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做做燭之武》課堂實錄
我在上《燭之武退秦師》時,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自己較為滿意的課堂實錄:
開始看課文之前,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春秋時代各國的地理草圖,然後簡單介紹了一下當時秦、晉、鄭三國的位置關係和秦晉聯軍兵臨城下時鄭國的窘境。我給學生的問題是:如果你是鄭國的大臣燭之武,你將透過什麼樣的方法保全鄭國?在短時間的思考和討論之後,學生們得出了一個比較一致的結論:必須離間秦晉聯盟,而其關鍵是如何說服泰國。
於是我對學生說:“現在假設我是秦伯,你是燭之武.你要怎樣才能說服我退兵?”有一位平時就比較積極的同學站起來回答:“鄭國離泰國那麼遠,滅了鄭國對你有什麼好處? ” 我說:“滅了鄭國,我們秦國就可以多很多土地了呀。”學生反駁道:“鄭國離秦國那麼遠,卻離晉國那麼近,即使你滅了鄭國也沒辦法直接管理鄭國,這不等於將你攻打下來的土地白白送給晉國,增加晉國的實力嗎? ”我說:“秦國和晉國關係向來很好,我即使得不到鄭國的土地,晉國也一定會分給我相應的好處的呀。”這位同學一下子就愣住了。這時我注意到其他同學也都躍躍欲試,於是我示意這位同學坐下,請另外一位同學繼續回答。那位同學站起來說:“難道你就那麼相信晉國一定會分給你相應的好處嗎?國家之間的關係是以國家利益為基礎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晉國和你們秦國都是大國,如果晉國的實力因為吞併鄭國而得到增強,那麼萬一它背信棄義,撕毀盟約來攻打秦國怎麼辦?這樣一來你非但得不到你想要的好處,反而幫助了你的敵人,不是嗎? ”我想了想,說:“這倒有些道理。但如果我在攻下鄭國之後立刻向晉國要求分給我相應的好處的話,看到我的軍隊就在身邊,晉國的國君也不至於敢隨意敷衍我吧?”沒等那位同學反應過來,下面就有同學搶著舉手了:“你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個利益問題嘛!滅了鄭國固然可能對你有好處,但是保全鄭國難道就沒有好處了嗎?以後萬一秦國和晉國發生矛盾的話,我們鄭國就可以和秦國互相呼應,這樣一來晉國還敢輕舉妄動嗎?即使我們聯手滅了晉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
討論至此,儘管學生們並沒有看過課文,儘管他們的想法和反應也並沒有完全在我的預期之內,但課文中燭之武對秦伯的說辭的各個層次已經基本上都體現出來了。這時候我說:“好,你們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你要說服別人,是否只要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就行了?我們知道,燭之武是一個即將被吞併的弱國的大臣,而秦伯是當時一個強國的君主,考慮到雙方的立場,我們是否能夠把燭之武的言辭組織一下、潤色一下,讓秦伯更容易接受一些? ”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在思考,但是這個問題也許比較抽象不易回答,於是我換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燭之武,我還是秦伯,你見到我時一開始說什麼比較好?”一位同學站起來就說:“鄭國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弱小,你如果要進攻我們的話我們一定會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的!”我怒道:“你敢挑釁我?!明天就滅了你!”同學們鬨堂大笑。又有一位同學很自信地站起來:“秦伯你的目光太狹隘了!你們滅了鄭國、晉國……”沒等他說完,我就大聲說道:“你敢說我目光狹隘!拉出去砍頭! ”同學們又是一陣大笑。我繼續問:“還有什麼更好的回答?”同學們沉默了很久,我於是提示道:“現在的情況是,我當然知道你來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我已經動用兵力千里迢迢到了這裡,鄭國指日可滅。這一點你也完全清楚。而在前面的討論中,你也已經知道怎樣的分析思路能夠打動我。那麼現在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更好地順應我此時的心理,能順理成章地引出之後的分析呢?”等了一會兒,終於有一位學生舉手試答:“我們鄭國很弱小,在秦國的軍威之下當然是不堪一擊的。但是……”
我說:“很好!這是一種以退為進式的開頭。所謂‘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有時候主動示弱坦陳自己面臨的不利的客觀情勢也是談判中很高明的技巧。這使得雙方對問題的認知能夠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從而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進一步的分析。當然,談判中的技巧很多,這只是其中一種。比如前面有同學一開始就指責秦伯目光狹隘,這其實也是一種以進為退式的策略,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風險比較大。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更多地留意一下人與人交流中的語言策略問題,這對大家以後的人際交往是大有好處的。現在讓我們開啟課本,看看當時燭之武到底是怎麼說的。”
