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1 資訊科技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支援
1.1 資訊科技為自主學習提供了多樣的認知工具
資訊科技可提供Web瀏覽器、BBS論壇、電子郵件、辦公軟體、專業模擬軟體等網路和多媒體應用為自主學習者提供開放性和探究性的多樣認知工具。學生藉助這些認知工具,透過深層次的資訊處理認知學習任務,可以把抽象的定理、定義、概念的學習用技術手段轉換成可聽、可看的學習形式,更好地自主完成認知活動,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此外,自主學習者還可主動地藉助資訊工具去發現和收集資訊,對資訊進行分析與評價,形成批判性思維,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獲得更好的自主學習效果。
1.2 資訊科技為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在資訊科技環境下,學習資源的載體已不再侷限於以教科書為代表的紙質印刷品,學習者可以直接藉助於網路和計算機等資訊工具,從文字、圖形、影片、音訊等各種形態的數字化學習資源中獲取知識。這些圖文音像並茂的多種形式資訊資源可使自主學習者對知識的認識建立在多層次、多角度之上,從而推進自主學習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基於資訊科技的學習資源還可為學習者提供符合人類聯想思維與聯想記憶特點的、按超文字結構組織的大規模知識庫與資訊庫,因而易於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併為學習者實現探索式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從而有可能使學習者真正達到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實現自己獲取知識、自我更新甚至創造新知識的理想目標。
1.3 資訊科技為自主學習提供了開放的互動平臺
自主學習強調獨立性,但學習者並不是完全孤立的自己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透過與他人的交流與協作並藉助於他人的指導來實現獨立性的學習。資訊科技可利用網路技術轉變傳統的封閉學習環境,將學習資源、教師、學生拓展到一個更為開放的網路環境中,藉助於即時通訊工具、E-mail、BBS等方式實現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的資訊傳遞與交流,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為自主學習者提供了一個開放、靈活和便於互動的學習的平臺。資訊科技一方面使自主學習過程中所必需的交流與互動變得更為便捷,有助於學習者知識體系的建構,另一方面網路技術平臺提供的互動性解決了傳統意義下自主學習者的心理孤獨,為自主學習者營造了良好的交流、討論與協作的氛圍,對學習者的情感和態度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 資訊科技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設計的原則
2.1 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建構只起到了促進和幫助作用,學生透過自主學習主動獲取新知識,並對知識進行分析和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情境。同時,還應充分藉助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利用圖、文、聲、像等多種教學手段和資源,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網路互動式學習等各種教學策略和方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透過利用資訊工具自主蒐集學習資料,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自主地完成認知活動。
2.2 注重教師的主導性
目前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較低,自主學習的依賴性較強,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情況半獨立地開展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更需重視教師自身對於學生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結合高職學生的能力和特點,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組織、監督、引導和幫助。教師可透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透過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透過對學生學習效果上給予積極的反饋、評價和鼓勵,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此外,虛擬的網路學習世界資訊紛雜,學生在對資訊搜尋和獲取的過程中較易迷失,亦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資訊的真偽、良莠進行鑑別、判斷和選擇,來實現對資訊有目的地利用、積累和轉化。
2.3 強調學習過程的互動性與合作性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並不是完全孤立的自己獨自完成學習任務,當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或困難時,也需要尋求老師的指導或同學的協助,透過與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共同實現整體的學習目的。因此在資訊科技環境下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所提供的互動平臺,藉助BBS、E-mail、QQ、BLOG、網路課程平臺等資訊工具,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協作。教師可透過網路平臺主動發起話題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性小組學習,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並發表自己的見解,在互動與合作學習過程中建構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合作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2.4 重視課堂教學與虛擬教學的互補性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資訊科技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打造了一個便利的學習的平臺和虛擬的教學環境,但其作為促進學生有效開展自主學習的工具和手段,在學校的常規教學活動中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仍然需要組織正常的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時,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面對面互動的特點和網路平臺虛擬互動的特點,結合高職學生的現有學習能力,有針對性的選取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策略。教師一方面可利用課堂教學講授一些晦澀、抽象的概念,組織實驗教學並進行面對面地指導,另一方面可設計一些開放性和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利用資訊科技的網路平臺開展課後的虛擬教學,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促進師生間與生生間課下的交流與溝通。透過課堂教學與虛擬教學的有機結合,實現課堂教學與虛擬教學的優勢互補,既可以克服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互動時間有限、互動面較窄與互動深度不足等弊端,又可以克服網路虛擬教學中的情感缺失問題,拓展師生之間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時間和空間,進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3 資訊科技環境下培養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實踐
