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整合對策論文
一、進行課程整合的必要性
1.課程整合是技工教育發展的需要
技工教育具有明確的導向性,即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它強調以能力為本位,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現有大部分機械設計基礎教材過於強調學科體系的完整性,注重學生設計、計算能力的培養,不符合當前技工院校學生整體素質偏低的基本學情;同時與工程力學的銜接不夠好,一般院校兩課獨立設課,分開教學,不能很好地實現知識的融合,需要教師不斷重複講解,擠佔了大量的課時。同時因為內容枯燥複雜,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佳。所以,將此等專業基礎課進行合理的整合,是技工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2.課程整合是行業發展的需要
隨著現代工業的不斷髮展,機械設計中模組化趨勢日益顯現,標準件應用愈加廣泛,使得技工院校機械設計基礎的教學重點由設計向合理選用轉變。同時,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不斷髮展,進一步提升了機械設計專案的效率和質量,廣泛為企業(行業)所採納。為此,技工院校機械設計基礎應適時進行課程整合,推陳出新,減少教育的滯後性,以期培育成果能被企業所接納。
二、課程整合中的關鍵問題及對策
1.整合課程內容,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整合”不是簡單的合併,而是透過某些方式彼此銜接,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形成一個有價值有效率的整理。可見要求整合後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內容上更符合技工院校的整體學情,更貼近現代生產實際。具體做法有如下幾方面。其一,選取內容上推陳出新,去除傳統教材中現實生活中已淘汰的或不適用的內容,增加新技術、新方法。如去除傳統老舊過時的機械分析與設計內容,增加計算機輔助設計和運動分析。其二,針對技工院校學生自身學習特點,壓縮傳統和敘述性內容,減少理論性較強內容的公式推導、理論計算,突出應用性和實用性,不過分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如弱化材料力學中強度、剛度等的計算,將一些專業理論知識有機地融入到實驗、實踐環節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學生減負。其三,內容整合,將機械設計基礎與工程力學課程中的知識點揉為一個整體,進行集中串講,如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軸的強度計算等內容,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其四,突出專業特色,目前大多數院校機電專業、機制專業、模具專業甚至是汽車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授課內容均一致,與專業形成“兩層皮”割裂的狀態,導致學生誤以為這些課程無用,學習興趣不濃。為此,此次整合應根據不同專業,選取不同的工程例項,組織相應的教學內容,做到學以致用。例如,針對汽車專業的學生,教師應選用汽車元件、零件作為例項講解;針對維修專業的學生,選用各種機床部件、零件作為例項,並以這些工程機械作為分析物件,講述工作原理,分析機構特點、進行設計等。授課內容為學生所熟悉,又關乎專業,容易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2.整合教學方法和手段,注重工程意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傳統教學中,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不外乎老師講、學生聽,學生進行“滿堂灌”的被動式學習。學生除了熟記公式、原理,卷面上獲得一個高分外別無所獲。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校拿高分的學生到企業進行獨立設計與開發時無從下手,不能很好地實現理實轉化。因此,整合課程內容的同時還必須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整合改革。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通常結合典型案例講解知識點,學生透過例題了解某個知識點,但無法獲知其在整個系統中的作用、與其他知識的連結等,以至於無法運用。由此我們將傳統的“知識傳授型”教學模式向“能力培養型”轉化。透過學生自身動手探究、驗證、獲得知識和技能,強調以學為主,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技能。在具體實施中,以模組、專案教學的方式展開教學。例如將典型的平面機構作為一個模組來展開教學,可以選取牛頭刨床作為例項,學生透過自己動手拆裝,瞭解牛頭刨的基本結構、各機構各自的特點及相互的傳動關係,掌握帶傳動、齒輪傳動、曲柄導杆機構等常用平面機構的工作原理,對機構的應用形成感性認識,再由教師講授其中涉及的平面機構常見的理論知識,學生透過測繪、組裝、試執行,使得理論知識得以昇華,最終起到指導實踐的作用。在這裡課堂不再是常規的教室,而是設在了車間;學生也不再是規規矩矩地坐著聽,而是以動手探究、小組討論、總結的方式獲得知識;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到組織、管理、協調和監督的作用,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於主體地位,提升了其主人翁意識,使其增進了對專業的理解,培養了他們的工程實踐意識。在教學手段中,光憑粉筆、掛圖、模型等傳統教具進行演示的方法已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要。以多媒體網路技術為主體的電化教學可以使抽象問題變得直觀,複雜問題變得簡單,動態問題變得可視,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教學效果。例如兩齒輪的齧合原理透過動畫模擬,直觀地將齧合過程展示給學生,使其輕鬆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當前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發展也為該課程教學提供極大的便利,原先需要複雜計算、推導的內容,只要透過相應軟體對某種機構進行設計計算,便可輕鬆獲知,如齒輪傳動中的受力分析、機構間的相互干涉等。
三、課程整合中的相關問題
1.實踐環節的配套改革
本課程中的實踐教學除配合理論教學外,主要是培養學生觀察、測量、分析能力及對專業(職業)的忠誠度。因此在設立實踐專案時一方面需要考慮學校自身的硬體配套,另一方面需要緊密聯絡市場,淘汰老舊過時、引進新技術、新發明,定期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尤其是在配套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應結合技工院校學生自身學習特點,減少計算的難度和數量,突出應用軟體輔助設計,重點放在結構設計方面。
2.任課教師的素質培養
相比傳統教學,改革後的教學對於教師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師自身具備工程實踐意識,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去指導學生,另一方面要求教師知識更加系統化、全面性,具備熟練運用新技術的能力,如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的應用、全媒體的製作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