,透過中國傳統的織錦面料,將不同的圖案分解後重新組合在一起,強調圖形的裝飾含義。麥克奎恩對圖形的解構改變了傳統的審美,在傳統與前衛間找到了平衡,創新了服裝面料裡圖形、圖案設計的解構主義手法運用,在視覺效果裡找到平衡感。前衛設計大師加里亞諾,自然是不會缺席解構主義。在後現代主義的背景下,他的設計作品反映著解構主義風格。鬼才設計師約翰加利亞諾也是解構主義設計風格傑出代表人物,在他的2005年秋冬巴黎時裝週作品中,明顯可以看到巴洛克、洛可可時期服裝結構輪廓的影子,巧妙地在細節處理中加入新鮮元素,異國情調的布紋和搖搖欲墜的誇張高聳頭飾碰撞搭配,盤飾在假髮髻上的領巾繁花似錦,且綴以狐毛尾巴和銀飾,然後佩搭著黑白條紋、鮮麗民族圖樣,並且將如捏揉過的舊報紙造型的雪紡衣料剪裁編織,垂吊著空的鋁製可樂罐與礦泉水瓶等舊物,以細節組合強調解構主義風格。透過服裝面料設計與搭配的解構組合,合理利用環保與懷舊材料,將不可能進行可能的技法實現,傳達自我的品牌設計理念。
(3)在服裝材料運用中的解構。材料作為重要的載體之一,不僅是服裝造型的物質基礎,也是造型的藝術表現形式。解構設計師在進行創作時,對錶現材料沒有任何禁忌。他們使用任何可能與不可能的材料來進行布料創作,從植物葉片纖維到人造纖維,從粗糙的麻料到精密細膩的絲織物,甚至出現了採用人工合成材料、塑膠材質、金屬、光碟電線、木板等來製作服裝。設計師運用不同材質面料的多樣性,完成服裝面貌的非理性表現,在面料二次再造中加入解構主義的新思維,推動新材料面料的呈現。英國設計師查拉揚作為一位異製材的永恆提倡者,在他的設計作品中新型特殊材料以解構的方式變化著。在他對非常規材料的運用中,合理採用解構主義中的切割、組合等方式表達設計風格,使他的作品往往充滿解構主義的實驗和創新色彩。他2006年在巴黎舉行的2007春夏女裝成衣作品中,由LED(發光二極體)技術製作而成的夢幻衣衫,帶有春天夢幻氣息的設計元素,融入服裝新型材料的解構,向大眾展現了前所未來有的感官突破體驗;在“101”系列女裝中,查拉揚同樣將新型材料機械裝置安置進了服裝面料中,以5套裙子組合的系列,分別是五個年代不同女裝風格的代表,透過自動機械帶來具有高科技含量和未來感的時裝,運用的是複雜巧妙的微電路板以及物理作用下產生的磁場效應,控制模特身上的服裝,使得服裝不翼而飛,以材料的創新表達解構風格化,傳達了自己對解構主義理解後的設計快感。來自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六人組中的設計師馬丁馬吉拉,也是在服裝中崇尚解構風格的設計師的典範,出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他,親身經歷了後現代主義思潮由產生到發展壯大的過程,受了這種異形、異類、區別於傳統設計思潮的影響,他的設計明顯帶有解構主義特徵,重新界定了服裝的概念。在該品牌2010秋冬高階定製系列中,他以廢舊材料再利用為靈感,將皮革與皮草的這類較硬質的面料進行重組,將硬性面料在重組中表現批判時代的媒介,在處理過程中顯示出來的解構主義,成了與以往高定有別的熱門設計方法。在日本品牌川久保玲的2014春夏作品中,這場被大眾評價為解構裝置藝術展的時裝秀,川久保玲用萬物皆有的黑白兩面來表達對猶如太極的世界的新理解,也就是陰陽的相結合。品牌成衣善於用幾何精簡概括的語言來表述設計靈感,將每款設計的具體細節分解成內、外、真、假部分,再依次進行組合。利用區域性細節的設計進行整合。例如,外面搭配看似腳手架,裡面卻是禮服裙設計,整體看著像吊燈裝置,其實是件廓形感強的裙裝。利用不同材質組合成不同款式的服裝廓形,再進行成體搭配,形成不同的視覺感產品。
3結語
當我們第一眼看見解構主義的時裝時,我們的視覺會有些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時裝的非傳統手段以及反常規的所謂優雅之類,而是有點搖滾的震撼、波普的刺激以及朋克文化的感觀影響。這類作品激發著人類的潛伏的另一種情感和美感,一種累死破壞後的快感。解構主義的分離特徵和破碎感不是隨心所欲而為之的,是一種精心處理的最後表現。從30年前的先鋒地位發展到今日,解構主義時裝已經不再艱深晦澀,但是設計中摻雜的偶然機遇、荒誕組合、隨意堆砌等各種顛覆性的手段依然令其保留了傳統時裝無法擁有的強烈的藝術氣質。怎麼樣將解構主義的理念融入與時代變遷的風格服裝設計中,成了設計師不斷考究與創造的靈感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