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悲劇》課堂實錄範本
師:上節課,同學們略讀了課文《偉大的悲劇》,瞭解了故事情節。現在,我們就課文內容進行搶答競賽。
師:英國探險家斯科特一行是哪一天到達南極點的?
生:1912年1月18日。
師:誰比他們更早到達南極點?
生:挪威探險家阿蒙森
師:誰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時,還拖著十六公斤重的岩石?
生:威爾遜博士
師:在失敗的歸途中他們中間誰最先死去?
生:埃文斯[板書]
師:為了減輕朋友們的負擔,選擇獨自走向死亡的又是誰?
生:奧茨[板書]
師:你能說出最後死去的三名探險隊員的姓名嗎?
生:斯科特、威爾遜、鮑爾斯[板書]
師:在歸途中五名探險隊員全軍覆滅是與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到來分不開的,請從文中找出描寫了南極氣候的句子。
生1:荒無人跡的白色雪原,
漫天大雪封住了他們的眼睛,
這裡的自然界是冷酷無情的,千萬年來積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靈似的召喚來寒冷、冰凍、飛雪、風暴──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
生2:冰冷的黑夜,周圍是呼嘯不停的暴風雪,
但暴風雪颳得異常兇猛,好象要人的性命似的,
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著薄薄的帳
師:文中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了南極氣候的惡劣,再現了五位勇敢的探險者所處的極度艱難的環境。[出示幻燈]請同學們齊讀。
生:齊讀。
師:無情的暴風雪就這樣吞噬了五位探險者的生命,然而當我們合起書來,他們面對失敗,面對厄運,面對死神的悲壯場面卻讓人久久難以忘卻,請說說文中你最難忘的是哪一個細節?
生1:第十段,十一段,奧茨死去的部分。
生2:也是第十段。
師:還有選別的細節嗎?
生1:威爾遜的部分。
生2:也一樣。
生3:三個人走向死亡的幾段,特別是寫斯科特的。
師:請選擇你最難忘的細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結合文中的句子談談你的體會與感受。
生:分組討論。
師:[觀察,詢問。發現學生有疑問。]大家也可以對這一細節中,不太理解的詞句進行討論。
師:經過了熱烈討論,我們一起來分享討論的成果,哪一組一馬當先打衝鋒?
生:我們選威爾遜這段,他們都將跨入死亡,仍然堅忍不拔,特別是威爾遜博士仍拖著16公斤珍貴岩石樣品。
師:這表現了他什麼精神?
生1:不畏嚴寒。
生2:堅毅的精神。
師:對待事業他表現出執著和堅毅的品質。[板書:執著和堅毅]你想成為科學家嗎?
生:想。
師:真是惺惺惜惺惺。請你選擇一種朗讀的方式讓同學來表達對這位科學家的敬意。
生:我選擇全班齊讀。
生:全班齊讀第六段。
師:在博士的眼裡,岩石樣品比生命更珍貴。他的朋友們又是如何面對死神的呢?
生1:我選奧茨這部分。
師:請你推薦一位同學來朗讀。
生2:有感情的朗讀。同學鼓掌。
師:同學們的掌聲是對你深情朗讀的回報。請[生1]談談你的見解。
生:這裡表現他不想成為朋友的拖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這種犧牲自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師:你認為哪裡表現了他的犧牲精神?
生:奧茨突然站起身來,對朋友們說:我要到外面走走,可能要多呆些時候。
師:為什麼他要突然站起身來,把死亡說成是到外面走走?
生:他不想讓大家不要為他的死擔心。
師:朋友們願意讓他死嗎?為什麼沒有一個人阻攔他呢?
生:朋友們無力阻攔他,但關心他,想讓他死得有光榮,尊嚴。
師:哪裡體現了朋友對他的關愛?
生:陪病人走了一天的路程,他們放慢了速度。
師:這體現了團隊什麼精神?
生:團結的精神。
師:[板書:團結協作]這是一支團結的隊伍,特別是奧茨關鍵時刻為了保護同伴,保護團隊,就這麼平靜的把生命交給了死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青山處處埋忠骨,馬革何須裹屍還!奧茨像英雄似的走向死神的畫面將永遠在我們心中定格。文中還有讓你震撼的細節嗎?