資訊科技環境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結合課堂的講授與指導,藉助多媒體技術與網路技術來實現自主學習環境的搭建與自主學習過程的設計,為學生架設起學習活動與知識建構的橋樑,使自主性學習與課堂教學在開放中走向融合。本文以高職電子資訊專業課程為例,選取廣州地區一所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的171名電子資訊專業的大二學生作為研究物件,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進行教學設計,藉助多媒體、模擬軟體和網路等資訊工具開展教學實踐,探索如何在資訊科技環境下培養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1 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分析
透過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圍繞著自主學習能力所涵蓋的明確學習目的、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監控策略使用、評估學習過程等五個維度對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調查,並使用SPSS21.0軟體對問卷結果進行了定量分析,如表1所示。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平均分為2.913,處於中等偏下水平,自主學習能力水平較弱。自主學習的五個維度的統計結果平均值介於2.5-3.6之間,其中明確學習目的這方面的得分較高,說明大多數高職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並可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學習目的和需要;而在制訂學習計劃和選擇學習策略方面得分處於中等和中下水平,主要表現為大部分學生雖有制定學習計劃的意願,但能夠主動制定學習計劃的學生並不多,學習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高職學生基本上都能夠認識到學習策略對學習效果的作用,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策略缺乏科學性,過多的依賴於已有的學習策略與習慣,尚無法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策略。在監控策略使用與評估學習過程這兩方面的高職學生得分普遍較低,主要表現為學生很少有計劃地階段性評估和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以及對學習行為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表明其自我監控和自我評估能力還有待提高。
3.2 培養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實踐
1)選擇自主學習內容,開展多樣化的自主學習活動由於並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首先需要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對知識點進行分類,結合學生的特點,從中選取適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教學內容,再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不同的自主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使用相關的資訊工具開展多樣化的自主學習活動。具體而言,以“資料通訊”課程為例,對於基本概念、網路效能指標、容量計算公式等陳述性知識,本研究在課堂講授之餘,透過網路課程平臺為學生提供課下進行自主學習的影片、動畫、文字資料、線上測試等學習資源,並鼓勵學生自己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資料的查詢、收集和線上討論與共享,不僅增加了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針對協議原理、網路裝置工作原理等程式性知識,需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設計相關的學習任務,利用CiscoPacketTracer模擬軟體虛擬構建現實網路環境,引導學生在利用資訊工具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發現、探討和解決問題,體驗並反思學習行動的過程,最終獲得課程所需的知識和能力;對於拓展性知識的學習,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網際網路應用、網路發展趨勢等熱點與前沿問題進行探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透過網際網路進行資料的收集、分析與整理,再製作PPT檔案進行講解,使學生透過交流與協作的方式在自主探究中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
2)設計自主學習資源,搭建多元化的自主學習環境資訊科技不僅可以提供電子化的課程資源庫、各種專業網站等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可影象、影片、動畫等直觀可視的多媒體視聽資源,還可透過BBS、即時通訊軟體、電子郵箱等資訊工具為自主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互動平臺。教師應充分利用資訊科技設計自主學習資源,一方面要結合教學內容考慮應利用哪些資訊資源,如何組織和呈現資訊資源,另一方面還要指導學生對各種資訊資源進行獲取、分析和利用。例如本研究在電子資訊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針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原理知識利用相關的動畫與影片等資訊資源進行講授,如“行動通訊”課程中在對GSM網路呼叫流程進行講解時,教師結合NOKIA公司製作的動畫影片進行講授,在“資料通訊”課程中講述路由協議原理時,教師自己利用PowerPoint軟體製作相關動畫進行演示,藉助資訊資源不僅使學生對於原本抽象模糊的原理有了直觀、感性的`認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課後的自主學習。教師還要藉助網路技術所提供的多樣化學習資源和工具來豐富和延伸封閉與單一的傳統課堂教學,為學生搭建多元化的自主學習環境,以拓展學生課下開展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本研究充分利用網路技術搭建了多門課程的網路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課程標準、電子教案與課件、參考資料、音影片學習資源、學習網站連結等學習資源,釋出了課程學習指南、教學計劃、學習進度計劃等檔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導,為學生制定自主學習計劃提供了參考的標準和依據,有效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此外,還利用網路課程平臺設計了網上作業、線上測試、線上討論和網上答疑等一系列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環節,透過互動的方式來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活動過程的監督與管理。
