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旅遊專業人才需求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業由過去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這就對旅遊管理人才的素質也提出更高要求。經過筆者近年對長江三角洲及大連、山東等地的人才市場的調查分析,現代旅遊企業對於旅遊管理人才的要求體現在:人品重於才能。這一點幾乎在任何企業招聘時都將此條件作為首要條件,作為服務行業的旅遊企業更是如此,所以一般旅行社、酒店在招聘時都打出了“黨員優先”的招牌;紮實的專業基本功。經過調查,78%以上的用人單位明確表示:拒收應屆畢業生,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工作實踐經驗,即使是念過幾年專業書,但大都“幹啥啥不行”,所以讓用人單位談應屆畢業生色變;旅遊業的持續繁榮將主要依賴於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優秀的旅遊管理人才,必須掌握先進的技術、知識和服務的運用,必須具有收集、處理、分析資訊的技能,熟練掌握獲取資訊的工具與技能,如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外語的交流能力等(即我院所提出的五小能力);同時,現代旅遊企業還提出,如果要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同時還應通曉國際“遊戲”規則,瞭解中外旅遊業發展趨勢,並具有國際專業視野,只有這樣才能在國內和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力,同時還要有較強的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及靈活的適應能力與應變能力。

二、旅遊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面對市場所需要的旅遊管理人才,反思自身問題,當前高等職業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還存在的許多問題,如定位不準確,沒有體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特色。主要體現在:知識結構趨同滯後、課程設定重技能輕管理、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薄弱等方面。這使高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趨同性較強,毫無特色可言,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既不能按照中職旅遊管理教育的只注重技能操作,又不能如本科教育的只注重理論教育。首先應轉變觀念,探索高職旅遊管理教育的特點和規律,突出高職特色,儘快實現教育模式的轉變,努力培養實用性、應用型的創新人才。以往的大學教育教學主要是以學科型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上沿用三段式,強調知識性、系統性,忽視實用性、技能性。隨著高校擴招、人才競爭激烈,經濟、社會與科技的發展,我們所培養的眼高手低的學生身上的弊端日見顯露出來,畢業生走向社會,所學非所用,出現了育人與用人背離的現象。這就需要我們轉變思想觀念,整合學校內外資源,加強對學生的培養力度,培養出真正的職業型應用性的旅遊管理專業專門人才。

三、XX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齊齊哈爾職業學院於20XX年開設旅遊管理專業,當年招生15人,近三年學生數成倍增長,現有專業在校生109人,學生來自全國15個省市。

專業透過開設餐飲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旅行社經營與管理、導遊業務、旅遊政策法規、中國旅遊地理、旅遊心理學、旅遊營銷學等課程使學生掌握本專業所需的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標準。經過近三年的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真實職業環境為背景,以學生職業發展為目標,以專案教學法為途徑,工學交替、產學結合”的專業建設思路。

(一)以市場為導向XX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建設發展源於市場、發展於市場、服務市場,真正實現了學院所要求的“辦學以市場為中心”的原則。基於廣泛深入的市場調查,鑑於作為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魅力城市的齊齊哈爾沒有高等旅遊專業教育的現狀,學院申辦旅遊管理專業。透過專業主任走訪齊齊哈爾市及周邊城市旅行社、酒店,發放調查問卷、實地考察,借鑑參考相關兄弟院校該專業建設的經驗形成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大綱(初稿)。為專業建設,使專業面向市場,更好地融入市場,20XX年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專業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吸收了齊齊哈爾市旅遊局局長、扎龍自然保護區專家、齊齊哈爾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國脈大廈總經理等當地相關領域專家,共計10人,由專業主任張靜擔任秘書長。專家委員會不定期應邀到校,就專業建設等問題探討交流提整改意見,為專業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專業主任負責安置學生就業工作,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走向市場,與市場零距離接觸。近年,專業主任利用安置學生就業的機會,深入全國部分地區的旅遊人才市場,利用回訪畢業生收集反饋資訊,以此構建與時俱進的旅遊專業課程建設體系。

(二)以真實的職業環境為背景為了促進學生儘快融入社會、瞭解社會,提高社會實踐動手能力,明確學習目標,從20XX年開始,學院取消暑假、實施第三學期制,即每年的6、7、8三個月,學校不放暑假,由專業主任根據前兩個學期的所學知識,將學生介紹到與所學專業課程相對應的工作崗位上實習,鍛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各專業主任的任務是:選擇落實適合專業學生的實習實訓基地;編制第三學期實習實訓大綱;編寫實習實訓指導書和任務書;指導學生完成“專案作業”。與理論課教學相比,第三學期教學有四個不一樣,即“課堂不一樣,需要創造性學習;教師不一樣,需要自主性學習;教材不一樣,需要研究性學習;考核不一樣,需要實踐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