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讀莊周《逍遙遊》有感

讀莊周《逍遙遊》有感範文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在莊子眼中,如果做到這樣,就達到了絕對的真正的自由。然而,且不說人是否能達到這一境界,就算達到達到了,也是要服從“天地之正”,服從於並非出自內心的規則,這怎能是絕對的自由呢?

可見,絕對的自由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的。人生在世,就一定要有所依託,有所服從。不然,連使自己活下去的自由都沒有,又怎能追求人生的自由呢?但是,自由在我們生活中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不然,說出“不自由,毋寧死”的人豈不是沒了活下去的理由?那麼,在這自由又是什麼?從何而來?

答案是,這自由是範圍內的自由,來自於自律的自由。

當然,這種自由在老莊學說中難以找到它的.蹤跡,我們只好回頭來看看孔子老人家是怎麼說的。《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欲,從中似乎品出了自由的味道。可這個自由,是與限制自由的規矩相共生的,但卻可以做到“不逾矩”。正是自律,使得這水火不容的兩種事物能夠和諧共處。

借用弗洛伊德的理論,我們一個人可以看作是自我,本我,超我的複合。自由,即是物質的我能夠服從“自我”的所思所想。而“自我”的所思所想,又收到“超我”的影響——即那個道德理想中的我。而自律,正是“超我”對“自我”的掌控,使通往自由的道路。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當一個人自律了,他的所思所想都將是從超我的角度出發。而超我的需求,往往不會逾越法律道德的底線。也就是說,內心所想,即為我之能做,也就達到了自由的境地。

就我們學生而言,我們的“超我”很有可能是勤奮努力,可以獲得高考優異成績的高中生。如果自律,我們所想要的便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麼,我們便不會認為諸如不準使用手機等等的條件而感到受限,因為它們並不是我們內心的渴望。只有當我們不再能夠學習,去追求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們才會感到自由受挫。所以可以說,如果這樣,我們就實現了自由。

自律,使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