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靈去傾聽》教學案例分析
教學就像一門即興表演藝術,課堂就像一個流動舞臺。儘管教師課前精心預設過程,但孩子是鮮活、有個性的生命體,因此課堂總是千百萬化――課堂上老師期待的偏偏不出現,不期待的卻接二連三地出來,有時使教師措手不及。
在《用心靈去傾聽》一課的教學中,在初讀之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
師導讀:當我手指砸傷時,蘇珊
當我提問很多問題時,蘇珊
當我問金絲雀的死因,蘇珊
讀到這時你心中湧動著一種怎樣的感情?(感動)
此時我的預設是希望學生點到感動,讓我能夠順著我的預設:課文的哪些內容讓你感動了,請快速瀏覽課文,把感動你的語句,特別注意那些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這一線索展開教學。可是我左等右盼得到的回答卻不是我理想中的答案。學生有的說體驗到了蘇珊有母親般的關愛;有的說心中對蘇珊滿懷感激;有的說體會到蘇珊的善良聽到這裡,我還真是著急了,不知所措,一心想著怎麼把他們導回正途。就在這時,有學生說她從蘇珊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溫暖。溫暖一詞像絢爛的焰火瞬間在我腦海裡炸開了花,為什麼我受感動了,學生也非要受感動?難道一定要是感動?溫暖不是更好,更貼切嗎?蘇珊的溫柔、善良最能讓人感受到的就是母親般的溫暖了。思緒在一瞬間千迴百轉,也在一瞬間變得清楚明朗。於是我改變了預設,隨即讓孩子們去課文中找找溫暖你的地方。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學生並不見得都能回答或回答得完全符合課前預設。面對這種課堂上的意外,除了精心準備我們的預設外,我想我們更要煉就課堂對話――把握師生對話,即課堂理答。課堂提問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手段,但主體還在學生自己。黑格爾說得好:沒有人能夠替別人思考,正如沒有人能夠替別人飲食一樣。理解必須要有學生積極的參與雙重建構,這是理解得以形成的前提,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教師的教學不但要授學生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教師提問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和本文對話交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去學的東西首先就是學習對話,而非旁的什麼東西。也就是說,教師要透過師生的對話讓學生學會與作品作者對話,而不是教師自己與作品作者對話的'結果;否則就意味著剝奪學生作為讀者個體化感知、體驗、探究的權利,扼殺其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銷蝕其對文學的熱情。即使教師的觀點是正確的,而學生也全盤吸收了,這樣的教學也談不上有什麼價值。因此在理答的形式上,教師應適當讓權於孩子,變教師理答為師生、生生互動的理答。真正做到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並拋還給孩子。在理念上,教師的理答還應以開放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