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構建論文

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構建論文

1引言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資訊等產業的複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透過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2014年9月12日,國務院提出關於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積極營造有利於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著力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近幾年,我國物流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左右。在此背景下,存在巨大物流人才缺口,而且對高校物流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作為物流人才的培養者,如何根據社會需求不斷完善和最佳化課程體系,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課程群的建設思路是一條有效途徑。課程群是某專業或跨專業課程體系中若干門在知識、方法、問題等方面有著內在邏輯聯絡的按照一定規律對課程進行整合的課程體系。設定課程群的目的是完善特定施教物件的認知結構,不是機械的課程疊加,而是按照課程、學科和專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在系統方法指導下,對相關課程進行有機的整合。以學科來劃分的,結合專業調整和學科建設,以教學計劃的整體最佳化為目標,對教學計劃中具有一定的學科相關性、知識完整性、內容繼承性、結構相對獨立性的課程整合模組的建設[2]。山東財經大學自2003年設立物流管理專業以來,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方案,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最佳化專業核心課程群教學內容,從一體化、國際化和經濟分析角度制定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物流經濟學、國際物流學和供應鏈管理)的總體內容,然後共同制定了教學大綱,合理確定了三門課程內容,避免課程內容重複,使得不同知識點在不同課程中得以凸顯,同時又相互補充,多角度覆蓋地滲透式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我們組建了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團隊,力求知識結構、學緣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的合理化。同時,為了保證三門課程之間的關聯緊密性,注重不同課程之間的師資交叉,增強課程之間的粘合度。

2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構建思路

物流經濟學、國際物流學和供應鏈管理三門課程都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在學習了物流學導論課程之後,為從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學習物流管理專業知識而設定的,從不同教學對物流管理學生進行專業能力培養。三門課程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物流的靈魂在於系統,掌握整體最佳化的思想是學好物流管理的關鍵,供應鏈管理旨在從一體化的角度來對物流及其他企業運作問題進行統籌管理,培養學生整體最佳化的能力;而且,隨著世界經濟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我國與世界的聯絡日益緊密,國際化視野也是當前需要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具備的基本能力,國際物流學側重訓練學生國際物流的運作方式和管理知識;同時,無論物流的一體化還是國際化運作,都需要從經濟效益分析角度來衡量其成功與否,物流經濟學則培養學生利用經濟學理論知識進行效益分析的能力。因此,物流經濟學、國際物流學和供應鏈管理三門課程屬性相同,關係緊密,非常有必要作為課程群來整體建設。

3課程群課程基本情況介紹

3.1物流經濟學

物流經濟學是一門應用型課程,其為解決物流運營過程中的經濟問題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方法。物流經濟學覆蓋物流運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從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出發,科學核算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活動過程中如何最佳地配置資源、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宏觀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增長。是利用數學的方法研究現代物流各環節的流轉規律,尋求獲得最大的空間時間效益的課程。掌握物流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是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因而,物流經濟學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在物流管理實踐中,降低物流成本是首要任務。現代物流被稱為繼勞動力、自然資源之後的“第三利潤源泉”,而保證這一利潤源泉實現的關鍵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成本分析是物流經濟學的核心。圍繞此核心內容,課程從微觀的角度進行市場分析,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制度與政策分析。

3.2國際物流學

隨著經濟的日益全球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行國際化戰略,在全世界尋找貿易機會,尋找最理想的市場和最好的生產基地,這樣一來,企業必須更新自己的物流觀念,擴充套件物流設施,推行國際物流。目前,國際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國際物流人才成為緊缺人才,因此,進行國際物流人才的培養勢在必行。在國際物流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國際物流學是必修課程。國際物流學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它的研究範圍十分廣泛,依據現代物流管理理論的思想和國際物流的運作特徵,全面地介紹了國際物流的運作方式和管理知識。內容包括:國際物流的基本知識,國際物流系統與網路、國際採購相關知識,國際貿易相關知識,國際物流基礎設施,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運輸保險,進出口交易程式、國際物流中的檢驗檢疫以及報關清關等內容。

3.3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是一門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課程始終緊跟供應鏈管理領域的發展趨勢,在物流類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供應鏈管理課程內容來源於企業管理實際,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價值,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講授供應鏈設計、執行和管理中大家所關心的問題以及比較重要的新模型和解決方案,使學生學習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瞭解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特徵及其與傳統運作模式的差異,掌握供應鏈管理的分析、設計、實施的方法,掌握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採購管理、生產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趨勢,最終能根據企業的特點進行供應鏈系統設計識別與方案設計,為畢業後從事供應鏈設計、執行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課程群建設對策

4.1整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在課程群的建設中,將重點集中於課程講授內容的完善上,處理好單門課程和課程群的關係,課程組將認真整理和總結課程的相關知識,把課程內容劃分為前後銜接的幾大部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和深入課程內容,加強相關課程的整合,減少課程內容的重複,進一步提高課程的綜合化程度。以成本分析為紐帶,對各課程進一步分工,在物流經濟學課程中側重理論方法的訓練,在國際物流學以及供應鏈管理課程中側重成本分析的運用。在教學中,吸收部分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圖體現該學科的前沿性成果。

4.2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針對課程基本概念多、涉及面廣等特點,課程組本著定位要準、內容要實、理論要精、操作要強且具有明顯職業性的原則,對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全面改進。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便於學生理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課程群以多媒體課件、網上資源、實驗室等為載體,透過增加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驗模擬等教學方法,建立參與式、互動式、模擬式的教學方法體系。

4.3強化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建設

4.3.1強化教學條件建設

為了課程有序、高效的進行,教學條件必須得到保障,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教學,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要有相應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應用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我們從實驗環境和課程網站等方面強化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教學條件。實驗室的硬體資源為開展國際物流學和供應鏈管理的實驗教學提供了設施保障,結合精品課程建設,開通課程群網站,把三門課程的教學資源放在課程網站中,包括課程的授課錄影、教學大綱、教學日曆、教案、案例資料、部分影片資料、習題、試卷樣題。及時更新網站,提高網站利用率。

4.3.2強化教學資源建設

三門課程在現有基礎上,從自身特點出發合理選擇案例型別和素材,按照統一格式編寫4-5個案例,形成系統的案例體系和案例庫,互為補充,全面培養物流人才。進一步最佳化教學課件,調整最佳化三門課程的課件內容,形成課件的統一風格,增加動畫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完善課件中的習題和案例。

4.4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支援課程主講教師到國內外高校進行訪學交流;實施以老帶新,在團隊基礎上帶動青年教師成長;參加教學大賽,透過評比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給主講教師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選派教師參加課程建設的交流會,擴充套件視野,及時跟蹤課程發展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