這時候同學們驚奇地發現,燭之武的說辭和剛才的討論驚人地相似: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以退為進的示弱。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進一步的以退為進。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滅亡鄭國對秦國沒有好處。
“鄰之厚,君之薄也。”——滅亡鄭國對秦國反而有害處。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儲存鄭國對秦國的好處。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以事實證明晉國是不可相信的。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以晉國的野心進一步說明滅亡鄭國對泰國的害處。
“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將選擇權交回秦伯。
這時候快下課了,我就要求同學們課後結合課本的註釋和字典的解釋來理解這些語句,並在第二天的課上讓同學們翻譯這些語句,共同梳理文中的多義詞、詞類活用以及狀語後置、賓語前置等語法現象。我發現,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之後,不僅那天的作業做得特別好,連第二天上課時文言知識的講授過程也變得容易很多。
如果這樣的良好狀態能夠持續下去的話,我相信學生們無論是在文言知識的積累上還是在對人文傳統的認識上都會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在這篇課文之後緊接著上初唐魏徵的駢文《諫太宗十思疏》時,我發現學生的興趣又低沉了下去,任由我費盡口舌,學生學習時仍然顯得相當沉悶消極。這不能不讓我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
或許對現在大多數高中生而言,文言文已經幾乎等同於一門純粹為了應付考試的外語;而文言文的教學,也似乎成了一種並不好玩的繁難的文字遊戲。這當然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然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卻令人相當困惑。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由兩個層次構成:一方面,在文言知識的積累上,由於學生從小缺少文言誦讀的環境,他們很難透過積累語感而使文言知識自然而然地內化為自己的思維習慣,從而導致文言知識的習得只能停留在教師講授的層面,而無法成為一種相對輕鬆的理解和歸納。另一方面,在文言篇章內容的理解上,也正是由於學生對文言文體的陌生與牴觸,再加上現代日常生活的平庸單調,他們往往很難和古人豐富的情感與思想形成一種呼應,而是覺得這些文章只是早已過時的古董,這就導致他們用消極的心態來對待文言文的學習,即使在理解文言文的人文內涵時,也很可能只滿足於套用一些現成的條條框框,而不能產生切身的體悟。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最根本的方法當然是讓學生從小就閱讀、背誦大量的文言文,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使文言的知識體系內化為個人的思維習慣。這樣就能使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超越現有的知識傳授的模式,而成為一種相對輕鬆的、對已有思維習慣的歸納、整合與提升;並使學生在語言障礙較少的前提下對文言作品的人文內涵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從而實現與古人的心靈交流。然而這樣的做法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顯然並沒有太多的實現可能。但即便如此,我們能做的仍然很多。就上面所分析的兩層問題來說,我們就可以從教材的編排與教師的講授兩方面分別著手,研究總結文言知識講授和人文內涵探討兩者各自的循序漸進的科學教學規律,減輕學生對文言文的畏難和牴觸心理,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學效率。為什麼《燭之武退秦師》上得還算成功?說到底,並不是因為我上課水平高,而更多的是因為這篇文章符合高中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規律:從人文精神的傳遞上說,這篇文章生動地寫出了一個透過口才而達到實際交流目的的例項,儘管它未必有非常深刻的人文內涵,卻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占人的生活與今人的生活並非格格不入,今人可以借鑑古人的經驗運用於自己的生活實踐,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瞭解古人思想的興趣;而從文言知識的講授上說,這篇文章中的典故生動而不晦澀(如“東道主”的來歷),知識點的體現豐富而不龐雜,學生有能力自己進行歸納,並將其消化吸收。
