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住房專案設計理念探討論文
摘要:文章結合保障住房專案設計例項,從居住需求入手,本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闡述了於保障住房專案設計理念,並針對於保障住房專案設計中相關策略進行了深入地分析,旨在為了創造一個環境優雅、風格新穎的綠色生態小區,將本專案建設成為區內保障性住房的示範工程。
關鍵詞:安置房;設計理念;空間佈局;戶型;環境
1工程概況
五象新區核心區自治區重大公益性專案片區保障住房專案的規劃用地位於南寧市五象新區平樂大道以西,歌海路以南的C-3-2地塊的東側部分。專案地塊南、北均臨城市規劃道路,東側為規劃住宅用地。規劃總用地面積:39909.33m2,規劃建設用地面積:33333.33m2,用地性質為居住,規劃控制容積率小於等於5.0,建築密度小於等於35%,綠地率大於等於35%。本專案規劃區域內均為高層住宅,1#樓-10#樓,共10棟34層的高層住宅(見圖1)。
2設計理念
主要內容:①對本設計而言,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營造良好的內部景觀,提供經濟、舒適的居住條件:不僅具有豐富的空間,還要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從而為居民提供更美麗的風景和更有價值的憩息空間;②人性化景觀。種植優於鋪砌,生態效果重於視覺效果。景觀更為居住者所有,適於每天的晨練、日光浴或是晚餐後的全家散步。景觀的目的是為生活提供一個休息的場所。景觀應是人性化的`,易於養護和生長迅速的,也是廉價有效和自然的。這正是其個性和品位;③人車分流。人車分流,車輛不進入小區內部,使人流、車流各行其道,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干擾,使居住空間更和諧完整;④經濟與適用。廣義的適用既是當前的,也是未來的,是可持續發展的,可靈活變化的;而經濟因素則是房產開發存在的基礎。
3設計策略
3.1整體設計。本專案透過深入研究南寧當地的日照、季節風向,結合地形採用點式和少量聯排建築圍合出中央超大景觀花園,點式佈局使空間圍而不合的規劃佈局。這種佈局方式爭取了儘量多的戶型能有良好的朝向和景觀,同時使小區的建築形態靈動通透。3.2戶型設計。房戶型設計進行了最佳化與創新,無論房間尺寸及使用功能上都以滿足未來住戶的居住需求為目標。本項止方正實用,比例協調,無黑廚黑廁,通風采光良好,實用率高,在部分位置透過空間變化提升了居住的趣味性和標誌性。設定以二房一廳、三房一廳兩種戶型為主,戶型數量比例為1:2。兩房一廳建築面積控制在50m2左右,三房一廳的建築面積控制在80m2左右(見圖2)。圖2建築戶型設計圖戶型特點:①實用率高:二房一廳、三房一廳保障住房所有標準層戶型儘量減少交通面積的分攤,減少空間的浪費,實用率高,並且可以減少單體的棟數,方便施工且節省成本;②居住品質高:所有廚房及衛生間均有獨立的採光通風,房間及客廳朝向儘量採用南北朝向,並爭取最大的通風采光。3.3交通設計。小區採用人車分流的交通組織原則,用地四周設定機動車車行環道和地下車庫出入口,機動車不進入小區內部。設三層地下停車庫,在地塊東、西側設共三個汽車出入口。小區內部設4m寬環形消防車道,與外圍市政規劃路相連線,中心花園設步行路。3.4立面造型設計。採用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氣質沉穩彰顯典雅,為城市景觀增加區域性亮點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就是經過改良的古典主義風格。一方面保留了材質、色彩的大致風格,仍然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傳統的歷史痕跡與渾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簡化了線條,並與現代的材質相結合,呈現出古典而簡約的新風貌,是一種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反映出後工業時代個性化的美學觀念和文化品位(見圖3)。3.5地下室設計。塔樓與地形呈45°,不利於地下室車位佈置,方案的時候透過設計多種佈置方式。如車位佈置平行地形,車位佈置平行塔樓,最後選定平行塔樓,一些邊角設計為字母車位,爭取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間。非機動車停車位置根據修規指引集中設定在地下室;機動車車位設定根據修規指引主要採用地下停車的方式,大部分停車位集中在地下室解決。住戶機動車可從車道直接進入地下停車庫停車。因此,可以儘量減少機動車對行人,特別是兒童和老年人的干擾,有利於創造安全、舒適,高質素的居住環境。地塊規劃停車按住宅1.0個/戶,其他配套用房1.0個/100m2,共安排小汽車車位2039個。3.6公共配套設施。公共配套設施的型別和規模在場地規劃之前都應確定,並且需對居住環境做定量和定性的要求,包括設施種類、服務半徑、場地條件等。保障住房住區配套設施分級設定可滿足居民多層次的需求。因此,在分析人行流線及分析修規要求的基礎上,並出於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提高公建使用率的出發點,設定了物業管理、老年人服務站點、社群居委會、文化室、居民健身設施,公廁等配套設施.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保障住房專案從倡導小地塊開發、混合居住模式、網路化分層級設定配套設施、保障就業環境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探討與研究,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專案建設具有長效和持續特性,只有完善的組織機制、配合機制、保障政策等,才能有效地提升保障住房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