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有感範文
這幾天心裡頗為煩悶,家裡的兩臺電視本來都是好好的,可兒子仍吵著要換“大電視”,就是那種掛壁的液晶電視。用孩子的話來說,我們家“落伍了,要更新換代了”。其實我也不是太老,三十多歲,也不是我要落伍,只是這個時代變化得太快,總讓我跟不上步伐……
我從小就愛聽收音機,這並不是天然的興趣,而是當年幾乎唯一的休閒選擇。在八十年代初,家裡沒有電視,而且還經常停電,收音機可以說是物美價廉,使用方便的重要消遣工具。每天中午我會聽《長篇小說連播》,晚上8點經常有《電影錄音剪輯》,以致一直到後來我都相當熟悉喬榛、丁建華的聲音。我記得當時湖北臺有個欄目叫《盛夏輕風》,夏天的晚上,一邊躺在竹床上乘涼,一邊聽這個節目,裡面有散文,詩歌和音樂,覺得真是享受啊!而在晚上10點,經常有《詩詞賞析》。在一個電視缺乏的年代,一臺小小的收音機也曾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在當時,電視機是很少有家庭能夠擁有的。
我家門前是一家工廠,他們有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傍晚時分,廠裡會將電視搬到門前的空地上,我們經常迅速地吃完晚飯,搬著小凳飛快地去搶位置。好多時候,《射鵰英雄傳》的音樂聲響起,遠遠傳來,我們就在家急不可耐。一直到今天,那首粵語版“依稀往夢似曾現……”的歌聲還能夠讓我們那個年代的人重溫那種親切和血液沸騰的感覺。我曾在我的一個筆記本上貼滿了翁美玲的漂亮頭像,二十多年了,這個筆記本今天還在我家的書櫃裡。
八十年代中期,家裡終於有了第一臺電視機,雖然只是很普通的17吋黑白電視(當時覺得17吋的電視已經好大哦),但已經讓我們非常興奮了。那天中午爸爸把它搬回來,安裝好,我迫不及待的就看上了。我記得當時看的是一個講井岡山的紀錄片,我目不轉睛,覺得這節目真好看啊!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看過的電視節目數不勝數,但不知怎的,直到今天我還清楚的記得那鏡頭那畫面。
十年後,這臺黑白電視機被換成了一臺19吋的彩電,兩三年後當我結婚時社會上又已是25吋的大彩電了,而且有了很多新名詞,什麼畫中畫、平面直角等等。
後來,孩子出生,又買了房子,有了客廳和臥室之分,家裡的電視也由一臺變成了兩臺……
而在這“更新換代”的過程中,家裡現在閒置著被“淘汰”的洗衣機、電腦,幾個手機,如今孩子又嚷著要淘汰這兩臺毫無故障的電視。唉,就像那歌裡唱的:“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二十多年前,我一好朋友的爸爸是廠長,廠裡給她家新裝了一部電話,其實就是最老式旋轉撥號的那種,但當時我們覺得好稀奇、好神秘,無法想像透過這樣一個小小的裝置就能和千里之外的人直接通話?!如果當年有誰能夠穿過時光隧道告訴我:十年後,這東西就會普及到家庭;二十年後,你們都會有一個無線的更小巧的,握在掌心就可以通話,還可以聽歌,打遊戲,看節目,隨時可以揣兜裡的“手機”。我一定不會相信。
二十年前,我讀中學時學過一篇英語課文,意思是一個叫Charlie的小男孩要過生日了,她媽媽開啟電腦,(當時我第一次知道“電腦”並學會了Computer這個單詞),想給他買一輛腳踏車作為生日禮物。他們在電腦上選中腳踏車的樣式,並談好價格,然後有人會在Charlie生日那天把這個禮物送過來。當時,我們學這篇課文時,是根本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我們是把它當做科幻文章來理解的,而老師也沒能夠有這樣的“遠見”告訴我們:這是不久的將來就能實現的事情!是的,幾年後我見到了真正的`“電腦”,十年後電腦進入了家庭,而且今天我知道Charlie的母親所做的就是今天所說的“電子商務”,它並不神秘,也絕不是科幻。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十多年前我剛工作時第一次在同事家看到“家庭影院”,覺得好“現代”好高階,居然可以在家唱卡拉OK和看電影。可是現在我家從VCD到DVD已經淘汰了一輪又一輪……
我無法不感嘆時代的變遷是如此迅速,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從年齡上來說,三十多歲的我基本上與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同步,從我的童年到中年,我清楚看到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點點滴滴的變化。作為一個政治課教師,在我講授《鄧論》時,我不止一次對學生強調改革開放作為中國社會的第二次革命,是一次多麼偉大的壯舉,它給國家帶來了新的生機新的春天。我們今天的生活,是我們父輩曾經無法想像的。同樣,我也相信孩子們的未來生活將是我們也無法想像的。
在今天,80後、90後的這些學生,他們更多的直接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而缺少一些縱向比較和更深的感悟。
我的姐姐在上海工作,去年暑假我帶孩子去了一趟上海和蘇州杭州,回來後他馬上瞧不起武漢了,說武漢太差太落伍。這小子!想當年,來一趟武漢都是讓我們興奮好久的事。唉,我好像很喜歡說:“想當年……”,不知是不是因為我開始變老的緣故。但我認為,我們都應該經常的“想當年”,只有在更多的比較和感悟中我們才能更好的感受今天的生活,並且感謝今天的中國所帶給我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