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課堂教學記錄
一、匯入
師:“草長鶯飛二月天”,正是放風箏的時節,可現在已是秋天,放風箏已不是最好的季節,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魯迅先生的有關風箏的故事吧。
二、學習生字詞
師:這篇課文詞語很多,請同學翻開課後“讀一讀,寫一寫”連讀兩遍。(教師個別字詞範讀。風箏蟹風箏花蕾) 生自由讀生字。
師:糾正讀音:嫌惡(wǜ)可鄙(bǐ)驚惶(huáng )什(shí)物苦心孤詣(yì)
請把糾正後的幾個詞語再讀兩遍。把你認為難寫的字在桌面上寫幾遍。(還得考慮讓詞語教學與後面的閱讀聯絡起來。比如透過“苦心孤詣”這個詞語的教學直接切入文字。)
生寫生字詞。
三、議朗讀,定基調
師:我把課文朗讀一下,請同學提一提建議。用我們聲音傳達先生那無聲的情感,用什麼基調讀好些?
生1:第1、2輕點,是講天氣、講風箏,第3、4段讀憤怒一點,後幾段要讀出懺悔感。
師:有無補充?(老師應該要追問因為講天氣、講風箏就要讀得輕些嗎?讓學生的思維更明確清晰。還可以問為什麼要輕些?)
生2:1、2段歡快一點,春天來了,熱鬧,放風箏,高興啊!
生3:要讀出詫異!冬天怎麼放風箏?
生4:後面不歡快,有點悲哀。
師:同學叫我讀歡快點,我試試看。(用歡快的聲音讀1、2段,最後一句用悲哀的語調)這樣讀可以嗎?
師:我的朗讀你們滿意嗎?全文這樣讀下來對不對?和文章最後是不是吻合?
生:開頭也應沉重點,作者在回憶對不起弟弟的往事。
師:課文是在悲哀中回憶,一直悲哀,無可排遣。所以開頭歡快是不對的。用聲音的處理渲染出悲哀的氣氛。(用沉重的語氣再讀課文。)
四、讀文字,解風箏
師:在風箏的前面加上修飾語,這修飾語就是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句話說得太臭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你看蘭國祥老師說得多好。“用筆畫出文中的‘風箏’,並思考一下每一處提到的‘風箏’我們可以分別新增怎樣的修飾語,使它成為一個‘——的風箏’。”)
(生跳讀課文,理解風箏。)
師:加好的請舉手。比如說第一段的風箏可以這樣加“悲哀的'風箏”或者是“記憶中悲哀的風箏”。
⑴生1:第三段沒出息孩子玩的風箏。
師:魯迅是不喜歡,他認為這是沒出息孩子做的玩意。但他弟弟最喜歡,兄弟間的矛盾就這樣展開了。
⑵生2:懺悔的風箏。
師:除了“懺悔”還可用什麼詞,書上用了的。
生3:補過——補過的風箏
師:還有沒有?很多風箏啊!
⑶生4:憤怒的風箏——大方凳上的風箏。
師:“憤怒”能不能換個詞?
生5:我覺的是“勝利的風箏”——對哥哥來說。
師:對弟弟來說呢?
生5:受傷的風箏,很絕望。
師:絕望的風箏。還有比較好的詞語嗎?
生6:被哥哥踏扁的風箏。
⑷生7:瓦片風箏是憔悴可憐的風箏。
師:故鄉春二月的風箏是回憶的風箏,魯迅怎麼會想起這個呢?
生1:在北京看到後想起了故鄉的風箏。
師:故鄉異地有一個情感,——在北京某地呆得舒服嗎?如果舒服,會稱北京為第二故鄉。書上用“浮動”,我們說風箏飛起來一般用什麼詞?
生:漂浮飛起來翱翔飛翔
師:為什麼用“浮動”?
生:異地的是孤獨的。
師:悲哀的風箏,是浮動的風箏。
異地浮動的風箏讓魯迅想起了故鄉的怎樣的風箏?
生:溫和、歡快。
師:異地浮動的風箏——故鄉歡快的風箏——再想起被踏扁的絕望的風箏——補過的風箏——還有一隻風箏最後墮著!這隻補過的風箏送出去了嗎?
生1:在魯迅先生的心裡!
生2:兩人都老了,這風箏永遠在魯迅的心裡墮著,送不出去了。
師:這是一種悲哀啊!(這樣的作結也真臭。)(可追問送不出去的原因只是因為都老了嗎?這裡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提升時機,可惜我又錯過了,真對不起學生啊。)
五、思文字,談人物
對文章中哥哥和弟弟的行為你是怎麼看待的?
生1:弟弟不記仇。
生2:哥哥知錯就改。
師:知錯,改了嗎?沒有改的機會。他想改但是沒有改的機會啊!只能說知錯想改了。
生3:自私的哥哥。
生4:高傲的哥哥。
生5:有寬容心的弟弟。
生6:嚮往風箏的弟弟。
師:大家一起把弟弟喜歡風箏的句子齊讀。
生:齊讀。
師:我覺得文中能讀歡快點的也就是這幾句了,為什麼?
生:因為弟弟喜歡風箏。
師:讀出歡快的語氣表現弟弟對風箏喜愛,也更能反襯出哥哥的粗暴,以及後來的懺悔。請同學們再讀一遍!
生:齊讀。
師:對哥哥、弟弟同學們都有自己的評價,弟弟是寬容的,他為什麼能寬容哥哥?(你怎麼看弟弟的寬容?這樣問學生思考的角度更多。)
生1:親情。
生2:兄弟。
師:也是手足情。
生:不想寬容也不行,可是自己小,沒辦法。
師:想過反抗嗎?劃出書上的詞語。
生:驚惶失色絕望
師:無反抗想法,認為哥哥說的是對的。絕望了,無能力,也無想法。
我們在這知錯想改中讀出了一份親情,一個親情的故事。魯迅先生是想改的,但沒有改過的機會了,於是留給魯迅先生的是無盡的悲哀!今天我們讀出了親情的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再來讀這篇文章,還會有更多的思考的。因為大家的文章總能讓人常讀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