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小哲學家
由於孩子觀察事物的角度和思考方式與眾不同,所以他們會有一些奇特的想法和問題。而這些孩子們小腦袋裡“生長”出來的想法和他們的世界觀,往往會帶我們進入一個極富哲理的、更豐富的世界,只要你願意耐心傾聽。
把咬了一口的香蕉放到書架上?穿著襪子進浴缸?……以上場景你一定不會覺得陌生。這是孩子總會做的一些事,他們總是有著你意想不到的奇特想法。而作為成熟的、有理智的成年人,我們會在心裡想:“老天爺啊,你別胡鬧了!”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不只是想,我們還會大聲地、生氣地說出來。
對孩子來說,生活是一場大型實驗
這又要再次提到孩子的奇特之處了。孩子會想:為什麼不能把吃了一半的香蕉放在陽光能照射到的書架上呢,也許它還會繼續生長呢?進游泳池要穿衣服,那為什麼襪子溼了不好,而泳褲溼了就沒問題呢?
孩子想法與眾不同。如果我們大人不用大腦前額皮質去評判的話,其實他們的想法是很容易理解的。腦前額中的物質會讓成人先考慮行為結果,再相應地做出決定。而我們成年人在這方面明顯要好於孩子,因為孩子的.腦前額部分還在發育,一旦發育成熟,他們就能夠預先計劃、自我控制、理智思考。而什麼時候能夠發育成熟呢?大約要到20歲。
《小小哲學家——能從孩子身上學到的愛情、真實以及生命意義的道理》一書的作者、大腦研究專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一次訪談中解釋道:“對於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所有事情都跟你設想的不一樣。如果說我們成年人是用一盞頭燈準確地照亮世界的話,那孩子們使用的光源則是發出亮光的燈籠,能夠照亮周圍所有的方向,每一個小地方都會被研究、觀察、檢驗。對於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個大型的實驗。”以上,是我們常常對孩子行為的誤解和孩子思考的獨到。
如果我們願意耐心傾聽孩子,我們會從中學到很多
記得一天,兒子的奶奶想了一個主意:要把她孫子的這些奇思妙想連同由此引發的家庭對話寫進書裡:比如,“天鵝能吃嗎?”爺爺回答:“不行,天鵝是不能吃的。”這個還不到兩歲的孩子想想,然後決定:“先煮熟,然後就能吃啦。”
一天我去逛街,看到一個4歲左右的小女孩被路邊“媽媽和三個孩子”的難民廣告所吸引。女孩的爸爸解釋道:“這是一個帶給孩子安全的媽媽。”小女孩說:“媽媽之所以叫媽媽,是因為她有勇氣。”(德語“媽媽”是Mutter,而勇氣是“Mut”)。這是一個孩子的世界觀帶給我的巨大震撼。
對於“為什麼夜裡3點鐘在臥室裡走來走去”這個問題,有一個有夢遊症的男孩曾經解釋道“: 他自己肯定是想要睡覺的,但是我的腳跑著呢,所以我沒法睡。”孩子們不斷地思考著,關於所有事情。如果把成人的大腦看成是寬廣的城市大道,其中交通秩序井井有條,那麼你就可以把孩子的大腦想象成中世紀的巴黎,有很多小巷,人群熙熙攘攘,孩子腦子裡“居住”著各種念頭、關聯、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亨利·威爾曼專門花了1年時間來分析兒童語料庫CHILDES(兒童語言資料交流系統),這是一個科學資料庫,其中儲存了幾百個兒童的日常行為用於研究。他發現,2~3歲的孩子平均每天會對12個有關聯的事物進行解釋,或者是提問。“泰迪熊的胳膊斷了,因為我使勁旋轉它的胳膊了。”或者,“兇巴巴的鷹吃肉,是因為肉符合它的口味嗎?”是的,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個小小的哲學家。如果我們願意傾聽孩子,我們會從中學到很多東西,關於世界、關於自己、關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