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口語課堂學生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探析教育論文

多媒體口語課堂學生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探析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 情感焦慮 外語課堂焦慮

論文摘要: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了外語口語教學的手段,然而其也從一定程度上覆雜化了習得者焦慮的成因。教師應儘量消除引起課堂口語焦慮感的根源,並採取適當應對策略,逐步緩解焦慮情緒。

近年來,隨著外語教學課堂的中心從教師向學習者的逐步轉變,在外語教學領域,人們開始認識到外語學習的主體是學習者,因此越來越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一ten-teredness)”的教學方法。受此影響,在外語教學研究領域,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學習者。學習者自身因素(性格、年齡、動機、自主性、學習策略等等)與外語學習效果之間關係的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作為影響學習者學習效果因素之一的情感焦慮,國內外許多外語教學專家都對其進行了深人研究。儘管在某些問題上還存在分歧,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外語課堂焦慮對外語學習有負面影響。那麼,究竟什麼是外語課堂焦慮?具體到英語口語課堂,焦慮的成因是什麼?口語教師應該採取什麼策略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焦慮程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呢?

一、外語課堂焦慮

焦慮(anxiety)是變態情緒之一,又稱心理異常。研究人員一般認為焦慮是指個體由於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或者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使得其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或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緊張不安、帶有恐懼感的情緒狀態。焦慮感按其形成原因可分為性格焦慮(traitanxiety)和環境型焦慮(environmentalanxiety)oHorwitz認為:夕l、語學習焦慮是一種特定情景焦慮,即外語課堂焦慮(foreignlanguageanxie-ty),而不是性格焦慮或狀態焦慮。他們給外語課堂焦慮的定義是:與課堂語言學習有關的,在該門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顯著的自我知覺、信念和情感情結,焦慮程度越高,使用目的語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亦然。Horwitz等還針對外語課堂焦慮設計了“外語課堂焦慮量表”(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Scale,即FLCAS)oElli。提出:外語課堂焦慮分為促進型焦慮(facilitatinganxiety)和衰弱型焦慮(debili-tatinganxiety)兩種。促進型焦慮使學習者集中精力,因而對外語學習有益;衰弱型焦慮直接或間接妨礙外語學習過程,因而對外語學習有害。但一些外語教學專家卻不贊成這種觀點。Krashen和Rardin等認為,焦慮情緒不可能有助於外語學習;雖然一定程度的緊張可能對外語學習有利,但這種一定程度的緊張是“專注”(attention),而非“焦慮”(anxie-tY)。

二、多媒體英語口語課堂焦慮成因分析

順應社會經濟發展對英語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教育部於2006年頒發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學目標從原來的以“培養閱讀理解”為主轉變為“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新的教學要求促使很多高校實施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聽說能力的培養已被賦予較多重視。大學英語口語課堂的軟硬體設施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全新的多媒體教學裝置,配備了光碟、多媒體課件以及網路交流平臺的教材,譬如由外研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為口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提供了客觀保證。

然而,作為一名口語教學一線的教師,筆者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卻發現置身於多媒體教室的學習者在練習口語的過程中仍然積極性較低,不願開口說英語。透過與學生深人交流以及開展相關研究,筆者認為造成多媒體口語課堂焦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者自身的因素

作為新教學模式下課堂活動的中心與主體,學習者自身因素是外語課堂焦慮研究不可忽視的部分。那麼,學習者自身的哪些因素會導致焦慮的`出現呢?

首先,學習者的性格。不同於作為接受型技能的閱讀理解,也有別於同為產出型技能的寫作,口語表達對學習者的性格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無論是課堂上的發言還是日常的英語口語交際,其受眾以及交際物件的反映都是實時並且真實的。對於性格內向的學習者來說,在公眾場合用母語發言都可謂是煎熬,如果被要求用外語來回答問題或發表觀點,他們內心產生巨大焦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時,有很大一部分學習者在用外語表達的時候缺乏足夠的自信,他們總是認為班裡部分同學的英語發音及流利程度強於自己,如果自己開口講英語或回答問題出錯,會遭老師、同學的嘲笑。這些學生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的英語水平與其實際英語水平之間的差距,是誘發他們產生焦慮情緒的原因。

其次,學習者對多媒體的陌生。很多學生在踏人大學校門以前,對計算機和網路光碟等並不熟悉。在筆者的教學活動中,曾經親歷這樣一件事情,足以反映部分學習者對多媒體學習裝置的不熟悉。在新生人學的第一堂課上,筆者例行向學生講解光碟使用步驟,要求學生“pressanykeytocontin-ue",有學生問鄰座的同學“哪一個是anykey?”因為對多媒體裝置的陌生,很多學生一提到英語聽說課便心生緊張感。