生1:我選擇最後三人走向死亡的段落。
師:請你推薦一位同學朗讀。
生2:讀。同學鼓掌。
師:讀得不錯。[生1]為什麼你對這細節難忘?
生:因為他們不怕犧牲,敢於向命運挑戰。
生:他們無畏的面對死亡,驕傲地等待死亡。
生:斯科特關心他的夫人,其精神使人佩服。
師:是什麼促使他去關心他的夫人呢?
生:愛情。
師:那他對祖國,民族又是什麼情感呢?
生:愛。忠誠。
師 :[板書:忠誠關愛。]
生: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斯科特要把妻子改成遺孀呢?
師:誰來答這個問題?
生:因為他想當別人拿信時,他已經死了,他的妻子已是遺孀。
生:遺孀是指死了丈夫的女人。
師:他們的回答你滿意嗎?
生:滿意。
生1:我也想問為什麼說他們是驕傲地等待死亡?
師: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2:為什麼在這極度寂靜中他才他體會與人類的情誼,才想起祖國,人民?為什麼這裡用頓號,而不用逗號?
生3:為什麼是悲傷地,堅決地劃去?
生4:遺孀前為什麼用可怕的?
生5: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什麼?
師: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
生:討論。
師:請來回答你們討論的問題。
生:我回答第一個問題。驕傲地可表現他們對死神的輕視。
生:他們完成了到南極的任務,他們無愧於祖國和人民。
師:這也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由衷的讚歎。
生:我回答第五個問題,海市蜃樓是虛的,美的幻覺,不能實現的。
師:記憶中的美麗和現實對比,更加襯托了環境的惡劣,命運的悲慘。
生:我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可怕的是指因為他想到妻子失去丈夫後生活的艱難。
師:點頭。你對自己回答滿意嗎?
生:較滿意。
生:我回答第三個問題。悲傷地,堅決地既表現了他對親人的眷戀又有視死如歸情感。
師:還有一個問題沒人回答。為什麼說這極度寂靜中他才體會與人類的情意,才想起他的祖國和人民?遠離了祖國,我們才更深切的體會到祖國在我們心中的位置;遠離了父母,我們才更深切的體會到父母的嘮叨原來也是一種深愛;
當死神來臨時斯科特才如此強烈感覺到他對這世界的眷戀和愛。
同學們透過對自己選擇的細節朗讀、討論與交流,逐漸被斯科特和他的夥伴們面對死亡時所表現的品質和精神深深地感動了。老師以為還有一個細節同樣不容忽視,那就是他們接受去為勝利者作證的任務這一細節。
請女同學齊讀。
師:大家談談你是怎樣看待斯科特一行接受為阿蒙森作證這一舉動的?
生:他們雖失敗了,但精神勝利了。
生:他們很傻,他們其實可以撤掉別人的旗幟,換上自己的旗幟。
生:我不同意他說的。如果那樣那是對別國的侮辱,也是對自己的侮辱。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生:挪威國旗為什麼是耀武揚威的?
師:大家想想是誰認為挪威國旗是耀武揚威的?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情?
生:這裡用了擬人手法。為了寫斯科特一行非常沮喪,悲哀的心情。
師:當他們失敗後,沒有讓虛假的榮譽玷汙他們聖潔的靈魂。而是坦然的面對失敗,勇於承認失敗。他們以一種嚴謹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去對待他們熱愛的事業。這反映了他們怎樣的品質?
生:他們正直、誠實。
師 [板書:正直誠信]
師:我們透過對這四個細節的'品讀,進一步瞭解了這些勇敢探索者。你是如何看待他們去南極探險這一悲劇的呢?
生:他們雖然失敗了,但精神成功。
師:他們在角逐中失敗了,失敗的歸途中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又毀滅了生命。但是在這過程中他們折射出高尚的心靈,震撼了所有得知這一悲劇的人們。英國的國王跪下來悼念他們的民族英雄,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先生沒有去為勝利者寫書,卻飽含深情地為這些失敗者作傳,他所關注的絕不主要是事業的成功者,而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後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行文之中,作者對英雄的讚歎之情也是溢於言表。請齊讀最後一段。 [板書:角逐失敗、毀滅生命、心靈高尚]
生:齊讀。
師:悲劇之中蘊含著偉大,你所知道類似的偉大悲劇又有哪些呢?
