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管理人才培訓模式建設探討論文
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趨勢的日益突出,物流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力量源泉,被業界稱為“第三利潤源泉”。但與之相適應的我國物流人才的培養,尤其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卻未能及時跟上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步伐。本文試從基於職業需求的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訓角度,談談我國物流管理人才培訓模式建設中應把握的幾個方面。
一、科學定位,合理定位培養目標
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部分。物流非學歷教育通常是指對物流在職人員的培訓。其培訓層次劃可分為三個層次:(1)高層物流管理人才。該類人才不僅要求從業人員知識面廣,而且要有較強的戰略判斷和把握能力,能敏銳地發現市場的變化,對物流的各個環節進行宏觀調控。該層次的培訓旨在圍繞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加快培養一批職業化、現代化、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物流企業家。(2)中層物流管理人才。該類人才主要對物流運作的某一部門進行管理,他們必須熟悉自身從事的物流環節的運營,使本環節的物流工作進行得更有效、更合理。此外還要有整個物流大系統的理念,並協調配合相關部門,使整個物流系統合理化、科學化。(3)基層物流管理人才。該類人才主要定位於從事基層具體物流作業的管理,如交通運輸、倉儲保管、包裝、裝卸搬運、配送、物流資訊處理等不同的專業管理人才。此層次培訓量大、培訓面也最廣。因此,各培訓中心,在每次開班前,應準確定位,做好培養目標設計,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
二、整體籌劃,最佳化培訓課程體系
科學、實用、可行的課程體系,是提高人才培訓質量、形成鮮明培訓特色的`關鍵。課程體系的設定應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教學實習和綜合實習等。其中專業基礎課的任務應向學員傳授從事物流管理業所必需的專業基礎知識,強化職業技能訓練;專業課程的設定,應按照相應的職業崗位(群)的知識、能力要求設定,突出其綜合性和實踐性。綜合實習是培訓畢業前的頂崗實習和有必要的畢業設計等。在安排培訓內容模組方面,還應貫徹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突出物流管理能力為本位的培訓指導思想,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的原則,根據學員基礎狀況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同時,還應貫徹學用結合的原則,在細分培養層次的基礎上,遵循教育培訓規律,適應物流職業培訓的發展趨勢,體現先進的教育理念,精心編寫系列精品教材。
三、著眼需求,組建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高素質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培養人才的水平。物流學科是一門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綜合性學科。物流產業又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複合產業。對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不僅要懂得物流技術,又要懂得物流經濟;不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術,更要掌握供應鏈流程,熟悉現代資訊科技。這就需要他們具有廣博的知識,如跨國貿易和通關知識、倉儲運輸專業知識、財務成本管理知識、安全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等。與此同時,他們還應具有能接受現代物流理念,系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強烈的管理願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戰精神等基本素質。這對現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從我國目前從事物流培訓的教師知識結構來看,大多數物流教師是從宏觀經濟學、營銷學、交通運輸學、管理學、物資管理等專業教師轉型而來,多數缺乏物流業從業經驗,總體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著眼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組建適應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訓需要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是當前各培訓中心迫切而十分必要的工作。
四、以人為本,科學制定培訓實施計劃
與學歷教育相比,物流培訓物件比較複雜。同一個培訓班次,每位學員的工作經歷、職位、教育程度、工作性質等各不相同,特別是職位的不同,繁忙程度不均,對培訓時間,培訓需求也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要求。而每期培訓的開展一般持續2~3個月,時間長,跨度大,要佔用大量的休息時間和假期時間。因此,要保證全體培訓人員按時參加培訓,提高培訓效果,不僅要把培訓物件個體、群體的需求、特點摸清楚、研究透,還要把參培人員的崗位和工作要求等提前摸清楚、研究透,根據培訓目標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明確各培訓階段的培養目標,以人為本,科學制定培訓實施計劃,確保較高的到課率,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
五、注重質量,精心課堂教學設計
美國教育學家史密斯(P·L·Smirch)和拉根(T·J·raglan)認為,:“教學設計是指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資料、教學活動、資訊資源和評價的具體計劃的系統化過程。”教學設計於20世紀60年代末形成和發展起來。自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以來,就以它獨特的程式化、精確化和合理化現代教學技術的魅力,在教育技術領域獨領風騷,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青睞。物流培訓工學矛盾突出,如何提高有限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培訓效果,進行培訓課堂教學設計就顯得十分必要。在進行教學時,要針對各次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學員情況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精心設計。在培訓方法的選擇上,應結合成人學習特點,多開展案例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教學組織方式鍛鍊、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有的放矢,強化實踐教學
教育部部長賙濟曾在第二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指出:“知識來源於實踐,能力來自於實踐,素質更需要在實踐中養成。”物流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產業,環節多、系統性強、科技含量高。物流培訓,理論與實踐聯絡緊密。而目前的物流教育多數片面注重物流理論的傳授,缺乏對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師大多缺乏物流業從業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弱。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培訓中心實踐性培訓設施裝置還不完善,學員畢業時也沒有組織到正規的現代物流企業參觀實習。這對於從其他行業轉型而來的非物流行業學員或非本專業在校學生來說,如果缺少這一環節,培養出來的學員就只懂物流理論,缺乏實際動手能力,眼光手低,顯然不能滿足物流企業的要求。因此,在培訓過程中,加強這一部分學員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非常必要。
七、持續改進,建立反饋機制
高質量的物流培訓建立良好的信譽,良好的信譽吸引廣泛的生源,廣泛的生源帶來更多的資源,更多的資源支撐培訓中心更好地發展。這是物流培訓中心生命成長的良性迴圈。物流培訓週期短,見效快,從量上可迅速緩解社會對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但培訓人才的質量卻要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出來。如何培養合格的現代物流管理,培養受物流企事業單位歡迎的人才,這是當前國內各培訓中心應時刻關注的課題。對此,不妨借鑑近年來在國內高校中掀起的高校本科評估、院校評價熱潮,完善培訓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反饋機制,持續改進培訓質量。培訓質量反饋機制的內容應包括:課堂培訓質量與反饋制度,考核成績統計分析與反饋制度;畢業學員跟蹤調查與資訊反饋制度等。
八、品牌經營,創新發展
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成熟,品牌已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教育也進入了一個品牌競爭的時代。樹立培訓品牌、建立培訓品牌經營戰略也成為物流培訓面向市場和最佳化培訓資源配置的必然選擇。物流品牌價值一般體現在參訓學員參培意願、對培訓質量的認可度、培訓特色等,反映在培訓中心的知名度、培訓老師的授課質量(學述造詣水平、實踐經驗豐富度等)、培訓實施計劃與的科學性、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培訓課堂組織的正規性、教學法的合理運用、培訓反饋機制的完善及對學員傳達資訊的靈敏度等方面。此外,建立物流培訓品牌時,還應把握物流培訓本身的公益性質,把品牌經營建立在物流產業公益服務的基礎之上,避免物流培訓成為獲利的工具,而喪失培訓本身的屬性。
參考文獻:
[1]王健.我國物流人才教育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
[2]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等.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