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中地理目標導向的課堂教學設計教育論文
新課程改革以來,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組成的課程目標得到了一線教師的廣泛認同,但是將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相混淆、套用濫用課程目標的現象也非常突出,其結果是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正確理解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關係,掌握設計並落實教學目標的原則和方法,已經成為亟待引起廣大教師重視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目標導向的教學設計,是一種從教學目標出發並以目標為核心的教學設計模式,最早由皮連生教授在其《智育心理學》中提出。筆者根據相關課題的研究,將目標導向課堂教學設計的流程概括簡化為兩個基本步驟:一是設計精確的課堂教學目標;二是基於教學目標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包括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教學評價設計和教學過程設計。
一、精確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作為一種自覺的、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其全部運作都是圍繞目標展開並逐步逼近目標的過程[1],因此,科學設計並精確陳述課堂教學目標,既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也是目標導向課堂教學設計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課堂教學目標設計時,首先,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等,並結合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明確學習任務或學習活動。其次,要以某一知識內容為主線,將與其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融合在一起進行整體構思與設計。最後,結合學生實際和地理學科特點,設定合適的行為條件或活動情境,選擇合適的行為動詞,並用規範的語句清楚地陳述出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常用的課堂教學目標設計與陳述方法主要有行為目標陳述法和表現性目標陳述法。
1.行為目標陳述法
行為目標陳述法是透過明確規定教學活動後,預期學生應該達到的具體的、可測量的行為結果來設計與陳述教學目標的方法,一般由四大要素組成,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或行為標準)。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知識與技能”等結果性目標和部分可以結果化或需要結果化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設計與陳述。其主要特徵是行為動詞要具體、可測量、可操作,行為結果具有相對統一或共同的最低標準。
例1.在觀察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模型(或熟雞蛋、熟鴨蛋結構)的基礎上,運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說出地球內部圈層的名稱及其分介面,簡要說明地震波的傳播特點,歸納概括(或列表比較)各內部圈層的主要特點。
2.表現性目標陳述法
表現性目標陳述法是透過明確規定學生應參與的具體活動或任務,但不規定學生在活動中應取得的具體結果或統一標準,來設計與陳述教學目標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和部分難於結果化或無需結果化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設計與陳述。
表現性目標陳述法一般也是由四個要素組成,即活動主體、活動情境、行為動詞和表現性任務。其主要特徵:一方面,學習活動或任務是具體的,但活動結果是開放的或個性化的;另一方面,行為動詞具有過程性或體驗性特徵,如經歷、參觀、訪問、考察、感受、分享、參與、嘗試、調查、繪製、討論、交流以及合作等。
例2.在教師的指導下或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合作觀察某種天文現象,並選擇一種方式向同學介紹這次觀測活動的體會或成果(如特徵、規律等)。
二、基於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設計
根據現代教學論的觀點,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起點與終點,也是教學活動的指向標。教學目標制約著教學內容、過程、方法和師生的課堂活動方式,也決定著教學結果的測量和評價。目標導向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在選擇和採用一切教學行為、教學步驟、方法以及媒體等時,都要考慮教學的終點目標和子目標[2]。因此,基於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設計可用圖1表示,即目標決定內容、目標決定策略、目標決定評價;每個教學目標都可以分為若干個子目標,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其實就是為了達成一個個子目標的過程。
1.基於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設計
一般來說,教學內容設計的主要依據是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學生基礎和學校環境條件等。但是,在目標導向的課堂教學中,由於在之前精確的教學目標設計時,已經充分並綜合考慮到了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等,因此,教學目標就成為教學內容選擇與重組的重要和直接依據,即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處理必須服從於教學目標的需要,併為有效達到目標提供支援。
基於目標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首先,要非常熟悉教學目標及其子目標的要求。其次,要結合教科書上的學習材料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織或改編。最後,透過適當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在重組或改編教學內容時,一般應以學生使用的教材(包括教科書和地理圖冊)為主,但又不能侷限於某一版本的教材,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適當替換或補充一些其他版本上的內容或學習材料。
