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圓的認識教學分析
篇一:圓的認識
(一)在活動中整體感知
1.思考:如何從各種平面圖形中摸出圓?
2.操作並體會:圓與其它圖形有怎樣的區別?在交流中整體感知圓的特徵。
(二)在操作中豐富感受
1.交流:圓規的構造。
2.操作:學生嘗試畫圓,交流中歸納用圓規畫圓的一般方法。
3.體會(學生第二次畫圓):如果方法正確,為什麼用圓規畫不出直線圖形或是其它的曲線圖形?
4.引導(教師示範畫圓):使學生將思維聚焦於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體會到圓規兩腳距離的恆等,恰是“圓之所以為圓”的內在原因。
(三)在交流中建構認識
1.引導:引導學生將上述距離畫下來,由此揭示圓心及半徑,進而介紹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徑有多少條、長度怎樣,你是怎麼發現的?
3.概括:介紹古代數學家的相關發現,並與學生的發現作比較。
4.類比:先介紹直徑,進而引導學生藉助類比展開思考,發現直徑的特徵,並提出同一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5.溝通:圓的內部特徵與外部特徵之間具有怎樣的有機聯絡?
(四)在比較中深化認識
1.比較: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中類似等長的“徑”各有多少條?圓的半徑又有多少條?
2.溝通:這些正多邊形與圓這一曲線圖形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絡?
(五)在練習中形成結構
1.尋找:給定的圓中沒有標出圓心,半徑是多少釐米?
2.想像:半徑不同,圓的大小會怎樣?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3.猜測:不用圓規,還可能怎樣畫出一個圓?在交流中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半徑、直徑之間關係的認識。
4.溝通:用圓規如何畫出指定大小的圓?
(六)在拓展中深化體驗
1.滲透:在與直線圖形的對比中,揭示圓的旋轉不變性。
2.介紹:呈現直線圖形旋轉後的情形,再一次引導學生感受圓與直線圖形的聯絡,體會圓與旋轉的內在關聯,豐富對圓這一曲線圖形內在美感的認識。
篇二:《認識圖形》單元教學分析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分這些圖形。
2.透過拼、擺、畫、折等活動,使學生直觀感受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
3.透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受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4.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感受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並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周圍的世界。
二、內容安排及其特點
1.教學內容和作用
本單元是學生正式學習平面圖形的開始。由於學生難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與平面圖形相似的物體的某一部分,因而,學生學習平面圖形要比學習立體圖形困難。也正因為如此,教材在修訂中將這部分內容放到了一年級下冊。教學的內容也只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在由立體圖形描畫出平面圖形並分類的活動中,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二是透過用同樣的平面圖形進行拼組的.活動,初步體會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三是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具體結構如下。
2.教材編排特點
(1)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以與立體圖形的認識相類似的編排方式進行編排。
本單元整體的編排結構與立體圖形的編排類似,分為知識的引入(描畫)、知識的教學(分類)、知識的應用3個層次,形成了教材編排結構上的一種“節奏美”,教師也更容易把握教學的層次。
考慮到學生已經能夠辨認立體圖形並且初步感知了立體圖形的特徵,教材在編排這部分內容時,充分利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從描(畫、印、拓)
出簡單的立體圖形的麵人手,引入平面圖形,既滲透了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係,又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舊知去探索新知。
(2)精心設計各種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同時積累關於圖形認識的基本的活動經驗。
這一特點也反映了幾何學習的一個特點。例如,例1的用積木畫出平面圖形、第3頁“做一做”第2題的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既滲透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又讓學生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徵。又如,例2的拼組圖形、第6頁的第4題等,都是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有所感受,有所體驗。
(3)選取的題材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生動有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材中所採用的畫、折、剪、拼等活動,都能調動學生多感官的投入,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七巧板這一素材的引入,既讓學生感到熟悉,又由於其千變萬化而易引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同時又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人數學學習中。
(4)活動的設計具有開放性,既可以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又能促進學生更深入地思考。這在例3、練習一的第4題等內容中體現得非常充分。
三、教學建議
(1)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的意識和能力。例如,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物體的表面分別是什麼形狀的,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相同,等等。
(2)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形成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可以讓學生透過摸一摸、畫一畫、拼一拼等活動,充分感知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
(3)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建議用3課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