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的教師教例評析
[教例簡述]
這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步驟。
一、認知性默讀,要求:
1、全班同學認真閱讀全文,閱讀中注意讀課文註釋。
2、粗知全文大意。
二、激情誦讀,要求:
1、全班同學大聲、自由地誦讀全文。
2、每人至少誦讀二遍。
3、力爭讀得順口,上口。
三、質疑性朗讀。要求:
1、從課文第一段起,同學們提出自己不懂的內容,請老師解答,同學們做好課文旁批。
2、教師答疑,每解決一段,同學們便朗讀一段。
四、鞏固性復讀。要求:
1、學生分為四人學習小組。
2、每組同學從課文第一段起復述課文,複述一段,誦讀一段。
3、每個同學都必須參加複述。
五、比賽性競讀。要求:
1、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四段。
2、請同學們自告奮勇起來朗讀第四,看誰讀順暢,有情感。
3、在競讀過程中,其他同學要小聲地跟讀。
六、體驗性背讀
1、教師介紹文言文快速、準確背誦的方法:如分層背譯法、語言標誌法、嘗試搶記法、誦聽背誦法、整體反覆法等等。告訴學生不管用哪種方法背誦,都要理解文意,理解文路,都要抓住文章表達的突出特徵。
2、學生試背課文第四、五兩段。
[評析]
這一節課的教學線條清淅,教學層次分明,教學容量飽滿,學生活動充分,這是顯而易見的優點,可以不作深入的評析。
問題是我們要思考一下,教者為什麼要如此這般地安排誦讀。
原來,教師是在準確地按照教材的標高進行教學。
義務教材把誦讀放在突出地位,作為首要的教學方法、教學環節和一項主要的教學要求,貫穿文言文教學的訓練體系,並對文言文的誦讀要求作了有層次、有系統的安排,提高了誦讀要求,加強了誦讀指導。教材中編者有文言文31課,含短文27篇,詩詞曲33首,其中有28課的21篇短文和33首詩詞曲要求背誦,特別是五、六冊的文言教讀課文都把背誦作為訓練重點的.首項要求,是訓練中的重中之重,並在練習中把文言課文的誦讀作為訓練的第一個層次,義務教材還授之以法,就如何掌握停頓、重音、語調、語氣等進行朗讀指導,並就如何利用修辭特點、分段記誦、抓內容層次、抓關鍵性語句、抓文脈、抓思路等進行背誦指導。課文裡面有一些更細的線條,如:①對文言文虛詞語氣的辨別體味;②文言句子節奏的處理③文言長句的連讀與讀斷④甚至於修辭語氣(如《馬說》要求讀出排比語氣,感嘆語氣,反問語氣及推斷的語氣)等等,都需要我們進行認真而又細緻的理解,在教學中作出相應的安排。
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環節,這是教材規定了的。
教學的標高是一條路,這個教例告訴我們,教學中先要抬頭看路然後才能埋頭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