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職業高中語文學生口語能力培養策略論文

職業高中語文學生口語能力培養策略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各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也越來越多,這就要求各崗位人員既需要有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還需要是超強能幹的全能型人才。為此,需要職業高中畢業的學生在掌握好專業的同時,一定要提高語言交流的口語水準。現在職業高中的學生大都會覺得學好專業就大功告成,自身的漢語早就可以說好寫好了,根本就不需要再為此耗費時間。所以,現在的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境況比較艱難,職業高中的語文口語能力也讓人充滿了憂慮。身為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工作者,在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展開探索性研究,以期為職業高中的語文口語教育提供可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職業高中語文;口語水平;培養能力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越來越頻繁,各領域間、各行業間、包括各崗位間都有必要加強語言交流的溝通能力。這種境況下,不管是語言的教學者,或是接受教育的學生都必須有更現代的意識,清楚地意識到社會發展進步的狀態與要求,接受和吸取有益於自身在社會可以存活、前進的知識,以便輕鬆地迎合當今這種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有紮實的語文閱讀水平,並且還需要有正確、敏捷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需要有體面、協調的口語溝通能力,可以正確及時地掌握好所需要的資源。我們將綜合教學的實際經驗,認真分析職業高中的語文學習中學生對口語水平的掌握情況,就具體問題的有效改善措施進行探討,以此促進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水平提升。

1改變職業高中學生對語文不重視的學習態度

由於職業高中的學生更注重技能性培養,他們認為語文是學習中的.副科,可不給予重視。他們大都覺得只要對本專業知識技能學好才是最主要的,加之他們的文化課程基礎知識並不紮實,學習的水平也不高,對語文的學習缺乏興趣。那麼,怎樣才能改變這種學習觀念呢?首先,教師應採用有趣的言語引導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談吐幽默風趣的人總是可以帶給人們快樂和放鬆的心情,這對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師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其個人教學魅力的展現,更是其基本的素質修養。語文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如果可以有目的地利用風趣的言語教授語文知識,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就可以超越傳統課上古板氣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積極的學習中獲得快樂。其次,用豐富的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職業高中的學生對於語文缺少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是教學課上的學習內容單一,課上的學習氛圍枯燥。語文的課上內容應更加的多樣化。例如教授過程中不能單一地講本課的重點及難點,在職高的課堂上更需要講一些與這一課相關的趣事內容,利用足夠吸引的故事情節引導學生,這樣可以更好地達到語文的學習目的。

2語文課教授中口語水平的培養方法及路徑

2.1朗誦閱讀的訓練

朗誦不僅能使閱讀的人清楚地瞭解文章的結構思想,還是口語練習的主要方式。朗誦能加深記憶、積攢知識、充裕詞語量,能夠讓自身的語言水平更標準得體,從而提升口語的表述水平。所以在教授的過程中,要尤為重視學習自己閱讀、一起讀、接力形式的朗讀,劃分角色朗讀等,會收穫非常好的效果的。

2.2提問回答的練習

課上提問題既可以瞭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練習學生口語表述的水平。老師應時常對學生給予激勵,特別是職業高中的學生,他們在初中的時期因為學習不優秀,極少獲得老師的稱讚與鼓勵,受挫的感覺會更強烈,削弱了自信心,因此在心理上對鼓勵與尊重更為渴望。

2.3對不同課程的討論

在講《雷雨》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出討論的題目,如周樸園是否對魯侍萍動了真感情。這時學生會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仔細地閱讀課文內容,細心地為證明自己的觀點做準備,主動地發表言論,這個討論題目有些感性,學生多多少少都有要說的話語,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2.4對文章內容複述

在深刻清楚的基礎上,把所閱讀的、所聽的內容、現有的語言資源,參照所要求的複述出來,複述能夠培養記憶力、對事件的總結力、對內容的理解能力,練習學生體系、連線貫通的口述表達水平。

2.5對話的練習

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是相互交流情感與思想的主要方式。教師在授學的過程中應時常地激勵引導學生對各種物件、各種場合,選用合適的話題交流對話練習,並引導學生去一些公共的場所利用不認識的人實行對話練習。使學生不怯場,開放大膽地與人交談。

3結束語

口語的確需要練習與培養,並且還要按照一定的步驟、適合具體情境地加以練習與培養。將口語練習好,更加需要師生之間持續不懈地積累與積極主動地練習。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更需要增強我們矯健敏銳的思維,以及高雅雄辯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晶.重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3).

[2]王志凱.論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思維訓練[J].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8,29(1).

[3]劉曉陽.聽說結合、培養口語交際能力[D].暨南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