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淺談語文閱讀的教學四法

淺談語文閱讀的教學四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

語文教學中的語文素養增強、思維能力訓練、寫作水平提高等都離不開閱讀教學。課堂上,師生面對的是教科書,而它是文選式的,是由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構成的,這就為師生閱讀提供了條件。事實上,師生們主要就是依據這一篇篇文章學習閱讀的,而且一個學期基本上就是這一本書。然而,閱讀教學範圍很廣,內容很豐富,並不止於課堂,更不止於一學期的一本書。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語文能力上來看,課外閱讀必不可少。

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此話十分恰貼,也極為深刻。糧為生存之本。少糧貧瘠,無糧難存,彈盡糧絕,死路一條。只有糧充足,生活才穩定,才能在此基礎上逐步改善。如此,也就有了對營養、健康的要求。當年條件差,生活靠粗糧,身體素質受影響;而今環境好,桌上全細糧,健康依舊受威脅。為此,衛生部出臺國人膳食標準,其中明確指出每人每天進食50克粗糧最有利。這就要求在平時生活中粗細搭配、合理膳食。生活如此,讀書、閱讀教學也應如此。我們可以把教科書中的文章看成細糧、精糧,課外的眾多文章則成了粗糧、雜糧。閱讀教學就要細粗結合、精雜搭配。這樣,閱讀教學才具有豐富性、有效性,才真正符合閱讀教學的本質特點。

根據閱讀中粗細搭配的原則,筆者將其分成以下四種膳食方式,即為閱讀教學的四種方法。

細糧細吃。

此法為多數教師所採用。針對教科書中一篇篇精美的課文,教師們都會認真研讀,精心設計,在課堂上透徹分析,引導學生咀嚼、品味,揣摩、感悟,從多角度、多方面汲取營養。有的教師,一篇文章甚至用上四、五課時,真正做到了細嚼慢嚥,細糧細吃。一篇篇課文真正發揮了例子的作用和功效,學生從中受到滋潤,領悟到深刻的意義內涵,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由於多種因素影響,教師們樂意採用此法,並且作為重要的、抑或是唯一的閱讀方法。一篇一篇,按部就班,細細品析,期末收關。

細糧粗吃。

教科書中的課文,雖說都是例子,但對例子的處理方法也不應單調劃一,尤其不能都是細吃。就學生的學習規律而言,同樣的例子就沒有必要再全方位剖析。畢竟學生學到的方法要在應用中鞏固。而這裡的應用就是對一些課文的自我學習,自我實踐。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前者為領,後者為扶,甚至是放。如此,就要求教師對每一單元,每篇課文認真分析研究,確定細講的例子,劃出學生自學的內容,然後對自學內容進行粗放經營,大膽革新,或進行針對性、導向性的點撥、指導,透過自我感悟,使學生達到透過表層深入核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之目的。或乾脆狠心處理,教師不加干涉,任由學生自我品味,自我獲取,箇中體驗我自知。事實上,每冊教科書中都有不少這樣的文章,關鍵是教師要有這種意識,還要有這種膽量,更要有駕馭教科書的能力。對每個單元來說,例子引路,練習緊跟,不是十分必要的嗎?有時,單元合併,重新組合也是合理的,甚至更有效果。細糧粗吃,粗在科學,粗在實效,粗在對學生認知規律的尊重。只是細吃,久之,學生就會喪失主動,喪失自我,喪失能力的訓練和提高。

粗糧細吃。

大家知道,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人文素養離不開課外閱讀。實際上,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拓展、延伸,而不僅僅是輔助、補充,二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學校、教師、家長都應重視課外閱讀。既要積極鼓勵,又要認真指導,尤其是要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為此,就需要教師廣採博覽,從大量的閱讀材料中選取典型的例子,挖掘其意義價值。然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尋找心靈相通之處,情感交融之處,尋找觸發點、感悟點、啟發點、創造點,從而使課外內容化為我用。當然,選取這樣的例子並不是一定要與課本例子平起平坐、同等對待,它應有自己的特點和原則。在具體操作方式上,可以是問題探究式閱讀,可以是與課文比較式閱讀,還可以是自我發現式閱讀等。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都要有教師的點撥、點化,有教師的宏觀駕馭、總體觀照。如此,粗糧變細吃,有情有趣有營養。

粗糧粗吃。

課外時間的支配主要在學生,因此,課外閱讀的決定權、選擇權等也主要在學生自身。一旦他們走出學校,走向獨立,其能否閱讀,怎樣閱讀則全是自己的事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或在學校計劃之列,或隨欲而為。隨欲而為是指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選讀本,自挑文章。這種閱讀能使學生注意力更集中,理解深,感受多。依學校計劃而行是指學生的課外閱讀需要有學校、教師圈定的範圍、給定的書目。這種閱讀目的性、系統性、指向性更強。然而,哪種閱讀教師都不能干涉其過程,學生完全是自學,始終處於自我閱讀、自我感受、自我體驗狀態。他們可以細細品讀,也可以快速瀏覽;可以按部就班,也可以隨意挑選;可以單篇進行,也可以多篇組合;可以細嚼慢嚥,也可以囫圇吞棗總之,這種閱讀沒有約束,沒有限制,是一種自由度很大的個性化閱讀。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是這種閱讀;黃庭堅三日不讀,便覺面目可憎,是這種閱讀。當今,更有人將其定義為混沌閱讀。可見,這種閱讀有利於課堂學習,有利於學生髮展,是伴隨學生終身的閱讀。當然,這種閱讀如要走上健康軌道,快速入境,還需要有教師平時的指導、訓練。教師要善於激發興趣,提供材料,教給方法,引導深入。只有具備這一前提,學生才能廣泛涉獵,才會博採眾長,其粗糧之效才能充分發揮出來。看來,粗糧粗吃,好處多多。

總之,人體不可缺糧,精神不可缺糧,但只有粗糧細糧搭配合理,才能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