(二)教師的性格以及教學手段等因素

學習者性格各異,教師的性格也存在多樣性,開朗溫和還是矜持嚴厲,這些都能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者對課程的感情。大學課程的安排使學生和老師的接觸機會較少,他們對老師普遍擁有一種距離感、陌生感;他們希望老師能夠糾正自己在口語發音、語法表達等方面的錯誤,但卻懼怕在課堂上發言,除了班上同學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外,老師挑剔的目光也會給他們造成焦慮。 對於學生在口語表達上的錯誤,有的教師會在課堂上打斷或者公開指出。這種教學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是:學生會選擇距老師較遠的位置就坐,避免與老師的眼神交流,從不主動用外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回答提問。久而久之學習者因為長期處於焦慮之中,甚至有時候會排斥英語學習。

(三)英語使用環境的因素

雖然我們總是討論英語口語在現代社會交際中的重要性,然而對於大部分學習者來說,除了在英語課堂上以外,平時幾乎沒有機會用英語。實際生活中說得少,所以英語課上不習慣用英語思維,還是習慣下意識地在腦子裡把所有東西都翻譯一下,但這樣實際既費時又費力。另外,絕大多數中國大學生與英語國家人士沒有交往。實際生活中極少使用英語,學不能致用,也是導致焦慮情緒產生的原因之一。

三、外語口語課堂焦慮應對策略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特別是在聽說練習過程中感受到的焦慮,可能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英語學習態度、學習策略的應用以及長期堅持英語學習的意向。很難想象學生會喜歡身處一個使他們產生諸如焦慮甚至害怕等負面情緒的環境裡。長此以往,學生內心焦慮程度越高,外語學習成績便會越低,內心對口語課堂便會產生更強烈的牴觸情緒。那麼如何消除學習者在習說外語時的情感焦慮呢?針對焦慮的成因,筆者嘗試性地給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針對學習者的性格因素,教師應該從課程的初始階段開始,便向學生不斷的灌輸英語口語學習的特點以及口語能力提高的必要條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透過運用各種情感手段增進學生之間的熟悉程度,從而消除學習者彼此之間因為陌生感而產生地焦慮因素。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即:哪些學生口語好,哪些學生存在語言焦慮,鼓勵他們儘可能多的參與課堂活動。此外,還應讓學生明白:口語的基本功能是交際,以及建立和保持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在語音方面,不要求練就純正的英音或是美音,因為這不僅不可能,也是不合理的。對於學生對多媒體裝置的不熟悉情況,教師在課程設計或者學期教學安排方面可以做相應的調整,譬如將第一週設計為“導學周”。在本週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習者熟悉多媒體裝置以及多媒體教材的使用方法,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手把手地指導學生進行裝置操作。

其次,針對教師的性格以及教學方法因素,教師應該認識到自身性格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並就此作出相應的努力和調整。具體到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儘量豐富課堂活動的設計。比如,課堂活動可以採用討論系列法,即從一對一的討論或小組討論,到班級發言或演講,甚至辯論都可以採用同一個題目。首先分小組討論,就問題達成共識,擬定基本的觀點與論據,然後選派代表在班上發言。而討論的題目最好是開放式的,這樣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闡發自己的看法。同時,在小組代表發言後還可以讓學生提問和質詢,提出不同的意見,如有意見分歧,還可以辯論。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組織者,而不是裁判或是挑剔的評委,對於學生所犯的語音或語法錯誤不應中途打斷予以糾正,而應在所有口語活動結束後進行綜合分析點評。對於學生的出色表現更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

最後,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課外英語活動及比賽,為學生創造在課堂外說英語的機會,譬如學校的辯論賽、英語演講比賽,或是電影原聲配音和經典劇目表演。透過參加這些活動,很多學習者在享受其過程的同時還增強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也便形成了英語學習的良性迴圈。

四、結語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了外語口語教學的手段,拓寬了學習者接觸純正地道外語的途徑。然而此過程也從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地複雜化了學習者焦慮的成因。為緩解學生的口語焦慮心理與狀態,教師應儘量消除引起課堂口語焦慮感的根源,並積極採取適當而有效的教學應對策略,幫助學生做好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增強學生學習好英語口語的信心,逐步緩解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