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調查報告

畜牧小區文明建設調查報告

畜牧小區文明建設調查報告範文

一、畜牧小區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幾年來,我縣畜牧養殖小區從無到有,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應該看到,目前畜牧小區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1、畜牧小區建設用地困難較為突出。如何解決和落實養殖小區建設用地,已成為難以繞開的一個現實問題。一些養殖小區由於土地因素而被迫停建設或改變規模規劃,養殖戶受到損失,幹部群眾發展養殖小區的積極性受挫,一些鄉鎮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也受到影響。因此用地問題已成為我縣發展養殖小區最大的障礙。

2、資金短缺制約了畜牧小區的發展。畜禽養殖業屬於高風險微利產業,而且技術要求也比較高,一些養殖戶本身經濟基礎薄弱,在建造小區時大部分資金用於圈舍等基礎設施建設,致使生產資金嚴重不足,生產規模小,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優勢,特別是在行情出現波動時,該堅持的時候堅持不住,想擴大規模時又無力擴大,要提高產品檔次又缺少生產裝置支撐,結果是養殖效益差,甚至虧本,嚴重挫傷了積極性,制約著我縣標準化規模養殖的發展。

3、小區技術不配套,管理不到位。畜牧小區從生產方式和飼養規模上看與傳統的飼養不同,但在具體飼養技術上並沒有多大的進步,在品種選擇、飼料配製、環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還是延續了傳統的飼養方法,使小區的產品技術含量低,價值不高。更有個別地方“重建輕管”思想嚴重,為了完成目標任務,大力宣傳和鼓勵建設畜牧小區,但建成後沒有及時動員養殖戶進小區養殖,缺少幫助他們實現生產良性迴圈的辦法,從而出現了小區畜禽存欄率和養殖戶入住率極低,甚至出現“有區無畜”現象,造成土地和圈舍閒置浪費。

二、畜牧小區建設現狀

畜牧業是我縣農村經濟的骨幹支柱產業,近年來,畜牧業生產得到迅猛發展,佔農業的比重逐年增加,優勢日益凸現。據統計,20*年,全縣出欄生豬90。77萬頭、家禽772。42萬隻、肉羊17。73萬隻、肉牛2。*萬頭,肉類總產量8。1萬噸、禽蛋產量0。68萬噸,實現畜牧業產值16。39億元。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20*年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4357。86元,其中畜牧業收入1634。57元,佔37。5%,較20*年增收324。68元,成為家庭經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年開始,我縣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超過了50%,20*年佔農業總產值的.54。85%,實現了由家庭副業向農村支柱產業的歷史性跨越。

然而,傳統的畜牧業生產方式以千家萬戶小規模飼養為主,農民的住房往往是前面住人,後面養畜,衛生環境差。隨著生產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生豬和家禽養殖量的不斷增多,一些養殖戶將畜禽排洩物隨意堆放,周圍惡臭瀰漫,引發鄰里糾紛。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這種小規模人畜混居養殖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畜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要求;不利於畜禽品種改良和規範化、標準化生產的實施;不利於動物防疫,且增加了人體感染病源的機會。只有透過建設畜牧小區,集中建造標準化的畜禽圈舍,組織農民進小區養殖,實行統一品種、防疫、服務、治汙、銷售的標準化管理和組織化生產,才能達到逐步轉變傳統的養殖方式,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減輕養殖汙染,從而確保畜產品質量和肉品安全,全面增加養殖效益,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基於上述情況,我縣從20*年開始建設畜牧小區,透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建成各類畜牧小區186個,探索出6種建設模式。一是產業園區型,如漢陽中心畜牧科技園區、白龍現代農業園區;二是集中規模型,如木馬威靈生豬養殖小區、公興九龍生豬養殖小區;三是新村聯建集中型,如白龍青豐生豬養殖小區、鶴齡化林生豬養殖小區;四是大戶帶動型,如國光五愛生豬養殖小區;五是分戶散養型,如姚家團結生豬養殖小區、開封東華家禽養殖小區;六是山區生態型,如江口清明生豬養殖小區。我縣應重點推廣產業園區型和集中規模型兩種建設模式。

三、發展畜牧小區的對策及建議

一是要加強領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發展畜牧小區,是推進我縣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提高畜牧業整體水平、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畜牧小區是傳統畜牧業向集約化、現代化畜牧業轉變的重要一步,其發展勢頭雖然很好,但困難也很多,需要各級黨政制定優惠激勵政策,扶上馬、送一程。因此,建議各級黨政要切實把畜牧小區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真正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養殖汙染處理設施等建設。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在建設用地、水電安裝、通場道路、糞汙處理、金融信貸、技術服務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幫助解決小區建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保障畜牧小區的健康穩步發展。

二是要轉變觀念,落實畜牧小區建設用地。目前,畜牧小區建設用地問題已成為制約小區建設的瓶頸,對畜牧用地現在也存在著不同看法。首先,發展畜牧小區只是把原來分散養殖集中起來,從土地利用性質看,主要是轉移用地和調整用地,並不是多佔用土地,其結果是集約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其次,從已建成的畜牧小區看,所有畜禽圈舍、倉庫等都是簡易建築物,牆基淺,容易復耕。因此我們要抓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的有利時機,根據我縣畜牧養殖業發展的實際,規劃落實好畜牧業發展用地,按照《關於做好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有關工作的通知》(劍府辦發[20*]3號)檔案規定,把畜牧小區用地落到實處。

三是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畜牧小區規劃。畜牧等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調查研究,根據我縣養殖業的優勢和特點,結合畜牧業結構調整及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實際,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適度規模、相對集中、規範管理、綜合利用的思路,充分考慮水源、交通、防疫、汙染等環境因素,制定具體的畜牧小區中(長)期建設方案,分步實施。對小區選址、建設規模、圈舍建設標準、生產(管理)區域佈局等方面,組織懂技術、有見解的專家進行多方面的論證,對審定不符合要求的小區要及時給予糾正,幫助投資者和經營者把好關。尤其要注意新建小區必須按照養殖小區排洩量與外部消納量相配套的原則,嚴格控制小區佈局和生產規模,儘可能的使畜禽排洩物就地轉化為能源或有機肥料,力爭實現新建養殖小區汙染零排放,達到清潔生產標準。

四是要完善機制,加強服務體系建設。不論那種型別的畜牧小區,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比如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協會等經濟合作組織,由這些組織根據小區的養殖種類,統一開展種畜禽供應、飼料供應、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產品銷售等服務,為養殖戶提供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逐步把養殖戶納入規範化管理的軌道,培養他們講求誠信、遵紀守則,照章辦事,共同促進畜牧小區的健康發展,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畜牧小區執行機制。在建立管理體系的同時,抓好制度建設,建立衛生防疫制度、人員物品管理制度、畜禽進出小區制度、消毒制度、標準化生產管理制度等等。在圈舍建設、引種、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生產全過程,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健康養殖技術規程,並實行全程監管,確保產品優質、綠色和小區安全,不斷提高飼養水平,提高養殖效益,促進畜牧小區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