但是就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整體而言,對文言文學習中文言知識講授和人文內涵探討這兩方面各自的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的研究,似乎都不盡如人意。即以教材的編排而言,將《諫太宗十思疏》這樣一篇對現在的高一學生而言顯得枯澀無味的駢文緊接在《燭之武退秦師》之後講授,從某種程度上說,不僅挫傷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還打擊了他們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順帶可以一提的是,這兩篇課文所在模組的題目是“尋覓文言津樑”,該模組又分為“因聲求氣”、“仔細理會”、“融會貫通”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各有兩篇文言文。從標題來看,這個部分似乎的確有循序漸進的意思。然而我感到不解的是,就這三個標題選擇教學文字時的標準是什麼?同屬於“因聲求氣”的《燭之武退秦師》和《諫太宗十思疏》有多少可比性?)又以蘇教版高一第四冊課本中的《滕王閣序》為例:從文言知識講授的角度看,學習這篇文章對學生文言閱讀水平的提高能有多少幫助?說得功利些,這篇文章中有多少實詞、多少典故是高考需要掌握的?又有多少句子是能夠按照高考要求逐詞逐句對應翻譯的?而從文學性上來講,當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們一點一點極為費力地啃完《滕王閣序》這樣一篇連很多中文系的大學生都無法輕鬆讀完的、充滿典故而又難以翻譯的駢文之後,有多少教師還有自信喚起學生對“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興趣?另一方面,一個最明顯的事實是,在看不到一片完整的天空的城市中長大的學生們,能有多少人曾經看過宏闊的“落霞”、明淨的“秋水”,看過形單影隻的“孤鶩”?而對學生解釋一幅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過、甚至無法想象的畫面的美感,又能有多少有效性?
語文新課程改革,任重道遠。
以下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170b90100clno.html
我曾經以《你來做做燭之武》為題在08年10月的《語文學習》上發表過一篇課堂記錄,然而在反思這篇課堂記錄時,覺得在學生對課文語言的理解方面仍不是非常透徹。因此在最近第二次上這篇課文時,力求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因有此錄:
第二課時
師:我們在上一節課的討論中已經可以發現,燭之武要說服秦君,可以有這麼幾條理由:第一,秦國幫助晉國滅了鄭國的話,只會對晉國有好處,而對秦國無利。這條理由在那句話中體現?
生:“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師:好,第二,如果不滅鄭國,那麼鄭國今後能夠為秦國提供戰略上的幫助,這對秦國有利。這是原文中的哪句話?
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師:很好!第三,晉國是言而無信的,如果滅鄭助長了晉國的勢力的話,那麼晉國的野心將會使其覬覦秦國,這反而會對秦國有害。這又是哪一句?
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
師:不錯!還有沒有?
生:“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師:很好!我們可以看到,燭之武就是用這麼一番話來拯救了一個國家。可見語言的力量是多麼巨大!好,現在我想請兩位同學上臺來表演一下燭之武與秦君交涉的場景,要注意:在語言的交際過程中,語言往往能夠反應出說話者的心態、同時也是為了抓住接受者的心態的。所以請同學們在準備的時候,注意體味一下,如果你是燭之武,你的口吻和神情應該是怎樣的;如果你是秦君,你又希望聽到的是怎樣的說辭。好,現在請同學們開始準備,可以相互討論。
(學生開始討論,五分鐘)
師:好,現在請兩位同學上來為我們演示一下:
生1:你們秦、晉兩國包圍了我們鄭國,我們已經快滅亡了。如果滅亡鄭國對你有好處的話,那就來滅了我們吧。
生2:好,我來滅了你!
生1:(一愣,磕磕絆絆地)越過別國而把遠地作為邊邑,這是很困難的,你為什麼要滅掉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你如果不打我們,我們以後就可以招待你們的使節,這對你們也是有好處的。晉國很是貪婪,它曾經對你們秦國背信棄義,這你是知道的。它吞併鄭國之後一定會要繼續擴張它的土地,到時候就要來打你們秦國了。你就退兵吧!