例3.閱讀教材並結合“太陽系示意圖”,說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徵。
例4.運用太陽系示意圖(或太陽系模擬動畫)和八大行星的軌道傾角和偏心率比較表,概括說明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徵,感受天體運動的規律性。
如果按照例3目標來組織教學,只要學生結合太陽系示意圖,能在教材中找到並說出相關結果(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就算達成了教學目標。如果按照例4目標來設計教學,在使用中圖版教材的學校,則需要在用好教材中“太陽系示意圖”的基礎上,將人教版教材中的“表1.1八大行星軌道傾角與偏心率”補充並呈現給學生,然後,引導學生在閱讀分析這個資料表的基礎上,總結出八大行星具有共面性和近圓性的特徵。顯然,例4目標更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也更有利於導教、導學和導測評。
此外,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還要根據教學目標及其教學活動的需要,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師自身素養等,適當補充或改編一些教材外的學習材料,如地理學最新成果、時政熱點等,以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提高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常用的補充或改編策略和方法,有教學內容案例化、教學內容地方化、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內容圖表化、教學內容結構化以及教學內容試題化等。
2.基於教學目標的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策略是對完成特定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教學活動程式、方法、形式和媒體等因素的總體考慮[3]。因此,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應用必須服務於特定教學目標的需要,不同的教學目標往往需要透過不同的教學策略來實現。具體來說,教學策略的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或手段的選擇與應用等。
(1)教學方法的選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地理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能否妥善地選擇教學方法[4]。選擇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年齡特點及其學習基礎、教師自身素養和學校環境條件等。在目標導向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是教學方法選擇、應用與組合的最重要依據。在精確設計與表述的教學目標中,其行為條件和行為動詞往往隱含有對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媒體的要求。
例5.運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特徵比較資料,對八大行星進行分類(或歸類),歸納概括(或列表比較)三大類行星的主要特徵。
從例5目標中的行為條件和行為動詞分析,該教學目標的要求並不是要學生識記三大類行星的名稱和特徵,更不是讓學生記住這些行星的相關資料,即學習的重點不是要讓學生記住這些“知識”,而是運用地理圖表的“過程與方法”,以及地理圖表的分析與運用能力,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組織形式一般是以課堂教學為主,主要教學活動和任務都應在課堂上完成,具體的學習方式最好以小組合作學習或討論式學習進行,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最好是讀圖(表)啟發式教學,或發現教學法等。
該目標後半句提供了兩個行為動詞,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選擇。如果選“歸納概括”,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在讀圖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並簡要表述即可;如果選“列表比較”,則要求學生能在讀圖分析和歸納概括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列表比較。顯然,後者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各種教學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點,都要求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發揮效用。因而,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突出一兩種主要的方法,輔以多種方法交替使用,使各種方法相互滲透和相互補充[5]。在新課程背景下的目標導向課堂教學中,應結合教學目標有效達成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儘可能以讀圖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為主,或多選用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方法,如發現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問題解決教學法等。
(2)教學媒體的選用
在現代教學實踐中,教學媒體是指在教學活動中用於傳播、解讀或展示知識的手段與技術,包括教材、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模型、掛圖、圖片、音訊、影片、動畫、課件等媒介資料,以及多媒體教學平臺和網路技術等。一般來說,教學媒體有利於豐富教學資源,增加教學容量,增強教學直觀性,提高學習興趣等,但是,不同的教學媒體有不同的功效和適用性。因此,在目標導向課堂教學中,教學媒體的選用首先要服務於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其次要適合學生特點和學校條件。此外,教學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媒體選擇實用性要強。