3)選取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自主學習者個體之間是一種有機的關係,學習者不僅要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還需要與其它學習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共同完成整體的學習目標。因此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學習方式的選取上並不能將自主學習方式和合作學習方式相割裂,應將集體的合作學習融入到個體的自主學習之中,實現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有機結合。本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左右,教師以組為單位佈置相應的實驗性或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透過小組內的討論、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並對成果進行呈現和展示。例如,“行動通訊”課程教學中,教師選取諸如“結合自己的使用,談談對於行動通訊的認識”“、3G業務應用”等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開展分析、討論和分工,每個學生再根據自己的分工有所側重的開展學習活動,有的學生利用網路蒐集資料,有的學生負責文字整理和錄入,有的同學負責排版設計,最終小組全體同學共同對內容進行協商與討論,形成共同的觀點,再使用PowerPoint對成果進行製作和呈現,每個小組分別派出代表進行講解,教師和學生共同對成果進行評價。在以上學習過程中,一方面每個學生個體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點,獨立完成了各自的自主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又透過小組內的集體合作實現了對問題的分析、解決、呈現和講解,共同達到了集體的學習目標,在合作中也同時完成了個體的知識建構。
4)實現多維度的評價方式,構建全面的評價體系資訊科技支援下的自主學習除沿用以往傳統評價中常用的測驗、調查、觀察等評價方法外,還發展了一些新的評價方法,如電子學檔、範例評價、量規評價、契約評價等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資訊科技環境下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應充分利用資訊科技建立互動、直觀和全面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客觀、準確地評價,另一方面可採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多維度評價方式,讓學生直接參與評價學習效果,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進而實現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控和調整。本研究在評價過程中以“兩個結合”為原則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
(1)結果與過程結合,既重視結果的正確性,又重視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目的的考核,特別重視過程性考核;
(2)專業成績與能力測評結合,既注重理論知識點的測試評價,也注重個人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評價。例如,在電子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本研究透過網路課程平臺佈置專題作業後,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將作業以論文或PPT的形式在網路課程平臺上進行展示和交流,由學生線上對各組作業進行評價和打分,再結合教師的評價形成最終的考核成績。本研究還透過線上測試的方式,利用網路課程系統在測試完成後實時生成學生的考核成績,同時將測試題目的標準答案進行呈現,幫助學生直觀的做出自我評價和反思。
4 教學實踐效果與問題
在經過兩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後,本研究在171名學生中隨機選取了30人進行了一對一訪談。透過對訪談結果的定性分析發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所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對於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資訊科技開展教學活動都比較支援和認可,有效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所增強,課後可自發的利用網路課程平臺、網際網路等資訊工具開展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學生可以主動地根據學習內容制定相應學習計劃,並有意識地進行學習策略的選擇,基本上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學習過程的階段性反思和評估,並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
在資訊環境下自主學習的教學實施過程中,亦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在教學的初始階段,學生對於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可能會有所牴觸,一方面主觀上認為過多了佔用其課後時間,另一方面客觀上存在由於未完全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而造成學習效率不高等問題,學生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教師應加強引導和指導,不可急於求成;良好的資訊素養已成為高職學生在資訊時代有效開展自主學習的前提和條件,因此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還需注重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資訊能力、資訊意識、資訊知識與資訊道德;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向學生灌輸自主學習的相關內容,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概念、特點和所涵蓋的維度,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主動地對照自主學習的要求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進而取得良好的培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