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音樂賽課深圳聽課反思總結

音樂賽課深圳聽課反思總結

20xx年12月7日至15日,我有幸來到深圳市深圳大學,在元平體育館觀摩第七屆全國中小學音樂課觀摩活動。體育館容納7000人,8日上午8點半開始聽課4節,下午2點聽4節,總共聽了41節。這次觀摩創下往屆的幾個“最多”:評委36人,以往是7人;聽課教師有上萬人前來聽課;志願工作者200人,忙到晚上12點。此外,裝置最先進,兩個大螢幕目前是全國最先進的,象畫報一樣清晰。最讓人感動的是評委的辛勤勞動、參賽老師的精彩課堂。

下面,就這次觀摩活動談談自己的收穫與反思。

一、教師對教材資源的選擇豐富

本次觀摩的課型很多,低中高段分佈均衡,每段都有欣賞課、唱歌課,教師對教材的選擇很豐富,有西方的管絃樂、中國的民樂,還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北京的《蟈蟈和蛐蛐》、黑龍江的《喜歌》、重慶的《打棗》、江蘇的《打麥號子》。

二、教師對教材透徹的分析

一個老師上課上的怎麼樣,首先取決於對教材的理解。理解得越透徹,就能挖掘越多的特點。音樂課也不例外。例如,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丁豔茹老師上的欣賞課《瓷偶女皇》,聽出樂曲裡的人物(音樂形象)、不同人物的情緒變化、描述的故事。江蘇省南通高新區實驗小學馮星星老師上的《打麥號子》,分出樂段、樂句、找出相同樂句、關注不同之處、恰當的演唱方式等等。安徽省銅陵市第七中學的洪劍老師上的初一《沂蒙山小調》,可謂是對這首歌曲剝繭抽絲般分析,對音樂曲式介紹詳細準確(魚咬尾)、用山東方言演唱的方法是學生體驗更深。

三、多種方式體驗與認知音樂

音樂是流動的,每個個體在體驗的時候都會有所不同,這些老師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參與到音樂的體驗和實踐中,去認知音樂。例如,廣東珠海市香洲區夏灣小學解翔老師上的二年級《母雞叫咯咯》,在完整演唱以後,沒有直接讓學

生跟琴唱,而是彈出兩種伴奏,讓學生聽哪種談的方法好?學生說“跳躍”,老師就引導學生用啄米的動作體驗“跳躍、彈性”;重慶市巴蜀小學的馬洪磊老師上的三年級欣賞《打棗》,用三種不同樂器的演奏讓學生聽分別代表什麼人物形象(口弦子小姑娘、嗩吶中年人、咔鏘老年人),讓學生上來隨音樂表演人物,體驗音樂的特點是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北京魏巍老師上的五年級《蟈蟈和蛐蛐》,講的是兩兄弟互相炫耀最後被吃掉的故事,在被吃掉的環節時,從音樂要素中(緊湊的節奏、上行的'旋律)找出情緒的變化(平淡——激動——緊張),用北京兒化音來唱,體驗“依字行腔”的特點。山東省濟南第十四中學小學部的王曉老師上的五年級《趕圩歸來阿里裡》,大膽新穎的創編,把阿里裡改成了抒情版、愉悅版、搖滾版,讓學生體驗了創造的力量和音樂不一樣的美。另外,老師的提問都緊扣音樂要素,問題有效,讓學生積極思考、留有想象空間,學生在聽、動中體驗、認知、感知音樂。各抒己見,包容性強。

四、圍繞音樂主體多元化的評價語

以往都是“你真棒、很好”,最全面的範文參考寫作網站怎麼好?好在哪裡?是老師評價時要找出和點到的。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次上課老師的評價語都圍繞音樂來進行評價,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有的老師還很幽默。如山東省濟南第十四中學小學部的王曉老師上的五年級《趕圩歸來阿里裡》,在請學生唱一唱搖滾版、老師為他伴舞時,學生唱得不在調子上,但是掌聲很多,本以為教師忽略過去,沒想到老師落落大方地說:“掌聲多是因為我伴舞得好”、“你不但改變了速度、力度,有點搖滾感覺,還改變了旋律。”既化解了學生的尷尬又激勵了他。後面學生改編時“我知道錯了,你們比我改的還好。”還有其他的,如“我覺得你們還有提升的空間”“同學們都在努力表現音樂,老師太欣賞你們了”“你聽出了節奏上的變化”“你感受到了速度的變化”等等。

五、教師精湛的專業水平

舞蹈、器樂、聲樂等,示範表演後總是迎來全場的喝彩。

六、其他來自學生的感想

上課的是深圳市學生,他們的音樂知識、學習能力很強,能一節課完成兩聲部的合唱、會用柯爾文手勢、會唱簡譜、回答問題語言的表述精彩又個性又不

失幽默,全場老師的掌聲除了送給授課的老師,範文寫作還有很多是被他們精彩感人的表現所打動。

老師們的精彩授課使我大開眼界、收穫頗豐,同時也帶來了對自己平時音樂教育的反思。

一、唱歌教學中老師的範唱還不夠。教師的現場演唱具有直觀形象性,學生會感到特別親切,更具有感染力,更能激發學生的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結合自己的水平,我認為今後在範唱方面可透過兩種形式加強,即自彈自唱和音樂伴奏演唱,以自彈自唱為主。如果重在幫助學生聆聽音準和節奏,多用自彈自唱;如果重在讓學生體會情緒、意境、氛圍,也可用音樂伴奏,這種方式教師的表演性更強。

二、音樂只有多聽,才能熟悉;只有熟悉,才能產生感情。實踐表明,很多很難的流行歌曲,學生往往是聽會的,而不是專門去學會的。聽歌曲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在欣賞中、在活動中、在參與表現中聆聽,要充分利用學生無意注意,在不知不覺中聽熟歌曲旋律。如,邊聽音樂邊用聲勢動作參與表現;邊聽音樂邊用打擊樂器和固定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邊聽音樂邊用律動參與表現歌曲等等。

三、合唱教學中值得反思的現象有標籤式合唱,即一課時內,歌沒學很會,下課前硬加一個聲部進去,導致夾生飯。錯誤意識不在萌芽狀態解決,後患無窮;範文TOP100還有輪唱遍地開花,不是每首歌都可以輪唱的,要拒絕粗放式輪唱。我們該怎麼辦?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大培訓,因為班級合唱教學較之其他領域教學技術含量增大;教材內外結合,精選合唱歌曲,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方法要科學化、多樣化、趣味化,讓學生享受合唱;組建課外合唱團,課外合唱團、課堂班級合唱相互促進;不僅讓學生知其然,還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放手鍛鍊學生;多欣賞優秀合唱團的演唱。

四、一個好的教師不是備一節課,應該是把小學六年的課備齊,這樣才能理清六年裡知識的比重和分配,跟上教育部20年的藝術教育規劃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