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九冊教材《草地夜行》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紅軍長征過草地時的艱險,使學生受到紅軍戰士無所畏懼,勇於自我犧牲的崇高的精神的感染。
2、按事情的發展過程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分清主次,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以及突出重點的方法:
透過品味紅軍長征過草地的艱險,體會出老紅軍為了革命,為了小戰士,那種無所畏懼,勇於犧牲的崇高品質,使學生受到感染。
課文是透過寫老紅軍走出草地後又返回來尋找落隊的戰友,為了戰友,為了革命而獻身的故事。故事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而且文章又是文字感人,字裡含情。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情節的基礎上,品詞嚼句,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那種深深的同志情,戰友情,階級情。
三、教學難點以及突破難點的方法:
學生對老紅軍為了革命,捨己救人的品質能夠初步感到,但是關係到文章中的更深那種戰友情,同志情,恐怕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這個故事只是千千萬萬中的一個,老紅軍是群像的代表,學生理解起來更有困難。
1、以讀促情。那種同志情,戰友情,階級情,並不是在老師的講解中,老師也不可能透過講解課文給學生帶到那個年代,因此品味語言文字,以讀促情,透過理解語言文字而進入到那個情境中去是突破難點的辦法。在這裡,可以讀情節,“二人行”中的老紅軍千方百計的幫助我;讀語言,品味老紅軍在掉到泥潭中說的話;讀詞,體會“迎面”一詞的含義;讀標點,為什麼第二次“要記住革命”和第三次用的標點不一樣?透過朗讀,默讀,分角色讀,齊讀,自由讀,等方法體會感情。
2、以音樂激情。文章最後的兩個自然段表達的感情最深,老戰士為我犧牲,我悲痛欲絕,又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前進,感情到達了頂點。我認為這兩個自然段不適合講讀,而應該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因此我錄製了有風聲,雨聲,槍炮聲的激昂的樂曲,用音樂這種給人以力量的形式帶動學生進入情境。
四、訓練重點:
能分清主次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本課的訓練點。在理清課文層次的基礎上理解內容,體會感情,歸納段意,找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用串聯段意的方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五、教學準備:
錄音機
錄音帶
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
2初步理清課文層次,給課文分段。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文情境,整體感知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整體的角度對課文有一個認識,對理解課文內容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回憶內容,理清層次。
1導言:引入課文情境,
2抓課題,理清層次。
抓住課題的重點詞“行”理清層次。(板書)
一人行
二人行
一人行
二
理解課文情境,深入體會
一人行:
小紅軍一個人在稀爛的路上,疲憊,飢餓,艱難地行。這部分寫出了道路的艱險,“我”的艱難,是故事的發生。採用默讀,輕聲讀,指名讀的辦法使學生再現那小戰士在草海艱難行走的畫面。
1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什麼樣的畫面?(板書:稀爛的路
一步一挨)
2小戰士目前的困難是什麼?
3這段的意思是什麼?
二人行:
隨著老紅軍的出場,這部分情節有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老紅軍千方百計地幫我趕路;老紅軍揹我走,獻出了生命。幫我行,老紅軍使用了三個辦法,學生在讀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往往是讀得懂內容,體會不深,老師在引導學生找出老紅軍語言,動作後採用分角色朗讀的辦法使學生理解內容,體會老紅軍對我的幫助。
1導言:就在“我”極度疲憊情況下,老紅軍來了。
2抓外貌,體會老紅軍的同樣飢餓疲憊。
3抓“迎面”,體會同志情。
4抓我與老紅軍之間的對話和老紅軍的動作,體會老紅軍千方百計地幫我。(分角色讀)
板書:激勵行
哄著行
催我行
幫我行
揹我行
第二部分:老紅軍揹我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也是最扣人心絃部分,老紅軍捨己救人的品質的表現。老紅軍在遇到危險那一瞬間心裡考慮的是“我”,是革命。可是書中沒有直接地表達出來,是透過他的話語,行動而展現的。因此帶著學生品味老紅軍的語言,動作以及“我”的心理是體會文章感情的關鍵。
1引言:隨著夜幕的降臨,行軍更加困難,我們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發生了什麼情況?
2抓語言,體會老紅軍的心理。
他的心裡只是有“我”和革命。
3抓動作,體會老紅軍捨己救人的品質。
板書:頂
甩
4體會我的心理:朗讀課文
一人行:
我化悲痛為力量,迎著風雨前進,在老紅軍的鼓舞下我已經充滿了必勝的信心。透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1體會是一幅什麼畫面?
板書;光明大路
邁開大步
2“要記住革命”出現了幾次?有什麼不同?
三
落實訓練點
分清主次歸納課文的主要意思是全文的訓練點,透過概括段意,歸納內容實現,從中體會文章的主次。
1各段的意思是什麼?
2全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那些部分是次要的?
四
總結全文:
五
板書
草地夜行
一人行
二人行
一人行
稀爛的路
激勵行
光明的路
一步一挨
哄著行
邁開大步
催我行
揹我行
頂
甩
第三課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