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電子技術/半導體/積體電路

細述電子技術應用的現狀和改革措施論文

細述電子技術應用的現狀和改革措施論文

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大產業。從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階裝備製造產業,到網路通訊、生物醫療、家用電子產品、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等民用產品製造產業,電子技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應用電子技術是一門以電子技術的應用為目的的專業,而高職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能夠綜合應用電子技術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1.高職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現狀和改革的必要性

1.1 企業需要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2014年春節後,深圳人才大市場招聘資訊顯示電子行業的用工需求排名第一,其中電子電器製造類企業對一線生產崗位以及有2~3年專業工作經驗的技術員、工程師、研發經理等崗位的用工需求量很大。其中,電子類企業一線生產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很低,初高中畢業生甚至是一般的農民工就能上任,而研發經理、工程師、技術員等卻比較緊俏難招,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緊缺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1.2 什麼是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素質高”表現為以下3個方面。

第一是職業技能高,包括掌握基本的職業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規範,樹立基本的職業意識,形成較完備、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等。

第二是職場應變能力強,包括及時把握職業的發展趨勢和最新動態,自主學習新的職業技能;掌握最先進的`相關職業理念和操作方法;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的知識結構等。

第三是專業創新能力強,包括不斷髮現現存事物的缺陷,不斷找出新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根據工作的需要提出創造性的設想,並能夠具體實踐、操作和開發;進一步擴大知識面,以適應其創新的各種要求等。

1.3 高職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電子電器製造類企業招工數量大,尤其是高素質技能人才緊缺,並且招到也很難符合企業要求,需要再培訓才能上崗。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高素質技能,使其快速適應崗位要求呢?近年來,筆者學校展開了以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的的專業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2.高職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2.1 構建“崗課證相融通”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定位是專業教學改革的第一步,也是關係到教學改革是否成功的關鍵第一步。湖南省現有電子資訊產業工人12萬左右,其中高階工以上的髙級技能人才只佔技術工人總量的6%,這一數字遠低於發達國家30%的標準。在“十二五”發展綱要中,湖南省明確將電子資訊產業和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經過多次調研和研討,課題組確定了該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定位是對接湖南省戰略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一一電子資訊產業,適應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產業鏈。並且,專業依託行業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工作機制,校企共同進行專業建設。

“職業崗位、專業技術課程、職業資格證書”是“崗課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3個內涵要素,“崗位技能訓練、工學結合課程教學、職業資格認證”三者融為一體的教學實施是“一體化”的內涵。為了構建“崗課證”一體化培養模式,首先,廣泛調研和聽取來自企業一線行業專家建議,確定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覆蓋哪些職業崗位(崗位群),毎個崗位需要哪些知識和能力;其次,再分析這些能力之間的邏輯聯絡,將能力分類、分層、分先後,與課程相對應;最後,透過職業資格考證,檢驗學生是否達到上崗所要求的熟練程度。

2.2 重構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層次化、模組化”專業課程體系

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教學強調學習者在動態的行動體系中生成與構建整合了實踐知識與理論知識的“工作過程”知識,從而滿足社會或職業對教育或個性的需求,實現學習者在職業生涯中的可持續發展。

課題組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對電子資訊產業中電子裝置裝接、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中機車電子裝置維修除錯等工作崗位開展調研、分析、歸納,得到了生產管理等4大崗位群和電子裝置檢修等23個典型工作任務;確定了培養生產製造、技術服務、設計開發三層次。目標,以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平臺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等五大理實一體課程模組為支撐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層次化、模組化”課程體系。

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出發,遵循典型的工作過程“6要素”原則和抽象的思維過程“6步驟”原則,進行課程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改革。以《電子電路的分析與應用》課程為例,課題組根據課程的特點,進行課程學習情境的教學環節設計。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用合宜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施,積極探索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根據職業資格考核要求進行課程的考核,合理設計考核內容,制定考核標準,採用多元化的考評方式,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課程考核。

2.3 建設與專業課程配套的教學資源

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與2?3個企業保持長期聯絡,成為合作單位,安排專業教師參加企業的生產實踐鍛鍊,並深入到企業生產、技術革新和科研中,逐漸形成髙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建成“公司+車間”的實訓基地模式,採用企業當期主流生產性裝置和自主開發的先進虛擬模擬軟體,虛擬現實與真實產品生產結合,開發基於真實產品的實訓專案教學資源,滿足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鑑定、產品研發與生產四大功能需求。

建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積極探索名師課堂、慕課、微課等資訊化教學形式的應用,滿足教師、學生、員工、社會學習者終身學習需求。

3.高職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效果

經過近3年的專業教學改革實踐,筆者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思路更加清晰,專業教師的教學目標和個人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學生透過專業課程的系統化學習,掌握了基礎的職業技能,具備了一定的職場應變能力和專業創新能力,得到了老師和用人單位的認可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