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藝術教學設計案例
《石雕藝術》教學設計
學科:美術
年級:五年級
課型:欣賞·評述
教學內容:美術(河北美術出版社)第十冊第十六課《石雕藝術》
教材分析:
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美術》教材第十冊第十六課《石雕藝術》,屬於欣賞·評述的領域。本課涉及了中外經典的石雕藝術作品,作品題材各異,風格鮮明,可以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石雕藝術品的魅力。
學生分析:
面對五年級的學生,要讓他們保持對美術的持續關注,以遊戲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偏重於利用教學內容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要注重美術專業知識與專業技法的傳達,不斷用新鮮的美術知識來刺激學生的興趣點,並且要堅持在一定專業美術知識的指導下來進行美術創作,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情緒和感受,形成從量變到質變的昇華。
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以自主探究為主,同伴互助為輔的學習形式,目的是便於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時得到同伴的支援,形成和諧友好的學習氛圍。
設計思路:
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感悟活動為主,在探究和感悟活動中不斷生成問題並解決問題。主要的教學環節:課前談話——破題匯入——自主探究——交流質疑——直觀感受——總結延伸。
本課學習活動從學生暢談對“石雕藝術”主觀的感受入手,使學生感受到藝術直觀傳達的魅力,並且在學生大膽探究的基礎上,引發學生對石雕藝術品的感受交流質疑,在教師適度的引領下深入的理解作品,並最終透過雕刻肥皂親身感受雕刻技藝的魅力所在。
本課透過引領學生展開舉一反三式的自主探究,大膽地體驗感受石雕藝術的獨特魅力;在親身體驗雕刻之後,再進一步理性的收集資料,瞭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主觀感受作品資訊,透過交流和體驗使感受得到昇華,從而初步瞭解中外石雕藝術。
過程與方法:透過自主探究、同伴互助和親身體驗,發展學生對石雕藝術的審美能力和表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對石雕藝術品進行欣賞和表述的樂趣,煥發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解讀藝術品的熱情,從而保持對藝術創作和欣賞活動的持續關注。
教學準備: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與學生交流並佈置材料收集準備工作。
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破題匯入——自主探究——交流質疑——直觀感受——總結延伸。
一、課前談話
美術是一門無所謂對錯的學科,關鍵是我們用心去感受,坦誠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不怕爭論,因為思想碰撞的火花會給我們新的起點,使我們的認識更加深入。
(透過課前交流盡量減輕學生在藝術品面前產生的敬畏感,有助於學生敞開心扉,自由的感受藝術作品本身所傳達的資訊,並能進一步探究其深邃、隱含的資訊。)
二、破題匯入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前人為我們留下了無數藝術珍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石雕藝術”,感受它那獨特的魅力。出示課題:石雕藝術。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適當板書。
(從字面上分析“石雕藝術”的.一些基本資訊,增強學生直觀感受和自主探究的信心。)
三、自主探究
僅僅四個字,用心去感受就可以有這麼多的發現。就讓我們一起到書中去,進一步的感受石雕藝術的魅力吧!
多媒體教學課件出示:欣賞書上37頁-40頁的石雕藝術作品,把自己的發現和疑問記錄在“學習表”上。五分鐘後交換意見。
《石雕藝術》自主探究學習表
姓名 | 性別 | 年齡 | ||||
我的發現 | 我的疑問 | |||||
我的收穫 | ||||||
(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適量適度的指導非常重要,還可以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進度,在合適的時機安排“同伴互助”,增加學習的資訊量。“學習表”的使用,可以使學生更加簡便的記錄自主學習的內容。)
四、交流質疑
學生表述自己的發現,提出自己的疑問。同伴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流,教師進行必要的點評和引導。透過交流,大家對石雕藝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感性認識。如果想要進一步深入瞭解,還需要大家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收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料。
(透過交流發現和提出質疑,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取知識,從而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教師適時適量的點評或引領是整個交流過程更加有序,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
五、直觀感受
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雕刻這種方法。由於石雕操作起來有很強的技術性,我們將用一種比較容易操作的材料來代替。
多媒體教學課件出示:石雕的基本過程,簡單介紹一下。
出示雕刻工具:石刻刀、木刻刀、泥塑刀,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創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感受一下。
(進一步親身體驗雕刻藝術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在雕刻香皂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發現和疑問,有助於學生的深入學習。)
六、總結延伸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感受了石雕藝術獨特的魅力,從材質、工具、造型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家也親自動手體驗了雕刻這種方法。課下我們可以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收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料,下節課我們再繼續進行交流,深入探討關於石雕藝術的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