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業經濟管理

綠色農業途徑分析的論文

綠色農業途徑分析的論文

摘要: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而發展綠色農業模式則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沿點。在世界農業現代化的程序中,農業部門採用現代化的設施及農業機械裝備,依賴大量的投入化學肥料、農藥、殺蟲劑、除草劑,用高投入換取高產出。這種農業即使考慮到生態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也不很全面,因此這種現代農業是不完備的。

關鍵詞:環境綠色農業意義途徑

利用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在一定行政區域內生態良性迴圈,實施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為綠色、有機農業、無公害農產品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證。

森林、草原和溼地等自然生態系統是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起涵養分,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維持生態平衡等作用。自從有農業以來,人類對自然生態的破壞日益加劇。然而,我國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是在最近50年來迅速擴大的,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對環境的破壞,為了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2000年以來,黑龍江省在建設生態省的工作中將保護黑土地,合理退耕作為一頂重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在現代農業的架構下,出現了白色農業、藍色農業、黑色農業、旱作農業、節水農業、立體農業、設施農業、觀光農業等50多種農業模式。現行的這些農業模式有各自的特徵和不足,都是從某一方面、某一技術層面上提出的,因此,具有很大的侷限性。綠色農業則站在現代大農業的高度,用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與相互和諧的理念貫穿到綠色農業的全過程之中,因此說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最佳選擇。

一、綠色農業的內涵

綠色農業具有“三先三保一個提高”的鮮明特徵,並且強調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和諧。“三先”就是將先進的工業裝備、先進創新的科學技術、先進的現代管理理念和綠色農業的概念融合;“三保”就是確保農產品安全、確保生態安全、確保資源安全;“一個提高”就是增加農民收入,增加企業收入,增加財政收入,進而提高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

綠色農業主導模式具有三大內涵。一是倡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追求的是清潔生產、綠色產品和資源迴圈利用,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對生產、生活廢棄物實行資源化處理,對農業野生資源加強保護和利用,逐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二是倡導樹立“以人為本”的戰略思想。提供營養合理、衛生安全、數量充足的食物是綠色農業發展的基本功能,綠色農業強調安全但不拒絕農藥、化肥的合理應用,符合我國食物安全戰略。三是積極倡導和貫徹農業全程一體化管理的理念,把優質、安全、營養的綠色食品作為終端產品的生產,轉化為產前、產中、產後的全過程控制。同時,也注重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推進都市農業、觀光農業等的發展。

綠色農業核心理念是科學、安全、高效、和諧。綠色農業將市場、資源、生態等約束變數內生化到農業體系,變事後監督為過程控制,強調農業整個產業鏈條的標準化,注重農業的經濟效益和多功能性。

我國綠色農業的概念和模式是在總結國內外可持續農業、有機農業以及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實踐基礎上提出的,因此比較全面、科學、內涵豐富。

二、積極推動綠色農業模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綠色農業是真正的貿工農一體化。綠色農業把農產品按產業關聯度,拓展為一個系列,在綠色種植、養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實行一體化經營。既強調產前的環境監測,又強調產中投入品的標準,還強調產後的綠色加工、銷售,既具有種養業的環境標準、生產標準,又有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的生產標準和環境標準,透過企業建立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保證加工原料的'品質劃一,質量達標。

其次,由於綠色食品的收購價明顯高於常規農產品(一般比普通農產品價格高40%左右),綠色農業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由於綠色農業倡導以保護優良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生產安全優質產品為核心,堅持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努力實現農業的良性互動而不是惡性迴圈,所以綠色農業特別強調可持續發展。

綠色農業概念的提出是基於以下現實背景:一是源於提升我國綠色食品發展的需要;二是基於現代農業環境的汙染逐年加重,農業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嚴酷現實;三是農產品安全性不夠等問題凸顯。

我國目前正面臨著農業人口多,資源少,生產規模小,勞動生產率低等問題,已無法透過增加更多的農業資源來增加農產品的生產,只能透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途徑來解決。因此,大力提倡的綠色農業模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發展模式。只有選擇綠色農業模式,才能做到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生產和保護結合,合理開發和利用結合。只有將綠色農業發展模式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健康發展,更加符合人類生存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

三、發展綠色農業的有效途徑

生態示範區,就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協調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建設為主要物件,在一定行政區域內生態良性迴圈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的持續發展的相對獨立又對外開放的社會、經濟、自然的複合生態系統。

1、充分利用自然優勢,是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自然優勢包括有利於開發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豐富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人口的增加,環境汙染是不斷加重的,為此從“九五”開始加強了對環境汙染的治理力度,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同時對造紙、乳品、糖甙、製藥行業的汙染以及醫院汙水和生活汙水的水汙染,進行了有效的治理,使排出的煙、放出的水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在治理汙染的同時,積極植樹造林。這些措施使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形成良性迴圈,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使生態環境得到最佳化。

2、促進”三位一體”的整體推進。發展生態農業以來,人們先後制定了四作物包括土壤、水源、空氣、種子、化肥、農藥及產品質量、運輸、儲存等內容的《A級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22項;根據國家頒佈的有關標準,結合實際情況,總結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四大作物化學滅草,防治病蟲害的26種二元、三元配方。規定了節制使用的農藥品種;制定了高溫堆肥的衛生標準,化肥的使用標準,對空氣、水、土壤汙染物濃度作了具體規定,為農業標準化生產、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營造氛圍,加大農業標準化推廣實施的力度。農業標準化的實施,農產品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在生產環節,必須從生產者的教育、引匯入手,使他們能自覺保護農業環境,實行科學種養,提高產品質量。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有關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的宣傳,增強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氛圍。

4、從點到面,逐步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市場準入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市場準入制度,是指透過有權開展質量認證、認定機構認證、認定的農產品或經檢驗質量安全衛生指標符合國家、行業、地方食品安全衛生標準、無公害標準的農產品准予進入市場流通的制度。同時,要在市區農貿批發和零售市場設立綠色農產品專區、綠色專櫃和專門攤位或者建設專門的綠色農產品市場,以此來推動和促進綠色消費,打響綠色品牌,滿足人們對營養健康食品的需求。

透過生態示範區建設,充分利用自然,走生態農業之路,抓好生態恢復與建設,可大力開發有機(綠色)農業,向國內外提供大量清潔食品,有利於人民健康和提高我國出口食品的國際聲譽。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以來大規模單純農業開發所帶來的生態失調和環境惡化趨勢,必將極大地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