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高中語文教材表達交流模組編排研究論文

高中語文教材表達交流模組編排研究論文

摘要:語文教材是語文課程的根本,教師對語文教材的研究和使用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研究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明確教材呈現方式。透過分析現行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表達交流”模組編排的優勢和不足,提出“表達交流”模組編排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人教版;語文教材;表達交流;模組編排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表達交流”模組包括寫作和口語交際兩部分。寫作是指導學生寫什麼、怎麼寫,使學生在人文素養和寫作方面都得到提高。口語交際透過朗誦、演講、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表達交流”部分經常被忽視,難以很好地發揮其價值。

一、“表達交流”模組編排的特點

(一)遵循課標要求,體現語文課程的根本屬性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部分開宗明義地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1]。同時,在“課程目標”中的“表達交流”部分列出11個教學目標,這些目標指導教材的編寫,教材的編寫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這些目標。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表達交流”部分共五冊,每一冊又分為四個專題,這四個專題構成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集中掌握其中的一種表達方式,並能夠很好地將這一方式運用到寫作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集中編排,科學分佈

寫作部分在“表達交流”模組按單元集中編排,每個單元都由話題探討、寫法借鑑和寫作練習三部分組成。教材在“閱讀鑑賞”模組,將課後閱讀與寫作訓練相結合,實現了科學編排。此外,閱讀部分的課後習題還設定了一些實踐活動,如牆報、科普講座、讀書研討會等,引導學生聯絡自身生活實際,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的素材。“梳理探究”當中有很多寫作訓練,主要是訓練學生寫探究性的作文,有助於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些寫作練習共同構成教材的寫作系統,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口語交際”部分的編排包括三大子系統:在“表達交流”模組設計專門的口語交際單元,依次是朗誦、演講、討論、辯論和訪談,強調給學生更多的鍛鍊機會;在“閱讀鑑賞”模組的“研討與練習”中,設計相關的口語交際練習,如朗讀、複述、背誦、討論等;在“梳理探究”的專題活動中設計相關的口語交際練習。

(三)科學安排,大體有序

高中必修五冊教材按文體編排教學單元,以讀、寫、聽、說能力訓練為主,分配均衡。各個“表達交流”模組之間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同時,該教材注重語言實踐,加強了作文訓練和聽說訓練。從縱向來看,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從朗誦、討論、演講、辯論直到訪談,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從橫向看,每一個口語交際主題的編排與整冊教材內容相契合,使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更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掌握。

二、“表達交流”模組編排的改進建議

(一)適當調整寫作部分的主題設定

透過調查發現,高中階段的教學中“表達交流”部分雖然在教材中有獨立的模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並未落到實處。因此,需適當調整寫作部分的'主題設定,使教材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教學。首先,主題的設定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和學生生活實際。如,必修二中“直面挫折,學習描寫”專題,這一個專題主要圍繞“描寫需要注意的問題”展開,但是以“直面挫折”為話題引導學生學習描寫不是很恰當。現階段的高中學生生活環境較好,不能夠很好地理解“挫折”。因此,以“挫折”為話題引導學生學習描寫,難以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學生也寫不出優秀的文章。教師可以將其調整為“走進生活,學習描寫”,引導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此外,主題的設定要聯絡實際生活,選取對學生成長和發展有益的時代性素材,進行合理的編排,培養學生關注當下生活、思考現實問題的習慣。

(二)“口語交際”部分需編寫相關的心理學知識

口語交際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言語心智技能的訓練,是個體從內部言語形式出發對言語實踐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教學活動[2]。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會遇到表達技巧方面的問題,還會遇到一些心理障礙,這些心理障礙直接影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3]。因此,在教材中應適當編入一些心理調節的技巧。可以設定“心理諮詢”版塊,在這一板塊中編寫一些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能夠用到的心理調節策略。例如,在“演講”這一專題中,可以編排自我暗示法、目光接觸法,讓學生透過自學這部分內容,能夠在演講中做到自信地表達。此外,在教材中要編入相關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在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切合學生實際的訓練。

三、結語

只有教材的編寫科學合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才能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用教材教”,真正提升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曼殊.心理語言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3]玉松泉.語文教學心理學基礎[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