基於目標選擇教學媒體時,主要可以從教學目標中的行為條件或活動情境來思考,因為這些行為條件或活動情境一般隱含對學習材料或教學媒體的要求。如例5目標中的行為條件是“運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特徵比較資料”,所以,其學習媒介可以是中圖版教材中的“表1-1-2八顆行星主要物理性質比較”,也可以是其他版本教材上主題相同的資料圖表,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圖1.5太陽系其他行星與地球的質量和體積比”等。這些教學材料既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來展示或呈現,也可以透過導學案、學習任務單等方式印發給學生。又如,在例4目標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能選用“太陽系的模擬動畫”,則更有利於目標的達成。
3.基於教學目標的教學評價設計
廣義的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師教學的情況和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情況的評價。本文所說的教學評價僅指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即學習評價。從具體的操作層面看,常見或常用學習評價型別可以分為紙筆測驗(包括以試題形式呈現的課堂練習或課外作業等)、檔案袋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等,其中表現性評價的基本方式主要有課堂提問法、學習報告法、開放性作業評價法、評定量表評價法等。各種學習評價資訊的收集途徑主要有觀察、訪談、問卷、測驗等。
教學目標為教學評價提供了標準和依據,同時,也決定著評價的方式、方法,或評價技術與程式的選擇與應用。但是,由於教學目標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方式特點不同,各種評價方式的適應範圍也不同。因此,在選擇與應用評價型別和方式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的型別和內容;然後,結合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如知識與技能目標可以結果化,或需要結果化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應以紙筆測驗為主,以表現性評價為輔進行測評。其中,課堂教學中的紙筆測驗,從評價功能看,應以形成性測試為主;從評價標準來說,應以標準參照評價為主;從學科特點看,測試題型應以讀圖(表)分析為主。但是,有些難以結果化,或無需結果化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等,應以表現性評價或檔案袋評價等質性評價為主。
如例2目標,該目標側重於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以及地理觀測技能方面的要求。從目標內容和要求來看,這些目標無需結果化,主要屬於過程性和體驗性目標,因此,該目標的測評多采用質性評價的方法,側重於過程性評價。具體的`評價方法可以是表現性評價中的學習(活動)報告法、評定量表評價法等,評價的主體應包括學生本人、同學和指導老師。評價的物件可以是學生個人,也可以是學習小組。
又如例5目標,該目標既有“知識與技能”的要求,也有“過程與方法”的內容。其測評內容主要是八大行星的分類(包括分類依據、型別名稱等)和三大類行星主要特徵的分析方法;具體測評方式可以是完成課堂練習(如形成性評價試題)或課外書面作業(列表比較三大類行星的主要特徵);形成性練習或測試題型最好以圖表分析題為主。
例6.讀太陽系某三大行星主要物理特徵資料表,完成下列各題。
(1)A、B、C三大行星中,屬於類地行星的是________,屬於巨行星的是________,屬於遠日行星的是________。
(2)表中三大行星中,晝夜更替週期最短的__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
(3)上述行星中,表面平均溫度最低的是________,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
形成性測試的重點或目的不是為了記憶這些行星的特徵資料,而是為了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和運用地理圖表或地理資訊的能力。
4.基於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目標只是確定了學生學習的最後結果,即一節課或一個教學單元后預期的終點目標,終點目標可以被細分為一系列彼此關聯的子目標[6]。因此,在目標導向教學設計中,不但要關注課堂教學的總目標,還要將總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子目標(如圖1)。每個子目標的達成過程可能就是一個教學環節或步驟,或者說,每一個教學環節側重實現一個或至少一個子目標。因此,教學過程的設計是為了更好地達成各個子目標和總目標,並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媒體等教學基本要素及其之間的關係進行規劃和設計。
基於教學目標中教學過程設計的主要內容和任務:一是根據教學目標及其子目標的具體要求,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程序與環節,明確各環節的教學內容或主題,並對各環節教學時間等進行預設,即先學什麼,後學什麼,大約需要多少時間等;二是根據教學目標及其子目標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和學生特點,對各個教學環節的教學任務和教與學的活動進行具體設計,如採取何種教學手段引起注意,採取何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如何選用和呈現學習材料或教學媒體,以及如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測量與評價等。以例1目標為例,基於該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可設計如下表。
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及效果的影響貫穿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而我國傳統的備課側重研究教學步驟、方法和技術,很少研究教學目標對教學步驟、方法或技術、選擇的制約作用[7]。因此,在目標導向的課堂教學設計中,要科學設計並精確表述課堂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主導”下,服從或服務於教學目標有效達成的需要,進行教材內容的處理、教學策略的選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評價的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