生:居里夫人不斷探索。
師:她在探索中走向成功,她應不是悲劇。
生:岳飛精忠報國,雖然戰爭中失敗了但他愛國精神激勵了後人。
師:點頭。
生: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但依然激勵人類對太空進行探索。中國宇航員楊利偉上太空,美國對開始火星探索。
師:人類的歷史中還有許多象斯科特他們一樣的英雄,他們雖在未成功的事業中
悲壯的毀滅了生命,但他們在奮鬥中對事業的追求,對自我的挑戰的偉大精神卻激勵著後人。同樣,未來的道路並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鬥爭的歷史。我們也應肩負起時代的使命,稟承英雄們優秀的品質偉大的精神,去探索人類的未知領域,去開啟宇宙的一扇扇神秘之門,去實現我們生命的價值。
板書:
偉大的悲劇
奧茨
艾文斯 執著堅毅
斯科特 角逐失敗 心靈高尚 團結協作
威爾遜 生命毀滅 忠誠關愛
鮑爾斯 正直守信
【課堂反思】
《偉大的悲劇》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篇幅較長,接近5000字,內含較豐富。如何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與學生以公開課的形式共同學習這篇課文,對我來說應該是一個挑戰。根據實際情況,本文作如下處理:
【教學時數】
2課時
【預設目標】
第一課時:略讀課文。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快速的默讀課文(十分鐘內讀完)。收取資訊,概括要點,梳理故事發生的整個過程和結果。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環境、典型人物。同時學習積累文中出現的生詞、成語。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讓學生圍繞選題自由選點品析。讓學生直接與作品進行對話,激發學生的主體感受並運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交流探討。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進行點撥和指導,使學生感悟南極探險隊員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極探險的悲劇意義。同時品味文章中有著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多側面探究主旨,培養學生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力求使他們的思維有所拓展和創新。
本節課為第二課時。上完這堂課,自認為既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的地方。
1、本堂課較好的落實了語文教學理論,採用了對話閱讀,師生互動。採用的方式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性,如:你最難忘的是哪一個細節?你體會最深的細節請你推薦一位同學來朗讀。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討論他們的回答你滿意嗎?因為把學生擺在第一位,儘管聽課人很多,學生仍然敢說敢言。如:斯科特關心他的夫人,其精神使人佩服。是什麼促使他去關心他的夫人呢?愛情。 那他對祖國,民族又是什麼情感呢?愛。忠誠。這樣我的歸納總結理性分析又是建立在學生的理解基礎上的。
2、本堂課在設計上有較大的開放性,提供給了學生自我學習的空間和機會,提供了平等協作的氛圍,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導方式做得較好。如:在討論最後三人走向死亡的段落,學生一連提出了六個問題,這是我始料不到的。有些問題我在備課時沒有預設得到:為什麼要用可怕的這個詞?為什麼只有在這極度寂靜中他才他體會與人類的情誼,才想起祖國,人民?特別是為什麼這裡用頓號,而不用逗號?這個問題讓我當時措手不及。其實這也是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向權威挑戰。現在想來正當如學生說的一樣,是教科書上錯了。我想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常常能迸發思想的火花,這種火花也正是我們所及力追求的。
3、本堂課中與作者對話,品味文章中有著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處理稍欠。如:在討論完斯科特一行接受為阿蒙森作證這部分時,我還應引導學生對作者怎樣看待第一擁有一切,第二什麼也不是這句話?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意圖。
4、同時我感覺到新課程指導下作為老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我素養。老師的角色轉變了,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出的問題又常超出所料,如:本堂課中關於標點這個問題,首先我備課時沒有預設到,對標點頓號逗號平常關注較少,同時惰性思維使我很少懷疑教科書,所以上課當時沒能給學生一個好的答覆。我想如果教師不跟上時代步伐,不對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進一步學習,那麼很容易遭到淘汰。
當然,我對新課程還是處於一個初步探索的階段,希望各位專家和同仁多提寶貴意見,使我在課程改革的路上走得更加順利,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盡一份微薄之力。
2006年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優秀課堂教學案例評比大賽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