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教育敘事與教學案例的寫作指導

教育敘事與教學案例的寫作指導

(一)什麼是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是以敘事、講故事的形式記錄在自己的教育實踐、教育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真實鮮活的教育事件和發人深省的動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的理解感悟。“敘”就是敘述,“事”就是故事。教育敘事其實是一種敘事化的教育反思。

教育敘事應定位在接近教育現實中所發生的各種真相。透過教育敘事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物、思想與行動,看到這些真實事件背後的複雜意義。總之,寫教育敘事實為了讓教育迴歸生活本身,讓教師在教育生活中領悟教育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實踐具有自己獨特的理論和實踐的生命力。這也是教育敘事研究確切的追求。

寫好教育敘事不僅需要深入瞭解某一個教育實踐現象,還要有足夠的理論視角。只有這樣,在敘事的過程中,才知道如何組織事件。才知道事件組織起來後能夠表達什麼樣的理論主題。寫好教育敘事還與我們教師是否有明確的追求有關。如果有了明確的追求,又有不斷反思的精神並確實是想追問自己,當教師這些年來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堅持過什麼樣的良知與信念,有過什麼樣的痛苦與喜悅,總之,一旦教師想要認真地審查自己的教育生活,那麼無疑就能夠寫出高質量的教育敘事。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什麼上面佈置的任務,或為了其他名利,是不可能寫出高質量的教育敘事。

(二)教育敘事的特點

(1)真實性。教育敘事研究所敘述的是來自已經發生過的教育事件,是真實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設計的事件。因此,教師平時要善於捕捉這些教育故事的“原始檔”,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義。

(2)人物性。在教育敘事中,敘述者既是說故事的人,也是他們自己故事裡或別人故事中的角色。敘述者將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視覺去觀察和體驗,對事件中的某個角色(學生等)做出較為科學與合理的行為和心理的“假想”,從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飽滿”。

(3)情節性。敘事談論的是特別的人和特別的衝突、問題或使生活變得複雜的任何東西,所以敘事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述有情節、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故事。通常有與所敘述的教育事件相關的具體人物、事件發展的情節。

(4)可讀性。閱讀者可以從敘事報告的故事情節中看到教學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並用內省、比較的方法去解釋報告中的問題解決。這種影像化的故事情節提供給閱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對於教育者而言,這種感受對教學觀念、方法的改進影響會更具體,更深入,因為我們知道,具體經驗對於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5)感悟性。教育敘事研究獲得某種教育理論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歸納而不是演繹。也就是說,教育理論是從過去的具體教育事件及其情節中歸納出來的。

(三)教育敘事的基本內容框架

1、問題產生的背景。背景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但不必須面面俱到,關鍵在於說明故事發生有何特別原因和條件。

2、問題情境描敘。每個教育敘事都必須有一個鮮明問題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對實際情節進行選擇,目的凸現焦點。要有細節的描寫,描寫生動,引人入勝。描寫一般採取敘議結合,即描敘+分析,描敘夾分析。

3、問題解決結果或效果的描述。

主要內容結構:背景、問題、細節、結果。

(四)優秀教育敘事的標準

丁剛教授曾經對好的教育敘事給出過最高標準,他說:如果敘事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即不僅在講述某個人物的教育生活故事的過程中揭示了一系列複雜的教育場景與行為關係,而且“照亮”了某個人物在此教育場景中的“心靈顫動”,可以給讀者一種精神震撼,那麼這就是非常好的敘事了。在此我們就給出個一般標準吧,好的敘事=生動的故事+精彩的內心活動。具體可分解為以下幾項:

1、事件真實。

2、描述的情境有意義,抒發獨到思考。

3、敘述清晰, 細節描寫生動,揭示人物的心理,細膩刻畫衝突情節。

4、敘述的問題對他人有思考價值和啟發意義。

(五)寫教育敘事的要求

1、“教育敘事”必須基於真實的課堂教學實踐。對真實的課堂教學實踐可以做某種技術性調整或修補,但不能虛構。

2、每個“教育敘事”必須蘊涵一個或幾個教學事件,即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某一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或發生的某一種意外的”教學衝突”。

