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文案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體會測量時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的重要性,進而體會引入較大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長度單位米,認識表示長度單位的符號“m”。初步建立 1米的實際長度表象。
3.在實際測量中理解1米=100釐米。
4.透過實際測量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以及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表象。
教學難點:理解1米=100釐米。(調整為:建立1米的正確認知)
教師準備:1支7cm長鉛筆、12把米尺、學生尺、1根長繩、1根1米長繩子、雙面膠、剪刀。
學生準備:學生尺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測量鉛筆的長度需要什麼工具?測量所得資料要用什麼作單位?
2.用釐米尺測量老師手中鉛筆的長度。
(學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師強調測量時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對準鉛筆的左端。)
【設計意圖:透過測量鉛筆的長度,既複習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又為接下來的測量黑板的長度打下基礎。】
【教後思考:透過對釐米和釐米尺的複習,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上節課所學知識的鞏固認知,另一方面可以為新課學習做鋪墊,達到“教結構用結構”的作用。這兩節課的教學結構基本上都是:情境匯入——認識工具(米尺或釐米尺)——認識米(或釐米)——透過測量充分感知1米(或1釐米)有多長,進而建立1米(或1釐米)的實際觀念。】
三、引入新課
1.情境匯入。
(1)課件出示小動畫:量黑板的長度。(先是用釐米尺
量,後改用米尺量)
【設計意圖:透過測量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用釐米量較長物體的不便利,從而產生困惑,積極主動認識米。】
【教後思考:這個環節原打算讓一個學生來講臺上實際操作,但在上課之前又覺得有點費事兒,於是改成了觀看動畫。相比之下覺得改變後雖然節約了2分鐘左右時間,但給孩子們留下的印象不足夠深刻。根據研討中小組其他成員的建議,若改成師生比賽或是兩個學生比賽,應該可以更高效一些。】
2.點明課題
量較短物體的長度,用釐米尺就行了,但量較長的物體長度,用老師手中的尺子測量方便了,像這樣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認識米 用米量”。(板書:認識米 用米量)
四、探究新知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師:老師的身高是1米65釐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已有經驗進行估計,並貼上標籤)。
【教後思考:這個環節耗時很長,而且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應該是以下幾點:一是鋪墊不足,要求不夠明確,以至於一開始孩子們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圖何在;二是老師的身高對孩子們來說是陌生的,1米65釐米看似是一個估測的依據,但實際上孩子們並不知道如何去使用這個資料,於是就乾脆不用;三是這一環節中孩子們更多的是關注於貼在老師身上的彩色紙條,而忽視了問題多本質——一米有多高。這一環節如果能夠從孩子們自己的身高入手,這樣的話效果可能會好一些。】
那怎麼才知道誰估的最接近呢?
(生:用尺子量。)
師: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釐米尺嗎?
(生:不是,應該用米尺。)
師:好,那接下來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米尺”。
【設計意圖:從估測老師的身高中的1米入手,學生肯定興趣很高,在此過程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長,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估測意識,也為建立1米的長度單位打下了基礎。】
【教後思考:整個環節孩子們確實挺活躍的,但是由於操作不當(演示時大部分學生看不到;活動組織不嚴謹導致有的孩子趁機開小差),導致部分孩子無法完全參與進來,進而轉移注意力。結合小組研討中各成員的建議以及自己的'思考,這個環節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設計:
設計一:先讓孩子們報自己的身高,再根據自己的身高估測1米的高度,然後引入測量工具——米尺,之後再利用米尺準確測量,明確1米的高度,最後尋找身邊的1米(如1庹,窗戶高度、電棒管的長度等等)。這種設計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設計相同,是先估測,再認識米尺,最後準確測量,再聯絡生活尋找1米,只是主體由“我的身高”換成了孩子們自己的身高,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應該效果會好些。
設計二:在認識米尺之後,直接用米尺準確量出自己身高中1米的位置,建構1米的認知表象,最後尋找身邊的1米(如1庹,窗戶高度、電棒管的長度等等)。這種設計的確有助於較好的建立1米的認知表象,而且會更高效,但是缺少了估測的環節,原本孩子們就缺乏“估測意識”,估測能力的培養應透過不斷地滲透,一點點培養起來。】
2、認識米尺。
出示米尺。
(1)談話:每個小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用它來量比較長的物體就容易多了。
請大家拿出你們的釐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數字相同,都是從0開始,從小到大排列;刻度線相同,兩根長刻度線之間相距1釐米,兩根長刻度線之間有9跟短刻度線,其中正中間一根稍微長一點。不同之處就是釐米尺較短,數字較少,而米尺較長,數字也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個刻度)100刻度就是100釐米就是1米。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米=100釐米。
【設計意圖:透過觀察、對比、思考學生自主發現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
【教後思考:透過對 米尺和釐米尺的對比觀察,孩子們對米尺和釐米尺基本上都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3、用米尺量。
(1)提問:到底老師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呢,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後,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籤。)
小結:量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用捲尺或米尺的0刻度對齊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課件演示)
(2)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你們自己身上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呢?先看一下老師身上的1米的標籤,自己估一估,然後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並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高?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多還是少?多幾釐米?
(3)談話:同學們現在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小朋友張開雙手,先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還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現在你能用雙手比劃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學生用手比劃1米的實際長度)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裡找一找,你的身邊哪些物體長約是1米。再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之後,全班交流。
(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約長几米?
(7)小結:量哪些物體的長要用米做單位?——較長的物體
【設計意圖:透過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長,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並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
【教後思考:整個設計應該和“估計1米是多少”部分融合起來,可以採用前面提到的“設計一”或“設計二”。】
五、活動鞏固
下面,我們來做個小遊戲:老師帶來了一卷綢帶,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的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停”(學生活動)。
當學生喊停後剪下,貼到黑板上。指著黑板上的絲帶問:這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絲帶,長或者短了,再追問:那1米到底有多長?再剪一根1米長的絲帶貼上去,對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剛好1米的絲帶貼上去,直接對比。
【設計意圖:透過剪絲帶的遊戲進一步感知1米有多長,進一步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六、方法應用。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豎著排大約有5人,橫著排大約有3人。再實際排一排)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為什麼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小組活動。
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為什麼走的步數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
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教後思考:“剪絲帶”和“1米大約有幾步”這兩個活動由於時間關係沒有進行。】
3.小朋友現在已經知道1米的大概長度,老師站在這裡,誰能上來找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的身邊,最後成一個半徑是1米的圓。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後思考:由於前面少了“剪絲帶”、“1米大約有幾步”這兩個環節,孩子們腦子中的1米還停留在“比自己的身高矮一些”和“比一庹短一些”這樣的“身體”的層面,無法降落到地面,所以最初在站的時候並不是很順利。另外這個活動只能少數十幾個學生參與,學生參與面不是很高。如果這樣修改一下:每3個小組為一大組,請一位同學先站好,聽口令其他同學站到距他1米的位置。這樣每個孩子都可以參與進去,學生積極性會更高,而且每個同學都能建立1米在地面上的長度這一認知。】
七、梳理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們有哪些收穫?
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米”,張開雙臂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還知道了米和釐米之間的進率,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長度大約是1米的物品,課後同學們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路,整理學習思路,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
以上即是數學網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米教學計劃,大家還滿意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