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資料分析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最近抽空整理一下,把自己在分析資料中常用的一些要素列舉如下,對要分析到零售業資料的朋友希望有些幫助:
一般分析都可以以年度為基準,即今年資料與去年同期比較;如果是促銷,則還應該有實驗組和對照組。這樣可以比較好的掌握銷售表現,比起去年同期來是好轉了,還是持平,然後可以再深入挖掘,看是什麼商品導致這樣的變化。
幾個很重要的因素:促銷,節假日,競爭對手(市場份額),氣候
促銷:無論是價格促銷或者其他促銷,都應該對銷量有正面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促銷是否只是提前透支了消費(本來下半年該買的,顧客搶在上半年趁便宜買了,下半年就不再買了),還是有效擴大了消費?促銷對利潤率影響如何?某品類的促銷,是否促進了其他相關品類的銷售(這些相關品類應該是高利潤率的)?
實際中常見的是,促銷時銷售額上升,但利潤率下降,很多時候相關品類的銷售並沒有得到比例增長,也就是說,顧客撿著便宜的買了,但並未達到帶動他們消費其他貨品的目的.。
另,主要競爭對手的促銷(當然也要包括自己的促銷),需要用資料庫記錄下來,這樣分析銷量變化是可以得到比較客觀的原因。
競爭對手:自己的銷量即使上升,但如果市場份額下降,則說明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下降,自己銷售增長的沒有別人快,要麼是新市場開發落後了,要麼是現有市場被人搶走了。
此時要注意收集對手的暢銷商品,定位,銷售策略等,並進行應對。
節假日:銷量應該比平日大幅度上升,毛利率也會較高,但需要注意與去年同期相比時,節假日是否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