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一天的食物》課後教學反思

《一天的食物》課後教學反思

《一天的食物》是小學科學四下《食物》單元的起始課,主要由“記錄一天的食物”與“給食物分類”兩個主要活動構成。

作為一個單元的起始課,該如何把握教學內容和確定教學目標。本節課包括“記錄一天的食物”與“給食物分類”這兩個活動,這兩個活動之間有相輔相成,前者為後者做準備,後者對前者進行整理。從教學內容來看,本節課需要學生了解一天的食物,並對我們的食物進行分類。在確定教材中我把分類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和促使學生髮展的切入點。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不僅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內涵,更要考慮本節課在單元中的作用,為後續學習打下什麼基礎作用,理解整個單元教材這樣安排的意圖。

分類是學生在關注食物中自然而然採用的方法,而本堂課也確實是學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分類,因此分類的要求不必要太高,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發現分類的問題所在,讓學生感受到分類標準的確定意義很大,充分利用生活經驗對我們的食物進行簡單的分類,以便我們更好的關注我們的食物,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本堂課的`學習中,學生遇到困難有二:一是如何比較完整的記錄一天的食物;二是如何對記錄的內容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提出分類的問題;對於前一個問題,我稍做引導即可解決,我是要求學生根據三餐來記錄,按每一個食物的名稱來記錄等。由於食物的數量很多,如何交流和描述,如何進行整理,並且整理的內容可為下個階段的學習利用,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確定教學策略。我在執教過程中,藉助小卡片要求每個組的學生把食物名稱記錄在小卡片上,並利用小卡片進行擺放、貼上、彙報,這樣的方式改變了本堂課原本談話、交流的主要形式,讓學生能動起來,並且隨著學生思維的發展,小卡片靈活機動的優勢讓學生感到有趣和有效。這樣,小卡片在這節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大大節省了活動準備的時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學生分類中遇到的困難。課前估計學生分類的標準和名稱更多來源於生活中對食物的分類,學生分類中存在以下幾下問題:分類標準不統一;分類後的子項不是並列關係;分類後的子項有重疊現象。鑑於這樣的情況,我在教學中採用三個層面的活動,逐層指導加深:

第一次分類: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分;透過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第一次分類的交流中感受到自己的分類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次分類:統一標準的分類;師生共同確定分類標準體系。讓學生明確標準的層次性。

第三次分類:讓學生按照統一的標準利用食物卡片貼上彙報。展示彙報。

在本堂課中,小卡片是一項較好的教學策略,它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有助於達成“引導學生關注自己一天所吃的食物。”這一目標。它製作簡便,價格便宜,操作方便,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並把幾個重點探究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效率。

改進措施:

1、記錄一天的食物時,把原來的記錄紙是分散的,彙報時不能很好的反映一天的食物,用雙面膠粘起來,這樣彙報時就可以較方便也完整了。

2、在讓學生討論對食物進行分類前,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段超市裡是怎樣佈置食物的,顧客是怎樣透過超市裡的提示進行購物的。

3、在第一組起來彙報後,原來設計是讓其他組根據他們自己的食物進行再次分類,這樣由於食物的五花八門,再加上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分類,對食物的認識也比較膚淺,很難對照提出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設想把第一組的食物作為再次分類的原材料,這樣透過移動小卡片更便於討論交流不同的分類方法,也能節省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