3、由於它是對具體的教學事件的敘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節性和可讀性。敘述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突出戲劇性衝突,有人物的語言、內心活動,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不是記流水賬。敘述要具體、生動,講究文筆的清新優美。不應該是對活動的籠統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說明,應具體。它不同於教學之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或“教案”),也不同於教學之後的“教學實錄”(或“課堂實錄”)。沒有人物的內心活動。

4、每個“教育敘事”所敘述的教學事件必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蘊含一定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5、要有問題性,不是簡單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記錄下來,這樣做沒有意義。而應該是捕捉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如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教學衝突,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學事件之後獲得的某種教學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師忽視了教學事件之後導致的某種教學遺憾。要有解決問題的過程、採取的方法措施與效果

6、“教育敘事”的寫作方式以“敘述”為主,夾述夾議。這種”敘述”可以是上課的教師本人在反思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第一人稱的語氣撰寫的”教學事件”。要儘可能地”描寫”教師自己在教學事件發生時的“心理”狀態,常常用“我想……”、“我當時想……”、”事後想起來……”、“我估計……”、“我猜想……”、“以後如果遇到類似的事件,我會……”等等句子。此類心理描寫實際上是將教師的個人教育理念、個人教育思想滲透在某個具體的教育事件上,體現了教師在“反思”某個具體的教育事件時顯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個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敘事必須有一個照亮整個文章的“問題”。這個“問題”常常是一個教學理論中已經在談起、討論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所敘述的教學事件中產生、蘊含著的,而不是將某個理論問題作為一個“帽子”,然後選擇幾個教學案例作為例證。

(六)如何寫好教育敘事

1、經常有意識地隨時收集讓你感到有趣或震撼的教育教學事件資料或存在新問題的教育事件資料。收集的資料可以是你個人經歷或別人經歷的;可以是課堂上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可以是對學生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在學校活動、學習工作中自己發展中遇到的事。

2、採取多種方法收集教育教學事件資料。如記日記、寫教學日誌、做聽課觀察記錄、與觀察物件開放式的訪談。日記可提供個人對即時事件的描寫、感受。

日誌可提供對事件的回顧,如發生的過程、處理的方法、反思和評價。

事件觀察記錄既可以由研究者自己進行觀察時撰寫或拍攝錄相,也可以由研究者草擬思路,由參與者撰寫或拍攝錄相。事件觀察記錄主要紀錄了,教學情景的發展變化,當事人的態度、情緒與行為反應,學生的反應和學習的結果。課觀察記錄可提供描述性記錄、理論備忘錄(由觀察而聯想到的相關理論觀點)、觀點摘錄、一己之見和推論等。

與觀察物件開放式的訪談,可透過與參與者的對話,瞭解參與者的內心世界,深入揭示許多關於他個人思想的知識和社會背景方面的資訊。

3、注意收集與教育教學相關的背景資料。如與所敘事相關的日期、作者、任務、背景事件、政策、觀點氛圍等資訊,這對於研究者對敘事背景和闡述具有重要意義。圖片資料與反映事件結果的實物和文字資料。與所敘事主題或問題有關的理論資料。

4、注意思考和尋找身邊平常事件中蘊含的規律、問題、新觀念和真理,善於發現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的新問題,並不斷地對與問題有關的因素進行觀察,進行理論學習和理性思考。

5、注意對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每經過一段時間,就要對收集來的所有故事和敘事素材進行比較,分析每個故事的主題,然後將這些互不相同的主題重組成一個完整的事件發展過程。

6、寫作時,首先要能夠提出問題,明確你所研究和希望表述的問題。其次,要按問題的產生—問題解決的過程---解決的結果這一主線,將問題細化,把問題清晰地表達出來。第三,要對不同型別的關鍵事件(成功型事件、挫折型事件、啟發型事件、感人型事件)的重點方面進行重點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