生2:哦,我就退兵吧!
(臺下學生大笑)
師:大家說,她們表演得好不好?能打幾分?
(學生紛紛說,90分!100分!)
師:我覺得只能打80分。為什麼呢?我怎麼覺得這個燭之武說話的神態比秦君還“牛”啊?好像反而是燭之武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呢!(學生大笑)好,我們再換一組同學:
生3:(謙卑地)秦公,您和晉國聯合包圍了我們,我們已經知道肯定快要滅亡了。但是我冒昧地向您提出,您滅亡了鄭國的話,恐怕……對您沒什麼好處。
生4:哦?說說看?
生3:您知道,秦國和鄭國並不接壤,如果您滅掉了鄭國的話,如果要獲得鄭國的土地,您知道,那是相當相當困難的。那麼,豈不是白白讓晉國增加土地嗎?
(臺下同學笑)
生4:嗯,有道理……
生3:而如果不滅了鄭國呢?我們可以為您的使節提供往來的方便,這對您似乎也沒什麼壞處。另一方面,晉國那可是很貪婪的國家啊!它曾經不守信義地賴掉了允諾給秦國的土地,如果再滅鄭來增加它的土地的話,它是否會更進一步地提出對秦國的領土要求呢?難道您願意這麼做嗎?您還是退兵吧!
生4:不錯,我還是退兵吧!
師:好,大家看,這一組同學能夠得多少分?
(學生紛紛說,100分!)
師:我看,還是隻能打90分。
(學生有些疑惑的表情)
師: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一組同學在對語言交際的把握方面,要比前一組同學感覺好很多。雖然在內容上多加了一些自己的闡釋,但是反而要比前一組同學的逐句翻譯好些。而且從表演的神態上講,那種既謙卑又不自卑的神情同學也是抓得相當準的.。我們要知道,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寫在紙上的語言,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我們一定要細心體味語言背後的心態。這種心態包括說話者對聽話者的心理活動的揣摩,也包括說話者本身說話的神態等等。但是為什麼我只打他們90分呢?大家注意到沒有,在表演的過程中,有兩句關鍵的話被漏掉了。是哪兩句?
(學生紛紛插嘴:“鄰之厚,君之薄也”。)
師:不錯,這一句確實透過對比來使秦君更清楚地瞭解當時的形勢。還有一句呢?
生:“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好,我現在請一位同學站起來,由你來當一下秦君,我來當一下燭之武。
(一位學生站起)
師:事情已經很明白了,您還是退兵吧!
(學生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師:我再換種說法:侵損秦國而對晉國有利——您再考慮考慮?哪種說法你更容易接受?
生:後一種。
(臺下同學也紛紛點頭)
師:為什麼呢?是不是大家覺得後一句話更加婉轉一些,不顯得太“衝”?(學生們點頭)所以我們說,一句話不僅要知道它說的是什麼,有時候更要看它怎麼說。現在我請同學們再從文章中選出一段對話來為我們演繹一下。仍然要注意:從對話當中可以看出雙方各自怎樣的心態?好,確定角色之後開始小組討論!
(學生開始討論,五分鐘)
師:好,現在我們請這一組同學上來表演。哦,上來三位同學,看來是要表演佚之狐、燭之武和鄭君的這一段咯!
(生5扮演佚之狐,並且手裡拿著一把用紙折成的扇子。生6坐在講桌前的椅子上演鄭伯,生7在講臺的另一頭扮演燭之武。)
生5:(一邊搖著扇子,一邊上,聲音洪亮)如今天下大事非常緊張,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我看您還是用用燭之武吧,讓他去見秦君,敵軍肯定會退去。
生6:(不住點頭)我信你的,那就用用燭之武吧。麻煩你請他到這裡來。
生5:(高聲喊道)燭之武,快些過來。
生7:(高聲答道)是。
生6:現在國家危難,需要你出力幫忙呀!
