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聽詠華山課堂教學有感

聽詠華山課堂教學有感

星期二上午第二節課,我有幸看了一段錄影資料,是一年級下冊《詠華山》的教學實況,看了之後,感觸頗深,對我的啟發也很大。

1、教師朗讀很有味,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如:“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一句,“遠遠近近”這個表示山多的詞學生老是讀不好,老師適時的示範,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感覺”,讀得比較到位,進步很明顯,老師適時表揚,更激發了學生讀好書的興趣。

我想,他之所以能把書讀得這麼入味,之前一定花了很多的'功夫熟悉教材,將課文讀了很多遍,就像大海,表面看似乎波瀾不驚,海底深處卻是洶湧澎湃。老師讀書看似輕輕鬆鬆,殊不知背後凝結了多少努力的汗水!5.c(5.c友情提醒:查詢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課文題目)

2、不忘時時處處灌輸讀書的方法。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老師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更有利於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好課文。5.c5.c

這節課上,老師多次讓學生邊讀邊想象,如:“華山真高啊!”一句,華山究竟有多高?學生並不知道。這時,老師適當地介紹,華山有兩千多米高,再與同學現在所處的體育館作比較,“體育館高不高?”“高!”“而華山卻有150個體育館那麼高!”這樣一比較,再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他們就能較容易地體會華山的高,從面讀好“華山真高啊!”這句話。5.c

當學生一句話讀得比較好時,老師這樣誇獎:“聽了你的朗讀,老師眼前彷彿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你一定是帶著想象讀書的,真不錯!其他小朋友也要像他這樣,一邊讀一邊想象。”時時處處不忘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5.c

此外,老師還透過和學生一起畫圖來理解課文,體會華山的高,進而讀好課文。如:老師畫遠山,讓學生指一指近處的山該畫在哪兒呢?太陽該畫哪兒呢?白雲呢?山腰在哪裡呢?畫一朵白雲行嗎?為什麼呢?……透過和學生一起畫圖,再現課文內容,理解語言文字,並讀好課文,不知不覺中,學生掌握了讀書的方法。

3、課堂評價語言豐富,具有激勵性。學生每答對一次問題,讀好一句話,老師都不忘及時評價:“你真聰明!”“進步可真大!”“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彷彿看到了當時的情景!”……5.c

在這樣富有激勵性的評價中,學生的學習興致更濃了。

4、注重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講完生字後,老師請學生拿出習字本,這時,並沒有急著讓學生寫,而是先擺姿勢,看誰的姿勢正確,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5.c

上好一節課很不容易,老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基本功、淵博的知識、靈活的應變機智,更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鑽研教材,確定教法、學法……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關注學生,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發現問題,挖掘閃光點,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

如何充當好引導都的角色,輕鬆地駕駛課堂,這將是我今後不斷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