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對《涼州詞》古詩教學的反思

對北師大版《涼州詞》古詩教學的反思

4月12日,本人參加了市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班活動,並執教了王之渙的《涼州詞》。對這節課,雖然聽課老師說還不錯,而我自己感覺卻上得不成功,沒有那種酣暢淋漓的課感。

結合上課和評課,我有幾點想法與同行交流,不妥之處請指正:

一、精心預設緣何沒有精彩生成

這節課我在04年12月和05年4月分別在縣實驗小學和諸暨市實驗小學執教過,那兩堂課應該說“預設與生成”能夠“精彩共舞”。為什麼同樣的精心預設,卻有不一樣的結果?

我雖然贊同導師週一貫先生的評價,他說我“授予”的太多,放得不開。但是,我卻疑惑:如果是預設出了問題,為什麼前兩堂公開課卻能成功?這次上課,雖然事先有些緊張,但並不害怕,而且充滿著信心。為了上好這節課,我上週又作了精心準備,對教學預設又作了深入思考,而且在本校試教了三次,其中二次感覺比較好。

是不是教學內容過於難,學生較難理解和體悟?雖然,前兩次公開課我上的都是六年級,這次是五年級,但是我在試教的時候,也都選了五年級,除了一個班感覺不太適應外,其他兩個班級還都可以。看來年級也不是問題。學生在我的“主導”下,應該能夠理解。當然,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應該對教材、對文字有深入的理解,但並不是要把自己的深入理解告訴給學生;學生沒有必要理解得這麼透,這麼深。

其實,同樣的情形,並不只有我才遇到過。我見過兩個很好的例子。一個是全國閱讀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王自文,他來紹興執教《古詩兩首》,同樣的精心預設,王老師能夠獲全國大獎,而且是一等獎中的第一名,但在紹興卻上得很不成功。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分析過原因,這裡不再累述。第二個例子是我名師班的同學俞東江,那年我邀請他到南錢清分校上了《夏日絕句》,非常精彩。事後,他對我說在柯小等其他地方也上過,也上得很成功。但就是這樣一堂預設非常精心的課,在省閱讀教學大賽選拔賽中,在新昌南明小學不慎遭遇“滑鐵盧”!

所以,我又對周老師的觀點不贊同了。我們常常以課的成敗論英雄,課上得成功了,預設就是好的;課不成功了,預設就是不恰當、不合理的。如果這樣,如何看待我上面所舉的兩個例子?同樣的精心預設,卻遭遇不一樣的結果!難道預設還不夠精心嗎?如果不是,為什麼他們在其他地方就上得非常出色?所以問題不僅僅出在預設上。

精心的預設能夠精彩生成,但是,並不是所有精心的預設都能夠精彩生成。有了精心預設,還需要教師視教學環境的變化而臨場的調控;學生素質的高低又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教師的心情、狀態也是一個必要條件……所有這些,哪怕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極細小的環節,都有可能影響原有的精心預設而導致沒有精彩生成。

二、課文課堂為什麼要魚和熊掌兼得

第二天的評課時,兩位老師提出了同樣的意見,即課堂中只是反映戰士孤寂、痛苦的生活而沒有表達戰士們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一位教師甚至說,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她的文化也是最光輝燦爛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埋怨朝廷、埋怨國家,似乎不妥。我對他們的意見並不贊同。首先是對於這首古詩教學,我的目標之一即是“體驗人間親情,感受戰爭的殘酷無情,激發學生反對戰爭,擁護和平的思想感情。”王之渙雖然是個非常“樂觀的人” (評課的老師如是說),寫過“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那樣的意境開闊,格調高昂的詩句。這首《涼州詞》中也有“黃河遠上白雲間”那樣的蒼茫與雄渾,但我個人以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遼遠與開闊,正是“一片孤城萬仞山”的有力映襯,更加強烈地襯托了“城孤”和“人孤”。“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表達的更多是戰士(或者說詩人)對戰爭的埋怨,哪裡有什麼對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

一首詩自然有一首詩的基本內涵,即使是像這樣一首比較複雜的古詩,它所要表達的基本意思也是明確的。它跟王翰的《涼州詞》:“葡萄美酒衣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和《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的是兩種不同的思想感情。後者自然有保家衛國,不打敗敵人誓不回家的壯志豪情,但在王之渙的這首詩裡,顯然沒有這樣的思想感情,有的`更多的是戰士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對戰士的同情,也分明流淌在字裡行間!有老師說,戰士守衛邊疆那種壯志豪情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存在,難道戰士們對戰爭的厭惡與埋怨不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存在嗎?“戰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這難道不是當時詩人對戰爭與戰士生活與命運的真實寫照嗎?如果硬要把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作為王之渙詩的主旨,這語文教學真的應該如此另類嗎?一首詩難道可以承載古詩教學的全部?難道對學生各種人文精神的滋養都要在一節課中完成?難道有詩人對戰爭描寫得“壯懷激烈”就一定不能容忍其他詩人描寫戰爭的殘酷與無情?難道對學生的教育也一定只能滲透保家衛國的思想而不能讓他們感受戰爭的悲慘從而樹立反對戰爭,擁抱和平的情感?

三、關於教學資源的運用

本節課,正像我在設計特色中提到的:“文字、意境、情感在音樂中相融相生。”我在本節課中運用了許多音樂和圖片。目的很明顯,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體驗詩歌所描繪的意境。課前的談話,我播放的是擷取的《漁舟唱晚》,我把節奏快的地方刪了;教學“黃河遠上白雲間”詩句時,欣賞黃河奔流的圖片,我播放的是比較歡樂的《黃水謠》;觀看荒涼的玉門關,茫茫弋壁灘時,播放的是《梅花三弄》;誦讀描寫戰爭殘酷與無情的古詩時,配的是《紅豆曲》;出示描寫楊柳送別的古詩時,配的是《陽關三疊》;出示親人思念戰士的場景,放得是悲傷的曲子,而交流妻子、老母和兒子對戰士思念的環節,我配的是非常感人的《夜曲》,最後結束,點明“呼喚和平”的內容時,我配得是薩克斯管《回家》。古代戰爭的殘酷,戰士生活的痛苦,現在的學生顯然很難理解,所以我透過圖片和音樂進行渲染,力求喚起學生的情感,體悟當時的感受。在兩所實小上的時候,效果都是出來的,有些學生當堂就流淚了,特別是在親人思念戰士這一環節,尤其明顯。這說明,音樂與圖片的烘托還是有效的。但是,在這堂課上,學生他們顯得很自信,也顯得很輕鬆,顯然音樂和圖片所創設和情境對他們沒有起多大的作用。

在上課前,我對“折柳贈別”這一環節中是否要用詩句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保留了。我引入“折柳贈別”這一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為什麼戰士要吹奏《折楊柳》的曲子,因為《折楊柳》所表現的是離愁別別緒,更表現了戰士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誦讀折楊柳贈別的詩,也是為了讓學生感受那種離愁別緒,但周老師說沒有必要,《折楊柳》只是“別解”,既是“別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但我覺得,因為戰士用羌笛吹奏《折楊柳》,更能表現他們的思念之情,這對本課的主題有關,有助於學生理解戰士戍邊生活的痛苦和寂寞。

當然,我自己就以為描寫折柳贈別的古詩嫌得似乎多餘,應該還是去掉好,但是我覺得,折柳贈別還是需要。畢竟對主題思想有用。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對這節課的思考還要思考。不成功的課也許更有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