生7:我年青時,就不受你的賞識,現在,我年紀大了,沒有用了。
生6:以前沒重用你,那是我的不對,現在很危急,看在我的面子上,也為了國家,你就去一趟吧,求你了。
燭之武:好吧,看你的面子,我就去一趟。
(表演的過程中臺下同學不時大笑)
師:很好!這幾位同學帶著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表演這一段場景,很自然生動!但是我仍然只能給他們打90分。大家覺得為什麼?
(學生們紛紛議論)
師:還是這個問題,大家想一想,他們的臺詞和原文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生:原文是“臣之壯也,猶不如人”,而他們改成了“我年青時就不受你的賞識”。
師:哦,那麼這樣改好不好?我還是請同學來分辨一下這兩種感覺。來,請這位同學做一下鄭君,我來做一下燭之武。我現在對你說,“我年輕時候就不如別人”,你聽了之後是什麼感覺?我再說,“我年輕時候你就不賞識我”,你聽了之後又是什麼感覺?
生:後一句讓人感覺聽起來很不舒服,很不禮貌。
師:有些刺耳是吧?似乎抱怨的意味太明顯直接了些,對於鄭君來說顯然是不夠禮貌的。而說“我年輕時候就不如別人”呢,就顯得含蓄了很多,是不是?(學生點頭)所以我們說,在交際過程中的語言使用,必須要體察語言背後的心態,說話者為什麼要這麼說?這樣說話對於他想達到的目的來說有怎樣的作用?好,我們再回想一下,剛才幾位同學的表演中還有什麼地方是和原文有出入的?
生:好像沒有說到“子亦有不利焉”。
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生:對你也是有不利的。
師:那麼鄭君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這句話聽起來讓人有什麼感覺?
生:好像有些威脅的口氣。
師:威脅?好像是有一些。但是鄭君說的是“你不去我就要對你不客氣”,所以對你來說不去是“不利”的嗎?這裡的威脅的味道似乎並不是很濃。有沒有其他的解釋?
(學生一時沉默)
師:我們看,在同學們的表演中,燭之武為什麼最終會答應鄭君去見秦君呢?
(學生紛紛插嘴:“看在我的面子上,也為了國家”)
師:好,如果燭之武一直得不到鄭君重用,他為什麼要給鄭君這個面子呢?同樣,對於鄭君來說,他是否一定能夠用國家利益來打動燭之武?(學生搖頭)而在這種情況下,說“子亦有不利焉”到底是什麼意思?
生:從燭之武自身的利益出發,更容易打動燭之武。
師:很好!怎樣的語言才能夠更容易地打動別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們又可以注意到,在鄭君請求燭之武去見秦君時,鄭君首先說的並不是“鄭國滅亡對你沒有好處”,而是什麼?
生:“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師:這句話剛才同學們在表演時解釋得相當準確:“我不能及早地任用你,現在事態緊急了再來找你,這是我的錯。”那麼這句話又有什麼用意?
生: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師:不錯,這和上節課我們所分析的燭之武去說服秦君時所說的“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一樣,是一種以退為進的言說策略。這種策略顯然是更容易說服對方,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的。好,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對如何在交際中使用語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歸結到一點,也就是必須要透過語言來把握語言背後的心態。言說者是怎樣的心態,接受者又會產生怎樣的心態,怎樣的語言能夠更容易地達到自己的交際目的——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仔細捉摸的。
反思:就這個課堂實錄而言,我自認為比起以前的上法來是有所突破的。就以前的上法而言,更多的是一種口語和思維的訓練,而課文字身則與學生的思考缺乏有機的結合。在這一次的上課中,學生的表演立足於對課文的理解,而表演之後的評價也以是否與課文中的語言有出入為旨歸。這樣一來,學生對課文中語言的體會無疑是更加深入的。但是,問題仍然很多。正如孫老師所指出的那樣,在很多環節上我沒有及時抓住學生表演中明顯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只有當教師把文字弄得通透的時候,不論學生這個主體在文本里鑽到哪一條死衚衕裡去,你都可以把他給領出來。”也就是說,對文字本身的理解仍然有值得深入的地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能夠更好地結合字詞落實和思維訓練的關係,也是值得我更進一步思考的。