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學習蔣國珍先進事蹟有感無私的奉獻

學習蔣國珍先進事蹟有感無私的奉獻

“一個人不光是活著的時候要幸福,死的時候還要幸福。我們的生命不是靠肉體生命,而是靠精神生命。我死了以後,如果我的精神還存在在的話,那是非常幸福的。”

——蔣國珍語

聽到這樣的話,心想,這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什麼精神讓他幸福,甚至死後如果精神還存在的話,都會覺得非常幸福?答案是——蔣國珍和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習蔣國珍老師的先進事蹟,上網查閱有關蔣國珍老師的文章、影片等,讓我走進了一位心懷國家、心懷孩子,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的,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老教師。

江西電視臺都市現場欄目曾採訪報道過蔣國珍老師,這樣評價蔣國珍老師:“蔣國珍,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本可以豐衣足食,但是他卻偏偏要散盡家財,與其說他是在用自己的愛心幫助一個又一個孩子,還不如說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動溫暖著我們整個社會,他的行動也在豐富著我們人生的意義。”蔣國珍老師是我市渝水區羅坊鎮一名小學離休教師。近30年來,他資助、獎勵學生達2萬人,累計金額20餘萬元,超過他離休工資的總和。他個人生活卻過得異常節儉,甚至連開荒種地所得的收入,也被其“挪用”於資助學生。

是什麼信念支援著他做出這樣在旁人看來類似“傻瓜”才會做的事呢?是一名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是一名教師對孩子傾注的無私的愛。

蔣國珍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沒有能力帶領群眾搞經濟致富,惟有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捐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農村困難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學知識,長大後有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共產黨員,心中裝滿了黨的事業,裝滿了人民群眾,惟獨沒有自己。多麼崇高的境界,多麼偉大的人格,從蔣國珍的言行中,我們讀懂了一名農村共產黨員樸素感人的情懷。

蔣國珍說:“人很快就衰老、死亡,我們的精神是很長的,把心靈寄託在學生身上,就會過得更快樂,壽命更長。”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教師,心中裝滿了教育事業,裝滿了與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惟獨沒有自己。多麼崇高的境界,多麼樸實的人格,從蔣國珍的言行中,我們讀懂了一名農村教師無私奉獻的情懷。

我們學習蔣國珍老師,無需像蔣國珍老師那樣“自虐”自己,但我們可以學習蔣國珍老師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像蔣國珍老師那樣,將我們的熱情奉獻給教育事業,將我們的愛奉獻給孩子們。

教育工作是一個週期性較長的實踐過程,人們極難在短時間內見到教育勞動的成果。這就要求我們心中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教育理念,心繫學生,做到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善於從本職崗位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畢生獻給教育事業,獻給學生。就像一粒種子,要經過播種、澆灌、收割……才能變成碗中香噴噴的米飯。教育學生也是一樣,如果只是播下了目標,不再繼續澆水,不去收割,那麼永遠都不會有收穫。

蔣國珍,其實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教師,但是,他卻做了值得大家稱頌的事,從這些樸實而又崇高的事中,讓我們感受到什麼才叫真,什麼才叫無私,什麼才是奉獻。最後,用網友“心平”的話結束此文:

“蔣國珍的境界,不是人人可達,也無需眾人皆達,但作為一個參照系,一盞明燈,卻很有必要。當我們迷失方向時,抬頭看看蔣國珍,於我們的人生,於我們的心靈,於我們的社會,於我們的國家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