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艱苦的歲月》看圖學文教學建議

《艱苦的歲月》看圖學文教學建議

“看圖學文”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種特殊課型,它由圖和文兩部分有機構成。主要是透過仔細看圖幫助理解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圖意的方法,提高表達能力。因此,此類課文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重點,應有別於“看圖說話”。在教學程式上應先“看圖”再“學文”,然後圖文對照,優勢互補,以提高看圖學文的效果。如果程式搞反了,就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並阻礙對相應課文的理解。根據上述己見,本文就小學語文第六冊中的“看圖學文”《艱苦的歲月》提出兩點教學建議。

一、突出“看圖學文”的教學特點

1.由圖入手,學習基本的觀察方法。要把會看圖、看懂圖意作為初步要求,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文。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如果先學文再看圖,會導致學生形成觀察惰性,會看圖、看懂圖意的核心是教給學生觀察方法。《艱苦的歲月》這幅圖可按先整體後區域性的順序觀察。先認識畫面上是一老一少紅軍戰士在戰鬥間隙吹笛、聽笛的情景。然後引導學生對區域性作細緻觀察,可按人物的衣著、形體、面容、動作、表情等幾個層次進行觀察。要注意啟發學生一邊觀察一邊展開合理的想象,把握畫面主要內容。在指導觀察圖畫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課文作者的敘述順序,利於學生學文時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圖文對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學看圖學文要圖文對照,充分發揮圖文互補的優勢,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可引導學生先觀察圖上的某部分畫的是什麼,然後引導他們品讀課文中描述這一部分的段落,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畫面具體形象地描述出來的。這樣將圖文一部分一部分地對照著學習、思考,既培養了觀察能力,又培養了表達能力。

比如,課文的標題是“艱苦的歲月”,可緊扣題目讓學生找一找畫面中哪些地方反映出當年環境的“艱苦”,再讀一讀課文,看作者又是如何來描寫“艱苦”的。

又如,“思考·練習”中有這樣一道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紅軍戰士對勝利充滿信心?”通常,學生只會用課文中描寫紅軍戰士的表情和神態的句子來回答。此時,如能引導學生再次觀察畫面。注意老紅軍一邊吹笛一邊翹起赤腳板打拍節的動作細節,回答必定更加完美。因為在這十分艱苦的戰鬥歲月,老紅軍居然還有板有眼地吹笛,如果灰心喪氣,悲觀失望,還能這樣一板三眼地演奏嗎?

3.據圖聯想,發展思維。要用文字準確、生動地描述一幅圖畫內容,除了細心觀察外,還必須根據圖意展開合理的想象。如課文中的第3自然段;“這位老紅軍,很可能原來是個長工;小紅軍呢,也許原來是個放牛娃。”第4自然段:“小紅軍聽著笛聲,出神地望著遠方。他看到了未來,看到了希望。”這些都是課文作者根據圖意展開的合理想象,這樣,就使“文”顯得更豐富、更有情趣。學習了作者的這些聯想,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據圖想象:小紅軍聽到笛聲,“他看到了未來,看到了希望”,他看到的“未來”和“希望”是什麼樣的呢?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思想教育,從而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養成樂觀向上的品質。

二、突出課文的寫作特點

“看圖學文”《艱苦的`歲月》的“文”有什麼特點呢?描寫具體、想象合情合理是它的一個突出特點。在教學中,不能把這一特點簡單地抄給學生,而應該在學生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逐步引導他們認識這一特點,學到寫作方法。

比如,教師可先把第2自然段中描寫老紅軍外貌和神態的內容概括為“老紅軍很瘦,卻很精神”,繼之引導學生賞析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具體生動地描寫“消瘦”和突出“很精神”的。透過學生的閱讀比較,教師加以恰當點撥,就能使學生悟出概括敘述與具體描寫各自的好處,並把這種具體描寫的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去。

又如,認識本文想象的合理性,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由塑像背景及人物身上的光與影,想象出時間是在黃昏;由紅軍坐的石墩、土堆想象出地點是在山坡上;由特定的時間、地點想象出周圍一片寂靜;由寂靜的環境及紅軍的情態想象出笛聲的悠揚。這一切的描寫顯得既合情又合理。

再比如,在第3自然段中,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以下詞句:“這位老紅軍,很可能原來是個長工;小紅軍呢,也許原來是個放牛娃。”去掉加點的字詞讀一讀,比較一下與原文有什麼不同,想想為什麼要加這幾個字詞,進而認識到:作文應有聯想或想象,但一定要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