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范進中舉》的課後反思

《范進中舉》的課後反思

由一個案例想到的……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師非謂滔滔不絕的說,學生默默聆聽,而在於引導、啟迪”,這句話的的意思就是要求教師轉變角色,由一個完全的講授者變為引導者。但這並不是說教師的角色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下面請看一段節選的教學案例:

片段一:

“……生:老師,我覺得范進不值得可笑,我很佩服他。”

“師:你能說說理由嗎?”

“生:范進是成功者,十年寒窗,一考一落,但他不灰心喪氣,還奮力上進,在家人、親戚的反對下,在沒有經濟來源的情況下還不罷休最終達到目標我很佩服他。”

“師:同學們還有其它意見嗎”

……

“師:同學們討論熱烈,這很好”

片段二: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范進中舉後其言行心態又會怎麼樣?”

“生:暈官味,釣一隻煙、蹺二郎腿、看書、寫文章……”

“師:是這樣嗎?”

“生:不會,因范進來自民眾,來自農村,他會想到中舉後的生活來之不易,它一定會為百姓造福,體察民情,為老百姓辦實事、辦真事的”

“師:同學們的發言很有見地,請大家拿起筆來寫寫中舉後的范進,充分發揮想象……”

以上選自與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配套的`《課堂教學設計與案例》(九年級上冊《范進中舉》),是由課程教材研究所與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共同編著的。編著的目的很顯然是想使其在課程改革實施中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我們知道,在這篇文章中,很明顯的作者是透過發瘋等細節運用對比和誇張等手法來諷刺范進其人的。因為大家都是同行,再多關於文章的主題,以及范進這一人物的形象,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看看在片段一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范進是一個“奮力上進”的人,未置可否。學生應該會理解為默許。片段二中,學生說到范進以後的形象應是“暈官味,釣一隻煙、蹺二郎腿、看書、寫文章”,教師一個反問“是這樣嗎?”,學生反應很快,好像洞悉了老師的意思,於是范進馬上就變成了一個可為“百姓造福”的清官形象。不知在九泉之下的吳敬梓老先生見到這一幕作何感想,是哭亦或是笑?

問題出在哪了?是這位教師不是科班出身?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就是說這位也能理解《范進中舉》這篇文章了。那他為什麼對學生如此明顯的錯誤置之不理呢?主要原因是,他對新課改的精神沒有領會。他迷路了。新課改要求:“注重調動學生自由自主地參與意識”,他害怕自己的參與和糾正會影響到學生的“自由自主地參與意識”,於是他緘默了,為了成全學生,自己心甘情願的在課堂中退居幕後,將課堂讓給了學生。

事實上,他沒有真正的領會新課改的思想,新課改是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究,要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但是教師的主導地位卻絕對不能忽視,否則,誰去引導、啟迪學生接受真知呢?這樣的話,辨別好壞是非的能力還未形成的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會迷失航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