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建築改造中舊材料的保護和新材料的利用論文
本文涉及的舊建築改造與更新是一個交叉的學科,以實現材料在舊建築的改造和更新中發揮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的作用。
1 舊建築材料的概述。
1.1 材料的概念和視覺特徵。
材料有廣義和狹義之說,一般意義上講的材料指的是廣義上的,即構成或用來建造東西的物質。通常意義上的材料分類,是從材料的組成結構來分的。如:金屬材料、石材、木材、樹脂、塑膠、玻璃、紡織材料等等。而要完整地把握材料的概念需要從材料的視覺特徵入手,材料的視覺特徵主要是從材料的質地和質感、材料的肌理、材料的尺度和比例、材料的色彩等去把握和認知。
1)材料的質地和質感。 材料的質地是某種材料的結構的性質,也可用來形容物體表面相對粗糙平滑的程度。
一般來講,不同類屬的材料質地有所不同。材料的質感是指經人的綜合處理所產生的感覺和印象,即材料的視覺質感和觸覺質感。
2)材料的肌理。材料肌理又分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自然肌理指自然狀態中任何物體都具有的紋理。人工肌理指人工加工後所形成的一種仿物紋理。
3)材料的尺度和比例。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自然屬性的限制或剛度、強度、韌性等力學效能的極限,因而從材料本身而言,每種建築材料都有自己適合的尺度和比例。
4)材料的色彩。強調的是材料的真實性,把材料作為色的載體,及材料的本色。例如,某些不透明的油漆,使色彩直接與建築的形體相結合,突出了色彩與形的表達,但是卻掩蓋了材料的物質概念。
1.2 常見建築材料的工程性質。
1)木材的工程性質。建築上的木材取自天然樹木的樹幹,它是天然生長的有機高分子材料。木材在房屋建造中使用十分普遍。木材質量輕而強度高,同時熱導係數好,保溫隔熱性好,導熱和導電效能低;有較高的彈性和韌性,能夠承受一定的衝擊和震動荷載;觸覺效果柔和具有天然的花紋。容易進行鋸、刨、雕刻等加工,深受人們的喜愛。
2)混凝土的工程性質。混凝土是一種非勻質的合成材料 , 在不同的受力狀態下,它的破裂過程主要與微裂縫(在荷載很低或無荷載之前就存在於混凝土內部)的'發展有關,混凝土隨著荷載的增大引起內部微裂縫的擴大,連湧起來以至發生破壞。同其它強度比,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要高很多,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比較低,為防止或減少混凝土的裂縫,應儘可能的提高抗拉強度。混凝土中水分、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混凝土的體積變形,如干縮變形、溫度變形和自生的體積變形。
1.3 舊建築改造中不同材料的優劣。
舊建築材料中的水泥混凝土因不利於突出舊建築的美學特徵,因此在舊建築的修復中不宜大量使用,而金屬、玻璃則是廣泛使用的理想的修建材料。
1)混凝土材料的優劣。
混凝土的7大劣勢:不可逆性;強度太大,粘結力太強;缺乏彈性和可塑性;空隙率很低,不可滲透;凝固時收縮,使水分不易排出;凝固時析出可溶性鹽,破壞建築;混凝土是鹼性的,隨著時間推移,會造成鋼筋鏽蝕。
混凝土的優勢:材料來源廣泛;效能可調整範圍大;施工工藝簡單、多變。
2)金屬材料的優劣。
金屬的優點:金屬的耐熱性好,不易燃燒;金屬隨著溫度的變化,性質變化較小;機械強度高;耐久性好,不易老化,不易受到損傷,不易沾染灰塵及汙物;尺寸穩定性好。
金屬的缺點;金屬不易於成型和加工;不可根據需要隨意著色;易傳熱,保溫效能,絕緣效能及消音差;產品製造成本高。
3)玻璃材料的優劣。
玻璃材料的優點:透明材料,因其通透性在視覺上完全是中性的,沒有實體感或重量感;其反射效能對映新舊肌體與周圍景觀造成的戲劇性的景觀融合效果;有著完美的現代建築美學特徵。
4)木材材料的優勢。
木材優美的色澤,豐富的紋理及親切的觸感能夠與舊建築很好的融合而不是很突兀;施工方式大大減少對遺產破壞的可能性且工期短;破損後容易修改;能夠更好的體現當地的特色;優良的隔熱物質,冷熱氣候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2 舊建築改造中舊材料的保護和利用。
2.1 舊建築材料老化的原因。
舊建築材料的老化,是其原有的功能無法滿足現實要求造成的。老化的原因:一是在建築發展歷史性演變過程中產生了功能的本體老化的現象;二是由於對建築的使用不當,戰爭的破壞等造成建築功能的損壞與缺陷。但建築體的本體老化是一種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舊材料建築老化的原因主要分為物質性老化和素質性老化。物質性老化主要指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質環境原有的環境逐漸退化的現象,其老化的程度和建築的使用年限、長短和維護狀況有關。素質性變化主要是指隨著經濟社會水平提高,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對一些建築的技術性和功能性提出一些新要求。
2.2 舊材料保護和修復的意義。
建築保護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利用其豐富的遺產資源,以更好的為當代或未來的多樣化社會需求服務。修復和保護的意義一方面在於維繫建築的使用價值和使用的年限,另一面舊材料的保護和修復能夠維繫人們的情感寄託和歷史的厚重感,能夠在建築的改造和再利用中體現出相應的歷史的延續性,能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和歷史情境下找到一種新的生機,為舊建築新增歷史的符號和意義。
3 舊建築中新材料利用策略。
3.1 材料對形體和空間的塑造。
在分析材料對建築形體的塑造策略時,可將建築形體按空間維度分為平面上的(二維表皮)和立體上的(三維形體)。二維表皮策略就是將視角限定在二維的平面材料上的應用,材料僅僅構成二維介面的角色。比如我們可以利用玻璃材料的反射,在新建築上形成老建築的影像來取得視覺上的聯絡與協調;或者可以用新材料將舊材料覆蓋和包裹以達到更新的目的。
材料同樣也影響建築三維形體的構成,在處理新舊建築形式的關係方面,材料的使用方法有同質同構、異質同構、同質異構、異質異構。空間的介面需要材料的建構,空間形態的表現需要材料的烘托。根據材料對空間的作用可分為材料構建空間和材料昇華空間。
3.2 新材料使用的三種方式。
新材料使用三種基本的方式:對比、相似和弱化。
對比指的是一種大膽的比較和襯托,為了使得一方的特殊性凸現出來,而使得自身的特質體現出來。材料的對比是一種質感的對比,也是一種顏色、花色等方面的對比。材料構成的一種頁面,是一種介面形成的形體和空間的對比。相似是一種再現和調和,它可以是一種材料的相似也是一種花色和顏色等定性的相似,這裡面的前提就是不能使得整個的原有的環境和氛圍受到破壞。弱化主要是採用一種透明材料的透射性,使得原有的空間產生一種虛無感。
4 結 語。
隨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的發展,材料在舊建築中的應用必將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本文試圖從動態研究的角度進行相應的方式路徑研究,但是在探索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利用策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娟 , 楊昌鳴 . 材料資源可持續觀念下的建築設計策略 [J]. 華中建築 .2008(10)
[2] 劉寅輝 . 基於目的性的既有建築再利用技術策略研究 [D]. 天津大學 2011
[3] 赫 爾 佐 格 (ThomasHerzog), 克 裡 普 納(RolandKrippner), 朗 (WernerLang) 著 , 袁 海 貝 貝 [ 等 ] 譯。 立面構造手冊 [M].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